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徒雷登自称是一个“中国人更甚于美国人”的人。他生于中国杭州,为中国人民做了许多好事。1919年,他任燕京大学首任校长,领导校务达27年之久。1946年。他在周总理的推荐下,当了美国驻华大使,在主客观因素的支配下,做了一些中国人民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惹得毛主席写了《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他回美国后,孤苦伶仃,晚景十分凄凉。去世后留下遗愿,希望遗骨葬回中国。去年11月17日,中国政府和人民满足了他的遗愿,把他的骨灰安放在故里杭州半山安贤园……  相似文献   

2.
司徒雷登(JohnLeightonStuart),1876年6月生于杭州。司徒雷登的父母都是早期到中国的南美长老会传教士,从血统上说,他是一位纯粹的美国人,而用司徒雷登自己的话来说,他“是一个中国人更多于是一个美国人”。  相似文献   

3.
陈远 《中外书摘》2007,(8):19-22
1918年,出生在中国杭州的美国人司徒雷登在南京踌躇满志地度过了他人生中的第42个春秋。他有理由踌躇满志。因为从他1905年开始在中国传教以来的活动以及收到的效果,不仅让他所隶属的美国南北长老会对他刮目相看,而且也使他在中国获得了广泛的声誉。  相似文献   

4.
燕京大学90周年纪念活动前不久在北大校园里隆重举行,近千名燕大校友欢聚一堂共叙旧情,共同缅怀这所消失了半个多世纪的大学。过去的莘莘学子已成垂垂老者,最年轻的也已到了古暮稀年,可能这是他们有生之年最后一次大规模聚在一起了。  相似文献   

5.
严森海 《老年人》2013,(8):24-25
"海峡浅浅,明月弯弯。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少小离家,如今你回来了,双手颤抖,捧着的不是老兵的遗骨,一坛又一坛,都是满满的乡愁。"2013年2月,台湾老兵高秉涵被中央电视台推选为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相似文献   

6.
司徒雷登是近代来华重要的美国人,他生于中国,事业发展在中国.可以说近代以来没有一个外国像司徒雷登那样了解中国,热爱中国,与中国的交往之深是没有一个外国人可以和他相提并论的.正因为如此,他与中国各阶层人士建立起了广泛的联系.与司徒雷登交往的人士中,就有像蒋介石那样对近代史产生重大影响的“重量级”人物.那么,他们二人发生交往的机缘是什么呢?本文将从同乡情缘、宗教信仰和事业背景三个方面进行逐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冬日回故里     
李立德 《老人世界》2008,(11):27-28
去冬年底正值三九天之际,我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离开家乡已经40多年了,其间也回过几趟家,但大都是在夏季。这次回家,想找寻一下家乡冬天的感觉。  相似文献   

8.
孙蝶平 《老年人》2012,(11):42-43
司徒雷登是美国传教士、教育家、外交官,但他热爱中国,一生大部分时间以中国为家。司徒雷登在中国办了27年教育,是燕京大学的创办人。他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更甚于是一个美国人。"燕大之父司徒雷登的父亲是在中国的美国传教士。1876年6月,司徒雷登出生于杭州,1904年开始在中国传教,曾参与创建杭州育英书院,1908年被委派到南京金陵神学院任希腊文教授。  相似文献   

9.
林明 《中外书摘》2014,(11):51-53
中关园沟西的西南角有一块面积不大的墓地,给中关园的孩子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家是1952年9月从蔚秀园搬到中关园的,那一年我才7岁,刚上小学一年级,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就对这个墓地产生了神秘感和好奇心,很奇怪为什么北大教职工宿舍区会有这样一块墓地。我曾经有几次走进这个荒芜破败的墓地查看和玩耍,看到一些墓碑上雕刻着陌生的外文字母,隐约感到地下可能埋葬着外国人的遗骨,墓地气氛也有些肃杀疹人。  相似文献   

10.
再回故里     
经年面对楼房的禁锢,时常激起我对乡里乡亲的渴望。我怀念那些欢乐在街坊邻居的日子。退休后,我直扑思念多年的故乡,在那里寻找到了自己独立的空间——处农家小院和房前屋后的几块菜地。  相似文献   

