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字在书籍设计中已不仅是原来的意义,它是设计的主要元素之一。在设计中,文字的字体、字号及组合排列已异化为点、线、面的单元,有机地融入画面结构中,产生各种趣味新颖的形式传达不同的情感。然而,书籍设计中文字排版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易读性为其设计核心。书籍在传递知识的同时,也传递美的信息。这种美滋养着读者的心灵。  相似文献   

2.
英文易读性的研究为英文文本难度的测定提供了客观的度量方式,为英语研究和学习者选择合适的语料提供了较个客观的依据.回顾国外英文易读性研究,分析我国英文易读性研究的现状,指出目前易读性程式的不足之处,如易读性程式的不完备性,易读性程式应用范围的非普适性,测量准确性不高等.  相似文献   

3.
文学作品的易读性研究是传播学中关于易读性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受众对于信息接受的研究越来越为传播学与文学学界所重视。而作为最具有大众传播特点的文学作品,其易读性是其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本文力图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易读性要素的分析,来总结诸多易读性要素对文学作品受众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书籍艺术随着书籍的出现而逐步发展,其设计形态因所用的材料和各个历史时期装帧方法的不同而各具特色.从"书籍装帧"到"书籍设计"概念的过渡与转化,引发了书籍设计形态的变化,使现代书籍设计打破了传统的模式和纯铅字传递形式的束缚,形成了特色独具的书籍设计.未来的中国书籍设计既要有民族特色,又要有国际语言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书籍装帧水平的高低是决定书籍整体的艺术水准及书籍是否畅销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一个科学、合理的书籍装帧设计水平的评判模型,使用该模型可以找出影响书籍装帧设计水平主要因素,对设计者改进设计方法,提高设计水平将具有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明清书籍艺术作为中国古代书籍设计的一个高峰,是书籍艺术史上一个具有终结意义的时代,其艺术形式蕴含了传统的中国文化精神.书籍版面设计中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书籍开本和相关元素体现着艺术设计固有的原则:内在功能和外在形式的有效统一,即传统文化"文质彬彬"的设计原则.在设计美学方面,明清书籍推崇端庄稳重的美学品质,与西方同时期追求装饰之美的书籍艺术相比,显得素朴无华,更显书籍艺术的本色.  相似文献   

7.
有幸拜读姜耕玉先生的学术专著<艺术辩证法>,感触颇深.此书作为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其理论建树的高度与广度,自不用多言,而我对该书的装帧设计饶有兴致,特别是其护封设计,更是整个书籍的一个设计亮点.  相似文献   

8.
试论书籍装帧设计形式的"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功的书籍装帧在图形设计、色彩设计和查阅设计等方面有着"简"的共同特点.体现书籍风格的简洁图形、简约明快的色彩配置、科学简捷的编排,这种简洁、简约、简捷而不简单的装帧设计方能展现出装帧设计所创造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9.
书籍设计中材料的触觉质感和视觉质感的完美结合是书籍审美的重点.随着书籍在形态上的进步创新,以及书籍审美意识的提高和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在视触觉上深入探讨书籍之美将变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概念书设计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用独特的视觉表现手法和创造性的书籍表达语言来传递书的内在信息的课程.结合中国书籍设计教育现状探讨了在教学中强调概念书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和综合学习能力,从而推动我国书籍设计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空白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空白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地位、作用和魅力。书籍装帧设计中运用空白可突出书名、突出主题、产生注意 ,可产生和谐和美感 ,可产生联想与创造 ,可产生简洁与轻松感觉。所以 ,合理使用空白在书籍装帧设计中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古文观止》是我国传统文选型语文教材的集大成者,其选文精当,容量适当,评点恰当,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生命力,其编制丰富了语文教材建设的经验,对当今语文教材设计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宋代雕版书籍之设计一般而言体现出朴实之显著特色。这同雕版技术及雕版书籍最早发明于中国民间及其农业文化具有渊源关系。宋代奠定的这种朴实的书籍形制设计理念,使得书籍得以广泛传播,真正成为一种空间意义上的大众媒介。宋代确立了雕版印刷术普遍采用后中国书籍的基本形制。宋代雕版书籍确立了书籍史上最早的平装典范。宋刻书籍,采用不同字体、不同字号以及特殊的标识符号区分或标示不同的编辑语言,使版面上的编辑语言及其功能十分明确。这种编辑语言及其书籍体例奠定了中国古代雕版书籍版面编辑语言的基本格局,为之后中国雕版书籍一直沿用。宋代书籍插图已比较普遍。插图的普遍应用,使得宋版书籍图文并茂,不仅书籍内容更加完整,意义更加丰富,而且书籍的视觉效果和阅读效果也更加理想,书籍文本知识和意义的传播也由此变得更加生动、直观、多彩。宋版书籍最入目者,正是其风神别具——没有二种书籍书刻之字体完全相同者——正字书体的美。宋代书籍之美,乃在于其书籍内在的宋代文化精神之美。  相似文献   

14.
从阅读到悦读——书籍装帧设计中封面设计的魅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书籍作为大众传播的媒体,即使在今天的信息时代,电子邮件正在发挥着信息传播的功能,但书籍仍未失去自身的特质和魅力。在信息膨胀的年代,如何让爱读书的人在浩瀚的书海中留意某一部图书,这时候,封面设计的气质渲染与风格传递则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出色的封面设计,能在惊鸿一瞥中,让读者一见钟情。主要从心理学、视觉形态、意蕴、虚空间的角度论述书籍封面设计中的立意和版式设计。  相似文献   

15.
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在中国现代书籍的装帧设计方面也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不仅对中国传统的书籍装帧艺术深有研究,还大力引进了西方好的书籍装帧形式。在引进西方优秀文化艺术的同时,他注意到了一个关乎民族文化根本性的问题——"民族性",鲁迅的书籍装帧设计正是他勇于引进西方文化而又能够保持传统文化中"民族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郭运庆 《南都学坛》2005,25(2):120-123
策划编辑图书营销有十大法宝:组稿会是营销本社图书的重要渠道;邀请发行人员参与组稿编写讨论会是营销工作的新创举;在图书的整体设计中融会营销内容;编辑走进校园与师生共同开展活动是隐形营销;广告是图书营销不可或缺的形式;图书评论是图书营销的重要手段;座谈会是一种好的营销方式;新闻发布会是图书营销的好方法;书店门市专柜是出版社的形象窗口;专家讲座是图书促销的良好方式。  相似文献   

17.
书籍艺术的发展有其自身技术更新的因素 ,有从事书籍艺术创作者引入艺术构思、形式所产生的进步 ,更有各个时期的艺术家以适应书籍艺术设计的原则方法注入艺术创作的种种手法。艺术家们应发挥自己对于艺术创作的独特见解与新颖的构思技巧 ,研究书籍艺术的设计规律 ,推动书籍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图书装帧的市场作用和设计注意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本文探讨图书装帧如何发挥市场作用,及在装帧设计中应该把握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书籍装帧到书籍设计概念的发展,强调书籍设计是一个书籍整体形、态的设计,从而进一步阐明了当今书籍设计应更新观念,开拓书籍形态再生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