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永刚  骆华 《学术探索》2002,(6):118-121
工商领域行业协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尤其在新的经济形势下 ,经济体制改革、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及加入WTO都对工商领域行业协会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本文通过回顾近二十年来云南省工商领域协会发展的历程 ,总结成绩和经验 ,面对机遇和挑战 ,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研究探讨我省工商协会存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提出新世纪促进云南省工商领域协会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对策措施和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近代上海产业证券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忠民 《社会科学》2000,2(5):52-56
产业证券是相对政府债券性质的财政证券而言,指的是工商产业界为筹集资本所发行的有价证券凭证,主要包括公司股票和企业债券两大类。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高度发展的产业证券是一国或一地区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上海是近代中国产业资本最为集中的城市,在近代上海企业发展、经济成长的过程中,产业证券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但是迄今为止,对近代上海产业证券进行系统考察的著述尚不多见。本文旨在对近代上海产业证券的演进以及演进中的若干问题作一鸟瞰式的考察,这对于我们深入研究证券、资本市场在上海经济成长中的地位和…  相似文献   

3.
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联系上海的经济、调整和改革实际,谈一些看法。 一 三中全会提出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任务以后,上海的许多经济部门实行了国家计划指导下的市场调节,一部分企业的经济活动,在计划允许的范围内搞活,使上海的经济发生了新的变化。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4.
上海是一个对我国经济有着巨大影响的工商城市,也是一个同世界各地有着广泛经济联系的著名海港。在群贤荟萃共商振兴上海之计,开创繁荣上海之路的今天,简要地回顾上海解放前后经济发展的历程,分析引起上海经济功能发生变化的一些因素,这对我们制订上海今后经济发展战略是有借鉴作用的。  相似文献   

5.
开埠是上海近代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契机。开埠后上海民族经济(指民族工商业经济,下同。)如溪流汇入江海,激荡起伏,变化万状,其中有三次变迁引人注目:商业变革、替代工业勃兴和企业科技化。这三次变迁构建了开埠后上海民族经济发展的大致框架,从中可以窥见中国口岸城市近代化的某些轨迹。  相似文献   

6.
课题组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分别对喀什地区棉纺厂、和田地区的棉纺厂、丝绸厂,乌鲁木齐地区的“八一”钢铁总公司、新纺集团公司、十月拖拉机厂、先锋皮革厂、合资的天山毛纺公司等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与此同时,调查组走访了区民委经济处、经济研究中心、经委综合处、教育处、以及党委政策研究室等部门,本报告便是这一系列调查的综合与分析。 1.企业改革中的民族问题 对于我区少数民族职工占一定比例的大中小企业来讲,企业改革自然会涉及少数民族职工群体和个人方方面面,这也就往往会使一些经济问题带有明显的民族特点。(就我们对上述几家企业的调查来看)多民族地区工业企业的改革与国内其它地区类型企业的改革相  相似文献   

7.
丁日初在《辛亥革命前的上海资本家阶级》一文中认为:辛亥革命前十几年,上海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初步的发展。二十世纪初年,资本家阶级在上海开始形成,其中一小部份人成为这个阶级的上层。这个阶层的一个特点是:有的人,如祝大椿和朱葆三,原是民族资本家,后兼任买办;朱志尧、虞洽卿、王一亭则由买办转化为民族资本家后,仍不放弃买办职务。但经营独立的企业,在他们的经济活动中占主要地位,因此应当实事求是地承认他们是民族资本家阶级的上层。  相似文献   

8.
丁健 《船山学刊》2012,(1):45-49
在民初复杂动荡的政局中,尽管政治进步较为缓慢,但经济却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当时经济增长速度是近代以来少有的最快时期之一.经济增长离不开袁世凯北京政府的努力,时任工商总长的刘揆一其任期内,敢于担当,大胆改革,施行具有现代化理念的工商政策和措施,为民初社会经济恢复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他的工商思想和施政理念对当今仍有借鉴意义,这无疑应该受到今人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
一、错试——假说——试验:改革以来几种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模式的历史局限性,及孕育股份制诞生的历史必然。 中国实行股份制改革的背景十分复杂,它是伴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而逐步展开的。1983年以来,受农村承包经营责任制成功经验的启迪,我国开始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从一开始,改革的突破口放在企业体制改革的目标上,通过实践,对企业简政放权,结果是扩大了企业自主经营的自由度,弱化了行政干预,初步摆脱了企业成为国家行政机关“附属零件”的地位,使企业释放出了较大的经营热情和活力。但是,“简政放权”的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一是企业没有真正的企业产权,工商企业法人自然不可能独立成为商品生产者。  相似文献   

