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广西作家鬼子,以底层的苦难叙事为其文学书写的内在核心,他的小说无论于故事设置层面还是在话语讲述层面,在底层叙事中,都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本文从其叙述苦难的方式、追问苦难的根源以及人物承受苦难的方式等方面,探讨了鬼子小说的苦难意识。  相似文献   

2.
"革命文学"倡导以后,作家队伍的工农化逐渐成为常态,社会的动荡不安、革命理想的热情召唤、青春期的叛逆心理,使得许多知识青年在还没有完成高等学业的情况下,就匆匆走上文学创作之路。五四一代文人经由文学创作而启蒙教化,达成"立人"与"立国"目标的思想模式,逐渐转化为"文学创作就是宣传"的行动模式。从左翼文学到解放区文学再到新中国文学,"革命"不仅为文学创作确立内容标准,也为作家作品研究确立价值尺度,还左右作家主体的精神走向。  相似文献   

3.
当今中国文学中对苦难主题的表现有着十分丰富复杂的蕴涵,其中迟子建的苦难书写由于在对苦难进行揭示批判的同时写出了温情脉脉的诗意生存,更显真实可感的生命活力。通过分析迟子建在不同时期创作的小说代表作可见,作家笔下的温情和诗意并不是对残酷现实的软弱回避或者简单的诗情画意,恰恰表现了作家的人性关怀和写作伦理。人文伤怀是迟子建作品自始至终流淌的温泉,它是作家苦难书写的主题和精神,也是其充满本真和纯美的语言艺术气质;是作家的审美取向和写作信念,也是各种抗争和批判的心灵出口。  相似文献   

4.
张剑 《齐鲁学刊》2012,(3):137-142
由于中国现代文学与政治之间的特殊关联,革命文学与左翼文学两个概念在主流文学史的阐释框架内被不断追加与重写,导致概念内涵不断扩容与泛化。从原初内涵看来:"革命文学"指的是左联成立之前未被组织化的革命作家在当时社会情境下对革命的一种自觉、主动的文学反应;"左翼文学"指左联成立至解散这个期间的无产阶级革命作家及其同路人作家反抗国民党政权文化围剿的文学实践。这样的界定既考虑到了革命文学提倡的阶段性、复杂性,又指出了左翼文学的质的规定性,同时将其与延安文学、社会主义文学、文革文学等概念区别开来。对革命文学、左翼文学概念的厘定不仅是为了推进左翼文学研究,也试图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概念定位提供一种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胡军 《阴山学刊》2005,18(6):33-36
50年代中前期的"革命英雄传奇小说"借助传统传奇小说的艺术表现方式,将抽象的现代阶级理论转化为普通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学形象和叙事方式,以此唤起广泛的阶级共性和共识,但由于"讲述话语的年代"深刻变化,这并不是革命文学的最终理想类型,然而却在50年代小说发展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苏童的新长篇小说《碧奴》是全球出版公司策划的"重塑神话"系列中的一部,而且这是中国作家第一次参加跨国出版合作项目.本文通过对孟姜女故事不断被讲述的历史,来探讨民间想象、启蒙诉求、先锋意识如何参与了对这一古老神话的建构.并指出,在今天全球化的语境下,苏童的《碧奴》为这个古老的民间传说提供了哪些新的想象,在全球化的"重塑神话"中,孟姜女的故事利用了怎样的民间资源,又期待达到怎样的全球认同.  相似文献   

7.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析张洁《无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晶 《学术论坛》2005,(11):168-171
张洁的小说<无字>,以女作家吴为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讲述了她及其家族几代女性的婚姻故事,饱含了女性的自省及对真爱理想的追求,并毫不气馁地呼唤着人类精神家园的根.如果说吴为是一个女权的象征,不如说她是对男女两性平衡的理想的追求者.太深重的苦难难以表述,太饱满的感情无法言说,正如老子日"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相似文献   

8.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机关刊物《前哨》(第二期起改名《文学导报》),是一本研究左联时期革命文学运动的重要材料。第一期为纪念左联五烈士专号,包括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为国民党屠杀大批革命作爱宣言》、《为国民党屠杀同志致各国革命文学和文化团体及一切为人类进步而工作的著作家思想家书》、鲁迅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以及左联五烈士和宗晖烈士的小传、柔石、胡也频、殷夫烈士的作品,都是最珍贵的现代文艺史料。这本刊物是在白色恐怖极端严重的情况下秘密印刷出  相似文献   

9.
当代文学苦难叙事的若干历史局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丰足而鲜活的苦难叙事资源,却未能孕育出多少令人震撼的苦难叙事文学.建国初期苦难因作家的自觉遮蔽而缺席;"右派"与"知青"作家的激情粉饰态势使苦难的表达产生了话语的变异;创作上的当前意识导致了苦难叙事"彼岸性"的缺失;对某种假想价值的自我迷恋使超越苦难有了虚幻与刻意之感;怜悯效果的修辞导致了苦难叙事崇高感的匮乏.作家自觉而深刻的苦难意识的缺失,造成了当代文学苦难叙事的种种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10.
从创作主体的角度看,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嬗变特征:宋元时期是说话艺人讲述,文人或书坊主记录整理阶段,宋元话本较多反映市民的生活与情感,按时序讲述一些充满奇异色彩的故事;元末明初至明中叶是文人在艺人讲述的基础上,吸收史书、戏曲的人物与情节进行重写阶段,作家喜爱选取那些创作基础较好的重大题材进行再创作,其思想观念大多来源于前人作品与历史积淀,其中章回小说往往采用"缀玉式结构";明末至清中叶时期,文人作家开始独立创作白话小说,作家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取材,写熟悉的人物和发生在身边的事件,笔下人物与现实中人一样真实和复杂.  相似文献   

