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共性技术组织模式与金融创新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当前科技资金缺口较大的现实条件下,优化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的产学研组织模式的总体思路是: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避免各主体的价值冲突和管理体制的滞后.金融创新的具体路径选择是:吸收利益相关者,引入多元投资主体;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融资机制;建立科技人员的股权激励模式.  相似文献   

2.
纵观新疆四十年来县域地区的投融资状况,投融资力度明显不足和投资效益较差,是制约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使得新疆的资源优势不能及时转化为经济优势,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县域地区的投融资应以农业为先导,坚持保证重点,照顾一般,并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增强县域地区的经济实力,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应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做好地区发展规划,调整产业布局,不断提高投融资效益。一、投融资活动对县域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1、投资活动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投资活动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投资活动所消耗的钢…  相似文献   

3.
农业基础设施供给不足、错配制约现代农业发展。在分析农业基础设施供给机制的基础上,探究农业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及错配的根源,研究结果显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信息不对称,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到位率低,缺乏有效的官员监督机制致使纯公共物品属性的农业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县、乡两级财政拮据,基层官员追求政治晋升,农业基础设施需求表达机制缺失,导致准公共物品属性的农业基础设施供给不足、错位。兼业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私人物品属性的农业基础设施有效需求不足,直接需求不足时,引致需求不足,最终私人物品属性的农业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基于此,提出构建农业基础设施供给绩效评价系统,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强化需求表达机制,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业基础设施供给不足、错配制约现代农业发展。在分析农业基础设施供给机制的基础上,探究农业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及错配的根源,研究结果显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信息不对称,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到位率低,缺乏有效的官员监督机制致使纯公共物品属性的农业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县、乡两级财政拮据,基层官员追求政治晋升,农业基础设施需求表达机制缺失,导致准公共物品属性的农业基础设施供给不足、错位。兼业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私人物品属性的农业基础设施有效需求不足,直接需求不足时,引致需求不足,最终私人物品属性的农业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基于此,提出构建农业基础设施供给绩效评价系统,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强化需求表达机制,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农业投资机制的构成 三十多年的经济建设过程中,特别是农村改革开始以后,我国农业形成了国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共同投入的三元投资机制。 国家投资主要是国家财政预算中用于发展农业的支出和国家通过银行对农业发放的各种贷款。这部分资金主要用于农用科技的开发、农用工业的建设、大型农业基本建设以及对地方兴修农业设施的补贴等。另外,国家对农业的投资还应包括国家通过提高粮棉收购价格而使农民直接受益部分和对贫困地区的支援与救济。  相似文献   

6.
农户农业投入面临的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以来,我国农业投资主体发生了结构性转换,由过去的国家和集体的二元投资主体结构转变为包括农户在内的多元投资主体结构.农户成为重要的农业投资主体,对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近年来,农户对农业的投入趋于减少,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本文就影响农户农业投入减少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建立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 《中州学刊》2007,(6):61-63
农业产业化需要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而金融投入是农业产业化的投入主体,因此,构建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十分必要。当前,应积极发展农村各类金融组织,建立多样化的农村金融机构,优化投融资环境,完善农业产业化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确保农业投融资持久、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8.
地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融资,主要沿袭传统的融资模式,即财政投资和银行借贷依然是主要方式。由于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滞后,公路交通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导致交通建设资金短缺,高速公路建设规模和速度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明确划分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责任,促进高速公路建设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元化、投资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可有效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9.
完善小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围绕我国小城镇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资金需求问题、投融资体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小城镇建设中基础设施的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建议与措施,为加快我国的小城镇建设,改变单一的政府投资模式,创新社会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主体多元化的模式提供理论参考,对加速我国小城镇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立新 《理论界》2006,(9):86-87
本文在总结我国义务教育投资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义务教育投资领域存在问题必须首先明确义务教育投资的指导思想:建立以中央、省级政府投入为主体,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成本合理分担的机制。同时,不断完善政府宏观调空、财政转移支付的制度,多渠道筹措义务教育资金,确保义务教育发展需要。在投资的过程中逐步突出国家的主体地位,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建立教育银行、加强薄弱校建设、完善教师工资保障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增加农业投入是解决农业比较利益偏低的途径巨原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农村经济开始加快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的步伐。在这一过程中,各农业投资主体,特别是地方政府和农户都作了减少农业投入的决策,而将资金更多地用于非农产业。究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2.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农村扶贫资金各个部门投向与贫困农户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关联度,以探寻促进贫困地区农户增收的最有效的扶贫资金投向。分析结果显示,对增加贫困地区农户收入作用最为明显的是对农户人力资本的投资,其次是对农业生产和创收性方面的投资。另外,基本农田建设、人畜饮水工程等利于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也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当前投资膨胀,主要是预算外资金膨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体制,打破了高度集中统一的局面,形成了多渠道筹资,多元主体投资的新格局。过去投资膨胀,主要是国家预算内资金安排的投资规模过大造成的。改革以来,地方财政在“分灶吃饭”范围内自求平衡,利改税后,企业留利增加,中央不能向地方和企业抽走资金,只能在中央预算范围内有节制地安排投资,由中央安排过大投资规模造成全社会范围的投资膨  相似文献   

