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背景]昨夜西风凋碧树 高考语文新大纲规定:作文每错一字扣一分 2008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已“出炉”,与去年相比:考试性质、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形式等方面均保持稳定,仅在细微的方面进行了调整。 今年的考纲对于写作的书写规范,较去年有很大变化。去年的语文考纲中注明错三个字扣一分。扣满三分封顶。今年则是在写作的“基础等级”中加了一个注解,即每错一个字扣一分,重复不计。此规定一出,立即引起了考生、家长乃至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2.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是作文发展等级、“丰富”评价标准中的前两句话。《考试大纲》指出:“材料丰富,是指内容丰富,是在基础等级内容充实基础上的更高一层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3.
“有文采”是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之一,即讲究作文语言的艺术性。它要求考生作文用词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有情感,有画面,有文学性。  相似文献   

4.
写考场作文如同一次时装秀。时装不仅要衣料舒适,更需光彩照人。光彩对于作文来说就是文采。高考《考试说明》在写作的发展等级中有一条明确规定:文章要有文采。它要求考生有较高的语言驾驭能力,语言要有特色,有一定的文学性,能给人语言上的美感和享受。古人讲:“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章如果语言干瘪,不生动,不形象,  相似文献   

5.
有文采是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发展等级”评分的内容之一。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近几年高考满分作文中,一篇篇文采飞扬的佳作成为话题作文的一大“亮点”。而修辞出新,文句有意蕴则让这“亮点”更加熠熠生辉。在众多的修辞手法当中,排比特别引人注目,能给人一种宏伟的气势。下面就从五个方面谈谈巧用排比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作为一种高考作文形式。话题作文尊重学生个性,基本反映了这种要求.可以说是目前最接近写作本质的一种作文形式。的确.较之命题作文,较之主旨隐蔽,或者材料具有多元性倾向的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明确了一个话题的范围.减轻了阅读审题的难度,增加了作文考试的信度。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却因此觉得话题作文只要扣上话题写作即可,忽视或轻视了审题这一重要环节。孰不知.对话题的理解程度不仅影响“发展等级”中“深刻透彻”项的评分,更重要的是影响作文立论和论证的过程.或者是影响立意和形象化的过程。考生对话题认识深刻,  相似文献   

7.
2000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语文科《考试说明》,打破历年对作文评分的常规,提出两个等级,一是“基础等级”(50分),一是“发展等级”(10分)。这不仅对2000年考生的高考作文得分情况有直接影响.而且对以后中学作文教学也有导向性意义。中学生不但要写好基础等级的作文.还要力争写出发展等级的作文。“发展等级”的作文有四项内容:1、表达深刻透彻;2、表达生动形象:3、语言富有文采:4、有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8.
“感情真挚”是近年高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写作部分“基础等级”中增加的一条新要求。在实践中.发现不少考生对此仅笼统理解为“要写得‘真’、写得‘像’”,如追问之,何谓“真”、“像”,便不知其所以然了。那么,“感情真挚”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本文结合具体实例,谈三点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新考纲都要求学生“要负责地写作”、“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要有独立的写作思维”、“要有时代感和使命感”、“要关注写作基本功和综合素养的培养”等等。(《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最新《考试说明》)根据“两纲”的上述要求,笔者不揣浅陋,对今后作文命题的形式、方向、评价三个方面作如下预测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2009年上海普通高校招收中专、职校、技校毕业生文化考试将于5月如期举行。据悉,2009年的考试大纲作了一定的调整,面对变化,考生该如何应对?为此,本刊邀请了沪上各学科专家,就大纲变化、历年试卷、复习方法等内容作出解读和指导,并采访了两位2008年“三校生”高考高分获得者,希望这一组文章能对正在紧张备考的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语言的“主体性”是本维尼斯特构建“诠释系统”和“被诠释系统”二元等级论的哲学背景,而这一思想形态是以笛卡尔之“我思固我在”论断为源头的———本维尼斯特只是把“人类理性”的“主体性”转移到“语言”上。然而,无论是《周易》中“言象意”传统,还是古希腊诗人或《圣经》意义传释方式都呈现出一个以意义先行,并把语言“工具化”的“颠倒的等级”。无论是经典传释过程还是本维尼斯特的等级秩序,其共性在于都是要把语言内化于意义中。但是,本维尼斯特希望通过否定语言的工具性而直接达到意义层面,实际上是把这一过程简单化了。因为在意义传递过程中,语言的中介性与意义具有差异,但又是内在于意义中的。  相似文献   

12.
一、导言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不仅对理工科大学的学生在听、说、读、译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且对写作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大纲中,又进一步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在半小时内运用已学到的知识,根据题目和提示,写出一篇不少于120字的短文。要求切题,能正确表达思想,意义连贯,文理基本通顺,无重大语法错误”。但从四级考试作文的实际情况来看,成绩一直不尽人意。虽然许多院校曾设法将写作分项教学,但却由于学时有限而不能实现。针对这种情况,如果我们能将写作教学贯穿于阅读教学中,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  相似文献   

13.
《神仙传》可以称为上古至北宋间神仙事迹之集大成者,同时也蕴涵了丰富的语言学资料。基于此,从《神仙传》中的“和”这个词出发,对《神仙传》所体现出的当时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作一初步探讨。最后发现,“和”在不断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渗透进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进而形成了不同类别的“和”文化。  相似文献   

14.
英语写作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大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但实际上在平时练习或正式的考试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英语写作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一大难题。因此本文旨在强调英语写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写作。  相似文献   

15.
岁月已经把我们带进2009年,距离“三校生”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为了帮助考生有针对性地复习,结合近两年的语文试卷和2009年上海考试大纲(以下简称新考纲)作以下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方针 ,是贯彻落实《德育大纲》的思想武器 ,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最佳导向 ;应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抓好“做人”的教育 ,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制度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  相似文献   

17.
2007年度的高考已经迫在眉睫了。作为语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作在高考中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所谓“得作得语”。考场犹如战场,只有知此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在高考前,只有认真研读《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熟知近年来作考试的变化,我们才能对2007年的高考作走向作出预测,并在考场中冷静思考、积极面对,从而在考场上妙笔生花,创作出优秀的考场作。  相似文献   

18.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在“五四”时期发表的一篇作品。关于《孔乙己》的主题 ,一直是学术界众说纷纭的话题 ,近百年来对鲁迅小说《孔乙己》主题误读种种情况可以归结为两类 :一为反对封建科举制度说 ;二为等级观念说。将《孔乙己》主题的探讨纳入鲁迅作品反“看客”母题系统来加以解读 ,揭示出《孔乙己》的主旨在于揭露抨击“看客食人”的现象 ,并具体分析其“看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 ,英语写作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新《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 ,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 ,一定的听、说、写、译的能力”与以往大纲中规定的“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写作能力”相比 ,新大纲很明显提高了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 ,本文在使用《新编大学英语》教材中 ,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习作中“写自己想说的话”、“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我认为《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所提出的新论述,不仅符合时代要求,更重要的是符合写作的自身规律。因为“自由表达”是儿童的天性,“作文中儿童自由表达,既发展作文能力,又有助于成为一个在个性、才智和身心等方面发展健康的人。”因此,“引导学生从心灵体验出发,真实地再显生活的底蕴,真诚地拥抱生活,在课堂上让他们尽情地衷现自己的喜怒哀乐,毫不留情地丢弃八股语言的面具,有声有色、淋漓尽致地用富有真情的个性化语言展现自己的个性特征”在作文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只有给予学生表现自我的自由,给以心灵的放飞,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才有可能实现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