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论编辑与作者读者的互动及其社会意义——以学术期刊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精神产品的学术期刊,是编辑主体和科研主体共同劳动的结晶,二者的沟通与融合是刊物质量提升的基本前提,二者的互动互进是推动学术期刊发展的基础.同时,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也必将影响和敦促读者,启迪其科学思维,陶冶其学术素养,铸造其良好人格.编辑、作者、读者三者具有趋同性,这表征着科学研究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以对社会的文明进步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使用“新中国”“中华民族”话语表达对中华国家建设、中华国族建构的主张,体现了对国家建构与国族建构的同步关注。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人的“新中国”话语,先后有五四时期的“青春中国”“少年中国”、大革命时期的“真正民主共和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苏维埃新中国”、全面抗战时期的“新民主主义新中国”与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新中国”;“中华民族”话语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单一型中华民族观——李大钊提出将中国境内各民族融合为“新中华民族”(五四时期)、开放性中华民族观——“中华民族”定义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中共成立至全面抗战爆发前)、复合型中华民族观——“中华民族”定义明确为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称(全面抗战爆发后)。建立“新中国”与建构“中华民族”的“国”“族”互动体现为:建立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与实现中华民族解放是民族民主革命双重任务;“新中国”是以中华民族为国族并统合境内各族的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以“全中国”“新中国”为共同地域的国家民族(“国族”)。 相似文献
4.
建构社会资本的社会工作实践是社会工作服务的核心内涵之一,是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介入行动,也是社会工作推动服务型社会治理的重要实践路径。本文以流动人口社区社会资本建构实践为例,从服务型社会治理的视角对流动人口社区进行社会资本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社会工作通过建构社会资本的专业服务开展推进流动人口社区服务型社会治理的实践内容与路径。 相似文献
5.
“工地社会”是指以劳动力产权关系为纽带,由众多具有不同利益、价值观和目标的行动者所组成的小型社会。“工地社会”是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形式,受经济利益、社会关系、价值关系等因素的影响,极易产生“工地社会”失范,其中工资拖欠问题最为典型。本文从社会失范角度分析“工地社会”失范的突出问题——工资拖欠,分析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源,并进一步提出矫治“工地社会”失范过程中社会工作的介入模式。 相似文献
6.
文化产业与旅游经济互动发展的探讨——以云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为旅游经济的发展赋予积淀深厚的源泉,旅游经济是文化实现产业化、产品走向市场的重要载体和途径。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经济的互动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整合了文化旅游资源、产品和企业。但由于尚处于初步自发阶段,也存在着体制和机制的障碍,发展模式尚处于资源依赖型,特色资源开发与产品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要想切实推进文化产业和旅游经济的深度互动发展,针对两者的契合点,今后重点应放在乡村特色文化业与购物休闲旅游、文艺演出业和观光旅游、文博会展业与会展旅游、体育产业与康体休闲旅游的互动发展上。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某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发展项目为例,借用布迪厄“场域”理论的观点,客观分析项目实施中该国际非政府组织和农民间的互动行为,以及这种互动中的张力对项目结果的影响,并尝试提出改善这种互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9.
本文通过多模态话语的系统功能符号学对世界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进行分析研究,重点探讨了图像作为社会符号的作用,为人们介绍了一个从功能角度解读图像的方法。分析结果印证了利用系统功能语法进行多模态分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政策试验的知识生产过程模型,为应对不确定性的挑战,政策系统通过互动交流提出新概念,传递出新愿景、新思路,决策系统在接受了新概念后,构建议题学习网络,鼓励政策专家、地方官员、利益相关者参与,促进议题学习和知识生产。政策试验中的议题学习可分为愿景学习、试点学习、整合学习和规范学习四种类型,分别形成概念知识、项目知识、系统知识、制度知识。在持续的议题学习中,逐渐降低政策议题的不确定性。为促进政策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政策试验需要构建政策知识的共同生产机制,在决策者、政策专家、地方官员、利益相关者之间增进互动与对话,对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整合应用。 相似文献
11.