10.
上海经济理论界关于现代企业制度的研究和探讨综述牛莫芒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对企业改革实践的总结和继续深化,是我国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重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基础所采取的一项战略性措施.目前,尽管...  相似文献   

11.
一 上海是我国重要的工商城市,有比较全面的工业门类,比较坚实的经济技术基础,工农业生产水平比较高,地处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具有比较优越的港口和交通条件,国际信息灵通,是联结国内外的重要枢纽和口岸。上海目前与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三百多个港口有着经济联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烟草业工商分离改革是为了理顺产权关系,改革工商管理体制,使工业企业能够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平等规范竞争。这种改革对于国家、行业和工业企业都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中国烟草业专卖制度的异化,国家专卖变成地方专卖,再加上全球化和WHO的外在压力,使得现有的工商分离改革并能不能够真正达到设计的目的,治标不治本,治本之策在于政企分开,首先在国家层面上将中国烟草总公司"去行政化"。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二大指出,今后要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实现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上海工业企业组织结构状况如何,今后应当怎样调整改革,下面我们谈一些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严雪梅  杨公卫 《学术论坛》2012,(11):145-148
民族地区经济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各民族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但是由于发展和改革的滞后,其长期处于窘境之中。形成这一现象具有历史性、体制性的多种复杂因素,解决这一窘境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更需要体制的改革和制度的创新。文章以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着手,对制约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全面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深入解析,从根源上厘清问题的本质所在,为真正实现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寻求路径支持。  相似文献   

15.
<正> 乡镇企业是在农村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的经济概念,它泛指设在乡镇的各种形式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乡镇企业的主要特点是:(一)它突破了原来社队企业的旧模式,广泛包括社员联营企业(指三户以上的工、商、建筑、运输业)、社员个体工商运输业者、农村非农业人口经营的企业、乡镇企业主管部门直辖的集体所有制企业、以乡镇企业为重点的联营企业、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农工商联合企业等.在现阶段乡镇企业中,农村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在多种经济成份中占主要地位.1983年全国社队企业总收入为部份社员合资经营企业总收入的31倍.(二)它容纳了农、  相似文献   

16.
对民族地区农垦企业改革模式及其发展的探讨曹育民民族地区农垦企业一直是国有国营的农业企业,农垦企业的改革是我国农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垦企业中的农业改革,既要借鉴和吸取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改革中心的成功经验,引进农村改革机制,又要充分认识农垦企...  相似文献   

17.
要加强工商干部队伍的建设王铁柱面对两个根本转变,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迅速适应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工商干部队伍的建设。一、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工商队伍,必须强化政治信仰、宗旨的坚定性只有坚定方向,坚定信仰,坚定宗旨,才能形成一种民族精神、团队精神、部门精...  相似文献   

18.
陈曦  过伟敏 《学术探索》2015,(1):126-129
通过对中国民族工商业主要发祥地无锡工商建筑遗产的考证与调研,从建筑形态构成的角度总结了近代工商城市的四种基本建筑式样:传统乡土式样、西式门脸式样、一体两翼式样和现代主义式样。同时梳理了近代工商城市的四种典型建筑特征,以对当代工商城市快速更新过程中的"历史文脉"加以认识、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四大以来 ,党和国家政策要求少数民族地区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发达地区的改革基本同步。然而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 ,实际上改革进程亦落后于发达地区。一、少数民族地区政企关系的现状在少数民族地区 ,除个体、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以外 ,其他企业还不是市场中真正独立的竞争主体 ,而是基本上附属于政府机构 ,充当政府实现其职能的主要工具。1 企业的经营者由政府直接选定。企业的厂长 (经理)名义上是通过企业职工民主选举产生的 ,实际上是由政府拟定候选人 ,并最终由政府任命的。企业的党委书记是企业的主要领导人之…  相似文献   

20.
当前,对于如何搞活山区工业经济,改变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举步维艰的状况,已成为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企业领导班子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者,是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在企业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改进和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一、深刻认识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在山区工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振兴山区工业经济的前提首先,从政治角度来看,它是落实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的组织保证。1995年和1996年,江泽民同志分别在长春、上海等地两次就国有企业改革和党建工作问题发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