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达意与说服──中西修辞学传统之异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先秦修辞思想与亚里斯多德的《修辞学》思想进行了比较。文章认为:重意和达意是中国修辞的传统;说服方式的寻求是西方修辞学的传统;达意和说明的区别决定了中西修辞学传统对言语交际双方的不同偏重;中西修辞传统之所以不同,盖出于中西方思维方式之异和社会条件之异。  相似文献   

2.
科学修辞学是修辞学和科学哲学共同发展的结晶。西方的修辞学先后经历了传统修辞学、近代修辞学和现代修辞学的发展阶段,西方的科学哲学也呈现出“语言学转向”、“解释学转向”和“修辞学转向”的演进轨迹,正是现代修辞学朝向科学的转向和科学哲学朝向修辞学的转向共同促成了科学修辞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3.
文章回顾了西方修辞学研究传统对中国修辞学的忽视。作者认为,以陈汝东教授为代表的修辞学思想破除了东方无修辞学的幻像,为比较修辞学研究奠定了基石。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建构全球修辞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我国修辞学的发展现状,论述了汉语修辞学传统的继承、国外修辞学或其他相关学科理论的借鉴和现阶段汉语修辞学创新建设与繁荣发展的问题,强调了汉语修辞学学科理论体系和特有的方法论等作为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传统继承的重要意义,适时而融会贯通地"洋为中用"符合汉语修辞学与世界修辞学发展共荣的要求,赞扬了近年来国际修辞学界和汉语修辞学同行跨出国界、广泛交流对汉语修辞学发展的促进,探讨了汉语修辞学创新发展的可能与前景.  相似文献   

5.
论西方修辞学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修辞学的人文性是以对人的本质体认为前提而建构起来的理论精神.修辞学的人文传统与古典哲学间存在一脉相承的关系,这一传统对修辞学诸层面均有渗透和影响.在学科发展史上,20世纪西方新修辞学,在对人的语言性的更深刻的认识背景上所提出的认知修辞伦理等相关论题,都可以视为古典修辞学人文精神的一种理论延伸.  相似文献   

6.
《阐释修辞论》已由首都师范大学1998年7月出版。中国修辞学的发展源远流长,自先秦至今日已走过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特别是自本世纪初开始,中国修辞学的发展在学习西方和日本现代修辞学的基础上逐渐走进了现代修辞学的科学殿堂,并且出现了陈望道先生《修辞学发凡》这样的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巨著,使中国修辞学完成了从传统修辞学向现代修辞学的历史嬗变。经过30年代至60年代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现代修辞学不仅逐渐走向了成熟,而且取得了重大成就,产生了继陈望道先生《修辞学发凡》之后又一部现代修辞学的里程…  相似文献   

7.
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改革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目标的手段,传统的考核方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此对当前高校课程考核方式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进行高校课程考核改革应遵循的四个原则,并对考核评价方式、考核内容、评价过程、考核评价信息反馈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修辞学研究出现了全而跃动的局势。修辞学研究者用新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修辞这个客体。在修辞学研究中,研究者们,特别是一些青年研究者冲破学科内部被视为“牢不可破”的理论框架,以惊人的速度缩短学科之间的距离,造成了学科内部、学科之间理论的分化、改组、凝聚和综合。正是在修辞学理论更新和迁移的动荡中,修辞学拓展了研究领域与时代,特别是与人们交际实际相合拍。正因为如此,修辞学才从定势的框套中挣脱出来,以它崭新的面目出现在学科之林,显示出它的勃勃生气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2005年11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修辞学会成立2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大会交流论文。文章较全面地分析评论了陆稼祥先生的新著《修辞新论选》,并结合其相关专著从多方面探索了陆稼祥的修辞学思想:注重继承传统修辞学研究成果;善于借鉴吸收西方现代语言学理论与方法,锐意创新“生成修辞学”;开拓对修辞与文化等新领域的探索,见解独到;重视表达、领会、赏析修辞的研究,成果卓著;身体力行倡导文学语言与作家作品语言艺术和言语风格的研究。陆教授的论著为研究20世纪中国修辞学提供了重要资料,他的修辞学思想在中国现代修辞学史上应占一席地位。现特发此稿,以纪念陆稼祥教授。  相似文献   

10.
程玻 《中文信息》2013,(10):128-128
加拿大艺术设计教育采用STEP式教学,自我评估与教师评定相结合的模式,各个学习模块式环环相扣及注重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其学生自我评价为主,在整个学习期间,指导教师会与学生及时沟通,准确的定位不同学生不同各个阶段的学习目标。观察法,口试,模拟等各种方式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多方面的评估,确保学生有效的高质量的完成职业教育学习。  相似文献   