14.
加快湖南经济的发展,应充分利用投资推动经济机制的作用,进行投融资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和渠道创新,注重投融资规模、效率和质量的同步提高,实施以融资租赁、直接融资和中小企业融资为重点的投融资规模适度扩张战略。要努力优化投资结构;大力发展贸易融资等产融紧密结合型融资方式;加强公共投融资平台和投融资体制机制建设,提升政府投资效率和社会资金引导水平;构建与湖南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运行高效、主体多元、渠道方式多样的投融资体系。  相似文献   

15.
当前城乡发展一体化中的突出问题是城乡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融资。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城乡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反映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水平与程度。针对城乡发展一体化投融资存在的投资有限、融资平台缺失与投资主体缺位等突出问题,应通过拓展融资渠道、创新融资平台与融资模式,以及建立良性的投融资机制等措施,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投融资体制机制的建设与创新。  相似文献   

16.
一、发行吉林省地方建设公债的益处  第一 ,缓解地方政府想搞社会基础设施建设而苦于缺乏资金的难题。国内外的无数事实都证明 ,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必须唱主角 ,哪怕社会基础设施是由企业来经营的。因为在“市场失灵”和企业投资“利益驱动机制”的作用下 ,主业企业即使有钱它宁可投入到其它方面 ,也不会投入到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中来 ,究其原因是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大、工期长、回收期更长所致 ,但其本质原因还是产权不明晰 ,因为社会和企业都认为 ,社会基础设施是公益设施理应由国家来建。其实不然 ,绝大多数的社会基础设施有其公…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资金的投入一直是制约"三农"问题的瓶颈.近年来,宁夏以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管理为突破口,在构建以财政资金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投融资体系方面作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值得推广的经验,同时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十五"时期新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总体思路1 .指导思想以市场为导向 ,以效益为中心 ,以优势资源转换为基础 ,以生态建设为前提 ,以发展特色农业为核心 ,以高新技术为依托 ,以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为重点 ,以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为目标 ,以改革开放为动力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 ,按照农业产业化的内在要求 ,突出区域资源特色 ,实行多元投入 ,重点推进 ,构筑多层次、多主体的农业产业化格局 ,逐步形成特色资源开发的良性循环机制 ,使潜在的资源优势在市场中转变为经济优势 ,实现县域经济的突破 ,从根本上扭转“农业大省、财政穷省”的状况。2 .基本原则坚持市场经济原则 ,即…  相似文献   

19.
资金供给能力是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保证。科技创新对资金的大量需求,必然要求金融系统提供效率高、规模大的金融支持。较充裕的资金供给能有效激励科技创新,没有高效的、覆盖科技创新全过程的金融支持,就没有持续的、大规模的创新活动。创新主体的资金能力固然与其自身的规模和经营状况有关,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取决于科技投融资体系的健全和完善程度。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拨款是科技创新资金的惟一来源。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科技创新资金更多地依赖于企业资金、银行贷款、社会资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投融资体系的完善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增加科技投入,而要积极探索面向市场的投融资体制,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如何通过有效的政策安排,不断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对加快科技创新进程和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与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对于资源型城市更具有现实意义。大庆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因此,本文以大庆为例,探讨科技投融资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构建与完善的对策问题。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从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到1984年以前的农村经济增长是在农业投资上诱导和驱动的结果,那么,1985年的粮食大减产和当前农业出现的严重萎缩局面,根本原因就在于农业投资上的减少和农户投资结构上的大偏转。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增加农业投资和改造农户投入结构就成为振兴农业的重要课题。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以来,农业投资出现许多新变化,最明显的有三个特点: 一、投资主体的结构转换。在土地联产承包制之前,我国农业投资主体,是以农村集体的身份也就是以直接生产者和不完全性的经营者为中心、以国家的身份也就是间接的投资经营者和不完全的生产者为指导的双重结构。在农村实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