11.
尚一鸥 《学术研究》2015,(3):148-152
《透明的红萝卜》与《且听风吟》分别是中国作家莫言和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成名作。两位作家文学起点上的某些规律性存在,反映出两位大师成功的某些侧面。处女作一鸣惊人以后,莫言以故事讲述、村上以语言革命为艺术追求特色,并最终形成自己的小说风格。两位作家在自己的文学起点上笔耕不辍,农村生活积累和都市题材创作是佳作陆续产生的源泉。对蒲松龄志怪小说的发掘与"以译养文"的持之以恒,分别是莫言与村上完善自己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论李初梨的"革命文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倡导"革命文学"的历史语境中,李初梨"革命文学"理论的先锋性引人注目.他在论争中以极力强调文学的阶级性,从而形成他"革命文学"观的显著特色,他在社会尖锐对抗的情形中抓住至关重要和迫切的作家世界观改造问题,强调阶级意识的获得和运用,提出了倾向政治性的无产阶级文学批评标准,为以后无产阶级文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进一步加快了国际电影对中国传统文化开发的本土化进程,从而加剧了本土电影必须讲好传统文化故事的紧迫性.本土电影对传统文化故事的讲述,应着重解决"讲谁的故事"、"给谁讲故事"、"讲哪些故事"和"怎么讲好故事"四个问题,即在讲述中坚守民族文化立场,立足本土并面向国际,通过精彩的故事创意与影像意象的成功营造,辅之以高新技术和对先前经验的借鉴,讲述出拥有广泛受众基础与蕴含普世价值,且与时代审美精神相对接的传统文化好故事.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以对整个民族的想象性建构和实现个体的自主性为诉求,苦难叙事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本文试以“文革”后小说的“苦难”叙事为考察对象,在“现代性”视野和社会转型的话语中,追溯苦难的本质与根源,探索苦难叙事的表达策略和价值取向。文学以何种方式讲述苦难?这样的讲述方式敞开了什么?背后又遮蔽了什么?  相似文献   

15.
30年代初,中国无产阶级文化运动的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诞生了。以鲁迅为首的一大批左翼作家,继承和发展了“五四”新文化的优良传统,积极介绍和倡导无产阶级新文化,一场波澜壮阔的革命文学运动在中国空前地繁荣和发展起来,从此,  相似文献   

16.
韩冷 《学术探索》2007,9(4):118-122
在上海这片古旧的传统伦理道德的土壤上,我们既可以看到五四启蒙理性的影子,又可以看到崭新的都市所承载的前卫现代的性伦理观念的身影,同时随着革命文学逐渐火爆,还不时有革命理性的身影在文本中闪现。海派作家与沈从文为代表的京派、茅盾为代表的革命文学、赵树理为代表的解放区文学共同构成了一个多层的性爱叙事的文学共生场。从五四时期人们对爱情的渴望,到海派作家对爱情的解构,到革命文学中作家对"灵与肉"的弃绝,再到90年代之后的部分作家的无爱性,我国文学领域中灵与肉的张力关系经历了此消彼长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7.
宋剑华  詹琳 《齐鲁学刊》2012,(2):135-140
《许三观卖血记》通过一个市井小民卖血求生的悲剧故事,深刻地揭示了苦难与人生的终极意义。许三观以他应对苦难的特有方式,集中诠释了中国人在苦难面前的民族智慧与坚韧性格。许三观并没有用麻木去"消解和遗忘"人生苦难,相反,他是在以一种俗人经验诠释人生苦难,苦难通过卖血被还原为生命本质。因此,许三观不是某一具体人物,而是民族苦难象征的艺术符号,他唤起并强化了我们对民族苦难历史的情绪记忆,进而使我们真正懂得了什么是苦难与如何去面对苦难。  相似文献   

18.
"海派"作家对"唯美主义"艺术思潮十分认同,"海派小说"创作也自觉不自觉地追求官能享乐和声色刺激的"偏至"的艺术表现,大胆而自然地描写着充满现代性的"肉"的美、特异的两性关系、病态甚至变态的性心理,讲述"美丽而不真实"的都市故事,运用新的创作体式和现代小说技巧构筑作品的形式美,形成了独特的"唯美主义"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9.
1928年中国文坛展开的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是苏联的普罗文学理论在中国的一次大宣传、大引进。其对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这场论争也暴露出了中国年轻的左翼文艺界的一些严重弱点,如队伍中存在的不团结和小团体主义,作家和作品都脱离群众等,要使革命文学运动健康发展,就必须解决这些问题。杜国庠以林伯修的笔名在1929年3月28日《海风周报》第12号上发表了《1929年急待解决的几个关于文艺的问题》(以下  相似文献   

20.
凌晨光 《东岳论丛》2003,24(6):111-113
故事、叙述、虚构是"叙事虚构作品"的三要素。小说作为叙事虚构作品的一种代表性样式,其本质特性恰好可以通过叙事虚构作品的三大要素得以体现。故事由一系列前后有序并且互相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事件构成,当故事被讲述出来时,就变成了情节。故事的讲述方式则是由叙述话语完成的。叙述是一种"后向预言",它造成了小说叙述的"逆向因果关系"特征。虚构则处于真实与虚假之间,它表明了小说叙事的可能性与自由性,展现了小说对可能世界的构建与描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