11.
传播学的"身体"里,一直都流淌着其他学科的血液,而修辞学则是其中最古老的学术传统。修辞学与传播学的"相遇",诞生了一个新兴的学科领域——传播修辞学。不同于修辞传播学的实践取向特征,传播修辞学强调立足修辞认识论这一逻辑原点,赋予传播研究一种修辞视角,将传播问题置于修辞学的知识脉络中加以考察,以此拓展并重构传播研究的修辞学范式。传播修辞学研究的理论路径之一就是聚焦于传播活动的相关要素和环节,分别探讨其来自修辞学的研究视角及其打开的知识话语。相应地,修辞动机问题、修辞情景问题、修辞美学问题、修辞传播问题、修辞语法问题、修辞批评问题构成了传播修辞学研究的六大核心问题域。  相似文献   

12.
这里所说的“修辞学” ,其全称应是“叙事修辞学” ;它一方面继承了从柏拉图到韦恩·布斯的有关叙事技巧的传统理论 ,一方面大量吸取了以法国结构主义文论为主的有关叙事研究的新成果。与传统的文学理论相比较 ,它有两个显著特性 :一是其理论前提设置的抽象化 ,二是其研究对象的本体化。这也是叙事修辞学用来从事修辞技巧研究的两大智慧性策略  相似文献   

13.
传统修辞学将转喻约简为词汇间的替代,对转喻修辞功能的讨论比较简单;认知语言学把转喻看作一种普遍的认知方式,忽略了转喻在日常语言,特别是在文学语言中修辞效力的体现。转喻既是一种认知机制,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语用现象,二者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4.
传统修辞学以语言形式调整和表达效果分析为研究内容,修辞处于辅助地位;转向后的新修辞学以言语行为分析作为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修辞取得本体地位。同时,倡导新修辞观的学者对言语行为研究的具体内容意见不一,或关注言语行为本身,或致力于言语行为与语用结构分析。目前,两种修辞观仍难以沟通。作为传统修辞学的方法论范畴“零度”,在新的修辞学中仍有价值,以之为纽带,两种修辞观可以形成一个贯通的体系。  相似文献   

15.
西方传统修辞学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唯心性质的主体修辞学,而非东方式的本体修辞学.柏拉图哲学的理念对修辞学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具体的言语应用上,柏拉图强调文章的理性思维、真理性价值以及篇章的布局结构,强调使用分析综合辩证的方法深入认识事物现象的本质属性,并以此体现修辞的真正力量.与此同时,在与诡辩术的论争中,柏拉图表现出对修辞术的一定误解,特别是对具体修辞格的漠视.  相似文献   

16.
论传统整体思维观对人事考核制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整体思维观作为中国人思维方式的重要方面,它具有系统性、直观性、辩证性、模糊性等特点,是造成人事考核内容过于全面、考核过程随意性过强、考核权力过于集中、考核结果模糊的重要原因。人事考核制度改革应与传统整体思维方式的变革相协调,本着由易入难的原则,在实践中以推广新的考核技术为突破口,推进制度变革,以科学理性精神改造传统整体思维观念。  相似文献   

17.
接受修辞学是与表达修辞学对立互补的一门新兴修辞学科。在国内外诸多修辞学理论和学派中,表达修辞学已占有一席之地,而接受修辞学却未见端倪,既然表达与接受相对峙。那么,当代修辞学在倡导表达修辞学的同时,就不应忽视接受修辞学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0 引言§0·1 本文试从方法学出发,兼及若干具体方法与技术,在检讨七十年来中国修辞学研究方法历史基础上,讨论当前修辞学方法之大势及其价值。§,1 中国修辞学传统研究方法的检讨§1·1 现代汉语修辞学自发端至今,已历七十年。早期的探索肇自唐钺《修辞格》而成于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从唐钺到陈望道,其间包括杨树达、张弓等,应该说,对研究方法是有所思考,有所取舍的。然而这种思考较多地只是体现在从国外向汉语  相似文献   

19.
人际修辞学与口语修辞学是两种新兴的修辞学,二者十分相近而又内容不同。本文作者认为,人际修辞学在其基本原则、交际目的、基本手段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口语修辞学将产生启发作用;口语修辞学在其研究内容等方面的成果也将给人际修辞学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伯克新修辞学同一理论探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伯克的修辞学理论是对古典修辞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一理论是伯克新修辞学理论与方法的核心内容,其通过同情认同、对立认同、误同三种方式来获得认同;将同一理论引入具体的语篇分析之中可为语篇分析提供新的视角,有助于理解政治演说如何展示修辞动机,进而从更深一层意义上认识人类自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