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韩礼德与哈森提出的衔接模型对奥巴马总统的一次著名的演讲中的指代进行分析。在这次演讲中,奥巴马总统向美国民众宣布本.拉登被美国击毙的消息。指代机制的使用不仅使演讲的结构更加完整,而且令演讲获得语义衔接,使听者更好地理解演讲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历届美国总统就职时都要在仪式上公开演讲,这些演讲反映了当时的美国国情和国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奥巴马的就职演讲突破原来空洞的政策演说,成为宣传美国精神和意识的重要手段。这启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进行教育时,一要注意教育内容的真实性和教育的语言美,二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人格魅力,三要注重选择创造有利的教育情境。  相似文献   

3.
论奥巴马总统竞选获胜演讲的文体风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巴拉克·胡赛因·奥巴马在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中获胜,当选美国第56届总统,当晚他发表了获胜演讲.这篇演讲条理分明、框架清晰、语气温和、富有亲和力、激情四射、富有感染力,演讲用词具有大众化、平民化特征.句式表达具有多样性,使语言表达强略得当,舒展自如.在修辞上使用了大量的排比、反复、对比等手法,不愧是一篇演讲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4.
翟华 《可乐》2011,(4):74-74
听美国入演讲,很少有打瞌睡的时候。许多入把在会议上演说当成向上司和同僚显示才能的机会,用美国人的话说是作秀。听美国人演讲多了,竟然也摸到些规律,写出来供读者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5.
上个世纪初,美国著名演讲家拉尔夫·佩里特的足迹遍布美国城乡,先后有一百多万人听过他所作的题为《挫折大学》的演讲。在这些人中,既有学识渊博的高龄教授,也有目不识丁的青年农民,年龄和文化层次相差悬殊。但即使面对这样一群听众,拉尔夫仍然取得了演讲的成功。  相似文献   

6.
公众演讲作为一种常见的演讲形式,有其不同于其它各类文体的特点。就职演讲是公众演讲中比较典型的一种形式,由于其对象、目的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可以很好的体现公众演讲的特点。通过对美国总统就职演讲的分析来掌握公众演讲的特点,可以有效的提高英语学习的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美国大学毕业演讲已成为当下颇具话语影响力的文本而备受研究关注。能成为具有“威力”的语言文本(势语)需要其演说者谨慎地扮演好“领航者”这一角色,其在自身领域所业已具备的权威与其在大学毕业演讲台上刻意投射的修辞人格需有效互动才能成就一个共同权威。以哈佛大学近两年的三篇演讲为例,以西方修辞中对权威的概念认定为基础,可以探讨权威与修辞人格的互动如何有效协助毕业演讲这一“势语”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一直被国际社会所重视.随着中国和美国近几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两国领导人的演讲便经常成为学者们学习和热译的焦点.两国领导人的演讲不仅是一种传输信息的工具,它同时也是向整个世界展现这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在阅读两国领导人演讲文本的同时吸引我们的是如何在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背景下对他国文化的认同,即在跨文化语境下如何理解中美领导人演讲文本中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9.
基于自建中美大学生英语演讲语料库,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使用AntConc 3.2.1和Ranger对中美大学生英语演讲词汇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学生演讲词汇难度比美国大学生低,动词使用偏口语化,分词使用不熟练;中国大学生更倾向用人称代词和情态动词表达演讲的语气,而美国大学生更善于运用丰富的意愿动词;中国大学生演讲的主题词具有显性的"主题性",而美国大学生演讲的主题词具有隐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政治演讲在措辞上体现着演讲者的风格和技巧,同时也具有独特的语言分析意义。本文根据Halliday提出的人际功能理论,从语气、情态、人称代词、评价词四个方面分析了美国总统奥巴马2013年就职演讲,探讨政治演讲中实现人际功能的语言手段。研究发现,有效地使用语言的人际功能手段使奥巴马的就职演讲更加动人心扉,鼓舞人心。  相似文献   