何谓“民生”问题?通俗地讲就是与人民生活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好了,人民就能过上“美好生活”。千百年来,人类孜孜追求的目标就是“美好生活”。那么,什么是“美好生活”,如何塑造“美好生活”呢?“美好生活”是一种伦理价值追求,其塑造与“发展”本身相关联,求得“美好生活”的关键取决于发展是不是“好的发展”。研究民生问题,必须与发展研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学术议题总是离不开不断发展的时代。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学术体系的新时代,自觉地确立学术议题对建设具有"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体系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教育社会学中的"社会流动与地位获得"议题在美国和中国经过一个世纪的演变,相互对照发现"教育机会平等"和"地位获得"在不同时代发生了变化,由此,要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学术体系既要回应时代的需要,扩大学术界知识储备,又要求学者具备社会敏感力和回应能力,让学术为时代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3.
巴塞尔姆《白雪公主》通过对格林童话的戏仿,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和危机意识。一方面,传统文化以话语碎片的形式进入当下,成为新的话语和意义的生长点,并进而成为现代人生存的直接现实;另一方面,人也必然要反抗这种话语的现实,以求解脱自我身份认同的危机,但这种反抗却只能是以一种话语去对抗另一种话语。这就是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危机的根源。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移及民生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尤其是"5.12"汶川地震以来,社会组织作为"第三方"力量在社会管理及社会服务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促进就业、整合行业发展、加速民生建设进程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社会控制和社会管理、社会服务上,成为继市场和政府之外又一强有力方面。必将迎来快速发展春天。但由于我国特殊国情,社会组织发展及其人才建设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各方努力,共同推进社会组织及其人才建设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移及民生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尤其是5.12汶川地震以来,社会组织作为第三方力量在社会管理及社会服务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促进就业、整合行业发展、加速民生建设进程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社会控制和社会管理、社会服务上,成为继市场和政府之外又一强有力方面。必将迎来快速发展春天。但由于我国特殊国情,社会组织发展及其人才建设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各方努力,共同推进社会组织及其人才建设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社科纵横》2019,(12):40-46
民族地区自然生态和乡村变迁的特殊性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中把握二者的互动逻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差异化的路径选择。本文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为例,探讨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之间的三种互动逻辑:一是生态文明引领乡村振兴的方向并成为其核心内涵,需要依托乡村振兴的外在动力特别是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公共政策的导向性功能;二是生态文明界定乡村振兴的底线并提供动力支撑,需要依托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组织动力和文化动力)特别是农牧民的主体作用,发挥公共政策的规制性功能;三是从生态、生产、生活三个维度分析二者的内在互嵌机理,需要依托乡村振兴的内外聚合动力实现协同治理,通过对人与自然、市场、社会关系的协调实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向新型农牧村社区演进的可持续目标。 相似文献
17.
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社会组织获得了生长的契机,在社会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转型带来的全面变革使传统社会组织管理中的问题日益凸显。北京市以"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为契机,对传统社会组织管理体制进行了分类负责模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社科纵横》2016,(4):53-56
城市社会体育组织的培育与发展是贯彻《体育法》的必然要求,是实施《全民健身条例》的有效载体,是大力发展公共体育服务的重点。在推行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进程中,城市社会体育组织起着承接政府职能、化解社会体育矛盾、完善公共社会体育服务、配置社会体育资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正在成为协同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但从天水市社会体育组织的发展现状看,其在自主运行、发展数量与规模、资金来源、专业化发展水平等方面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因此,分析制约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探索如何突破体制束缚,整合社会体育资源,构建枢纽型社会体育组织、引入第三方评价监督等治理机制,方是社会体育组织走出困境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提升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共识与主体自觉,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发展理念,充分认识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党"守初心、担使命"的重要体现,以"改革越到深处,越要担当作为、蹄疾步稳、奋勇前进"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认真抓好"双区驱动"的落实,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因果关系是社会学分析的核心议题。然而,基于调查数据的定量分析都会受到内生性问题的困扰,从而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