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并强调: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四中全会的决定所构想的中国梦——法治梦,为我们学界拓宽了研讨法治理论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并强调: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四中全会的决定所构想的中国梦——法治梦,为我们学界拓宽了研讨法治理论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回顾我国1982年现行宪法生效以后过去36年中宪法实施监督机构和合宪性审查机制建立的过程、学界的主流观点以及实践中有代表和影响性的案例,可以看到我国的合宪性审查机制的建立在法理上和实践中经历了“机构优先”“司法审查”“违宪审查”和“合宪性审查”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中,每一个阶段在学理和实践中都形成了主流性的观点和做法.笔者认为,只有依据宪法规定享有监督宪法实施职责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监督宪法实施方面的重要实践才真正具有合宪性审查的制度功能.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的要求,是在总结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过去在监督宪法实施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提出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更名为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正是我国合完性审查机制建立和健全的必然要求,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将会在协助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宪法实施、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之初 ,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 ,党和国家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刚刚修改的宪法中 ,序言部分加入了“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 ,表明党和国家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回顾现行宪法颁布20年及实施过程中的三次修正的历程,提出依法治国必须首先依宪治国,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6.
依法治国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党确立的重要基本治国方略之一,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依法治国更是被赋予了极其重要的涵义。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化国家,是党和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本文主要论述了依法治国方略的核心内容与其基本要求,依法治国方略是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既是领导党,也是执政党。在依法执政过程中,党已形成三句执政格言:“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是我们党执政的三项守则。我们要坚持党在国家和社会事务诸方面的政治领导地位;但作为执政党,首要的应是依宪执政,确认自己的法律地位,即宪法和法律所规限的权力地位、执政为民的工具地位和受监督的对象地位,才能提高党的执政合法性与权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8.
过往5年的辉煌成为了新时代再扬帆的高起点,未来5年的创造则是众志成城,阔步新时代的最好篇章"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国关键是依宪治国。宪法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 ,依宪治国体现了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 ,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方式 ,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是完全统一的命题。要更好地树立宪法权威 ,充分有效地发挥宪法的作用 ,关键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同时 ,要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 ,加大执法力度 ,健全监督机制 ,强化宪法意识 ,使宪法得到更好地实施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新时代宪法思想是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序言,成为国家和宪法的指导思想,不仅具有重大政治意义,而且具有重大法治意义.习近平新时代宪法思想内涵深刻、体系完整、高屋建瓴、谗大精深,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是新时代坚持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推进宪法实施和监督的根本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宪法思想引领下,我们党更加重视宪法实施和监督,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全面纳入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轨道,把实施宪法提高到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提高党依法执政能力实质是提高依宪执政能力,这是由宪法的内容、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加强党的依法执政能力建设,实质是促进党领导下的以宪法为核心,以人权保障为起点,以法治、有限政府、独立司法为理念的立法、行政、司法机关执政能力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2.
依宪执政:以宪法思想的与时俱进为先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依宪执政是党对解决党政关系这一重大问题的理论觉醒。党的宪法思想的与时俱进是依宪执政题中应有之义,它既满足了宪法作为最高法律效力的需求,也符合宪法内在的逻辑。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党的思想解放引领着党的宪法思想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3.
"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党依宪执政的宪法理念凸显出宪法至上的宪政原则,强化了党执政的合宪性基础,是"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原则的具体化,其内在地要求党的宪法理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14.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集中表现形式和有力保障 ,宪法的实施、完善和发展 ,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首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在《高等教育法》颁行10年的今天,中国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真正落实仍然任重道远,许多体制性的老大难问题仍然没有根本缓解。在依法治校的主流话语下,其突出地反映在许多高校运行、管理、教育活动中属于经济社会文化性质的冲突和纠纷越来越频繁地诉诸于法律方式解决,而许多法律争议本质上是政府滥权与缺位的直接反映。因此,当前中国高校治理法治化问题首先是一个政府权力的规制亦即依宪治校的问题。只有站在宪法治理的高度实现大学与政府之间关系的科学性和法治化,才能从根本上突围高校由来已久的制度瓶颈,从而真正走上依法治校的正轨。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在其治国理政的理念和实践中,把依法治国界定为依宪治国,并切实付诸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这既深化了依法治国的理论,又创新了依法治国的实践。习近平履职以本,依宪治国已悄悄改变了中国,使中国进入新时代。  相似文献   

17.
依宪治国作为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一种重要的治国方略;程序法治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具有保障人权、实现正义以及防止公权滥用的价值,两者统一于依法治国,联系密切,不可分割,都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标志。加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建设、保障公民民主权利的实现、健全和落实宪法监督制度是完善依宪治国的具体措施,通过完善程序性立法、培养程序法治信仰则是实现程序法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正处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各种分裂势力、敌对势力活动猖獗,而我国内部又存在多种多样的人民内部矛盾,城乡差异、贫富差异、官民矛盾突出,公安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加,一些地方公安机关出现了违法违纪、违法办案等问题。从宪法学及哲学的视角,并结合自身的职业特点提出公安教育理念的创新,这就是要以依宪执法为立足点,结合提高德性修养,最终形成在执法过程中的理性观念,推动公安队伍建设,增进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9.
宪法的发展大致呈现为文本变迁、观念更新和实践发展三个维度的互动、互构。我国的宪法文本几经修改,反映了党的治理理念和法治观念不断更新深化,也折射出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十八大以来,依宪治国的共识已然凝聚,符合国情和制度结构的宪法实施及合宪性审查模式正在探索中,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供了理论思考与实践积累。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内涵是中国共产党执掌全部国家政权,外延不仅包括国家事务,而且涉及社会生活,本质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无论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内涵、外延还是本质来看,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实质都是依宪执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