11.
"今天,中国终于有勇气凭良心说话,承认自己对不起司徒雷登,对不起这位为中国活了一辈子的美国人。"《南风窗》杂志2011年第4期刊登了《难以道别的司徒雷登》一文,不仅试图重塑一个"别样的司徒雷登",将之装扮成一位"为了心中那不灭的信念和伟大的爱"而献身中国的爱心使者,甚至要国人向这位原本"别了的司徒雷登"道歉。然而,司徒雷登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如果说,1946年就任大使前的司徒雷登还可以说得上是一个"教育家"的话,那么,1946年以后的司徒雷登就成了美国在华利益的忠实代言人,其个人人格已经过了帝国主义的"格式化"。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1949年,是中国历史的最紧要关头,是中国人民处于帝国主义压迫深重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司徒雷登已没了他时常挂在嘴边的那些"中国朋友",这时他心目中有的只有美国在中国的殖民利益。  相似文献   

12.
一 司徒雷登说过这样的话: 傅泾波之于我,就像是我的儿子、同伴、秘书和联络官。我所以能取得的一些成就,特别是在了解中国和中国人民方面,应该归功于他的地方,也许甚至比我自己意识到的还要多得多。  相似文献   

13.
程艳 《老人世界》2010,(12):34-36
穿过丘陵中一条僻静的小路,便是江西省庐陵古镇沙溪西阳宫——欧阳文忠公故里。欧阳修自谓庐陵人,或是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庐陵是个大地方,而他的故里沙溪实在很小,也很远,离吉州城很远,离永丰县城也很远,离沙溪镇也还有不短的距离。很难想象一千多年前竟有一个丧父的少年从这里出发,然后一路远行,在这条蜿蜒曲折步步成灰的黄土路上,他该要经历多少荒芜,走过多少弯路。  相似文献   

14.
徐州,高天厚土,处处汉文化,人人说大风。《尚书·禹贡》记载,徐州是古代九州之一(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今天的徐州,苏鲁豫皖通衢,淮海经济区中心,跃然中国十大最具创新城市。  相似文献   

15.
长久以来,各地围绕名人故居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甚至出现了诸如虚拟人物故居争夺、反面人物故居争夺等让公众深深反感的事件。本文针对这些行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对这种恶性争夺的背后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简略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6.
尹家民 《老年世界》2011,(11):10-11
十大元帅回归故里,次数都不多。少回去或不回去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作为元帅,在乡情这一点上,他们有着常人一样的情感,不管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和坎坷,对家乡总是充满了思念之情。  相似文献   

17.
十大元帅回故里,既有与常人相似的思乡之情,也有着不为人知的难言之情;他们甚至怕回家乡……十大元帅回故里,次数都不多。少回去甚至不回去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两点是相似的:即一个“忙”字,一个“怕”字。忙,身兼要职,日理万机,加之晚年多数身体不好;“怕”字:官至元帅,即使想轻车简从,也断不了前呼后拥,“声势浩大”。  相似文献   

18.
邹嵩 《老人世界》2014,(6):39-39
丹麦位于欧洲北部波罗的海至北海的出口处,是西欧、北欧陆上交通枢纽,有“西北欧的桥梁”之称。在北欧,尽管丹麦是最小的国家,但丹麦卸是发达的工业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其实,对于外国游客而言,更多的还是因为丹麦是童话作家安徒生的故乡。安徒生的文学作品是世界文学宝藏,并使丹麦以“童话王国”之称闻名于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各地对于“名人故里”、“帝王陵墓”及“文化遗产”的争夺日趋激烈,由此引发了无数口水仗。这些热闹甚至喧嚣的背后到底给我们带来了多少思考?  相似文献   

20.
行走在圣地 郑州、新郑两地相距只有三四十分钟的车程,当我们通过京珠高速公路驶进新郑市城区不久,我便在车的右前方看到了一堵用围栏隔离起来的极厚的绝非近现代的土质建筑。一问之下,才知道,这堵古墙就是新郑市北门的主要标志——郑韩故城的城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