11.
2013年,奥巴马总统发表了第二次就职演讲,直言美国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言辞尖锐深刻,该演讲被誉为"最为进取"或"最具攻击性"的演讲。文章从文体学角度出发,对该演讲从语音、词汇、句法和修辞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剖析了其语言风格的成因。  相似文献   

12.
人际功能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大元功能之一。本文运用韩礼德的有关人际意义理论分析了蕴含在政治演讲语篇———美国总统肯尼迪的就职演说辞中的人际意义及其实现手段。揭示了人际表达手段的选择与其所要表达的意义之间的关系,以便我们更深刻的理解演讲文体及其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13.
1964年3月25日,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富布赖特在参议院发表了针对中国问题的《旧神话与新现实》的著名长篇演讲,目的是激励美国公众自由思考和讨论美国僵硬过时的对华政策,进而推动国内对华舆论朝着积极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并且建议美国在对华政策中增加灵活性。  相似文献   

14.
林语堂从小就有登上讲台的愿望. 他是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幽默家等,然而他最为自负,也最令人称道的却是演讲家. 天生好口才的林语堂留下了众多的演讲趣闻.讲台,是他热恋的战场. 在美国成名后,时常有大学请他去演说一番.林语堂基本不拒绝,美国的演讲费高,兴趣和赚钱两不误,何乐而不为呢? 他写演讲稿是快手,礼拜一晚上的演讲,他总是磨蹭到中午,才慢吞吞地点燃烟斗,仰坐在桌前深思默想,一袋烟吸完,腹稿也打完了.  相似文献   

15.
作为美国浸会在华的一所教会学校,沪江大学存世40余年。其间,很多教育家、学者、社会贤达、爱国人士、基督教徒,或为学术交流,或为宣传救国,或为传教,都曾在沪江大学发表演讲。而大学生们对演讲和辩论的热衷,更可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脉络和发展轨迹。这些演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文化对中国教育的渗透,也体现了沪江大学在双重调整中的“中国化”进程和中国社会包容、吸纳外来文化的流变,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2009年10月在美国的一个演讲,引起中国网民的强烈反响.<环球时报>率先发声,许多博客纷纷卷入,使一向寻求与中国建立特殊亲密关系的李光耀成为众矢之的,使一直认为与中国关系友好的新加坡成为中国网民的关注重点.人们有所不知的是,李光耀的演讲既有历史背景,又有现实原因.李光耀的国际观与新加坡在国际上的特殊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演讲,作为一种直抒胸臆的语言表达,早已经成为一门语言艺术。而幽默,作为语言的润滑剂,常常成为名人演讲中不可或缺的亮点。一次偶然的机会,美国大作家马克·吐温与雄辩家琼西·M·得彪应邀参加同一场晚宴。晚宴上,  相似文献   

18.
书刊简讯     
《美国哲学会会议录和演讲,1961~1962年》Proceedings and Addresse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1961~1962.(Yellow Springs,Ohio:Antioch Press,1962.pp.171.)据美国《伦理学》杂志1963年7月号评论说,美国哲学会享有联合组织,因此它的会议录每年包括三篇主席演讲。这一年可能是一种巧合(除非它表明哲学兴趣的深刻趋势有某种转变),三位主席好象要致力于极其相似的问题。华盛顿大学的米尔登(A.I.Melden)于1961年9月在美国哲学会太平洋分会的演讲题是“行动理由和事实”;普林斯顿大学的汉  相似文献   

19.
美国总统每年发表的国情咨文是典型的政治演讲,具有丰富的人际功能。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的人际功能模式,从人际功能的两个层面——语气和情态,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备受关注的2011年美国国情咨文,探讨演讲者如何通过人际功能达到演讲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应用J.R.Martin的评价系统理论对美国总统里根的经典演讲《怀念挑战者号宇航员》进行文本分析。将整篇演讲内容置于Martin态度系统的三个子系统的框架中进行分析和评价。通过分析发现演讲者在整篇演说中并没有将哀伤作为演说的基调,而是将自豪,力量与希望融进悲伤的表达,激励人们勇于探索宇宙奥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