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子渔父》篇中的渔父并非范蠡,首先,孔子与范蠡所活动的区域相距甚远;他们所从事活动毫不相干,这就导致他们不存在交往的可能.其次,渔父与范蠡的形象迥异、思想毫不相同.渔父只是庄子虚构的一个人物符号,是他达意的一个工具.庄子之所以虚构“渔父”的形象,由道家爱水乐水、钟情于水的情怀及庄氏家族流亡所致.  相似文献   

2.
赵纪彬 《晋阳学刊》2013,(6):136-137
《庄子渔父》篇中的渔父非为范蠡,他只是庄子所虚构的一个人物符号,是庄子达意的一个工具.首先,孔子与范蠡所活动的区域相距甚远;他们所从事活动地毫不相干.其次,渔父与范蠡的形象迥异,思想亦不相同.庄子之所以虚构“渔父”的形象,乃由道家钟情于水的情怀及庄氏家族流亡的背景所致.  相似文献   

3.
范蠡是我国春秋末期的一位卓越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又是一位善于经营的管理者。他对市场价格管理和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的认识水平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可惜长期以来,他的经济思想一直遭受到“重农抑商”者们的摒弃,未能引起后人的重视。在我国经济体制和价格体系改革正在深入进行的今天,我们评论范蠡的价格政策和“平粜”调节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古中国记有铸金人之像的,有见于春秋末期勾践为记念范蠡所立金像。“越王乃使良工铸金像范蠡之形.置之坐侧,相夕论政”《吴越春秋》卷十《勾践伐吴外传》。后来秦始皇聚六国兵器于咸阳,仿翁仲形,铸有十二金人;西汉霍去病北征匈奴,夺得祭天金人,也皆是铸像,但这些铸像,盖为他人形像而传,仅都是为某种需要所铸,并未普及民间。中国史有为己树碑立传,且遍及全国,令黎民百姓顶礼膜拜者,当始自唐明皇李隆基。据宋乐史的《太平寰宇记》称.“开元年中天下铸圣像,郡皆一,而潘独二;力士以其本乡,故自铸其一也”(卷一百六十一《茂…  相似文献   

5.
范蠡所居陶地考张守德,李近山太史公在《史记》的《越王勾践世家》和《货殖列传》中,都具体地记述范蠡性越灭吴,浮海适齐后“止于陶”,“卒老死于陶”。但陶在今何地,其说不一,需要我们再加探讨。对陶的解释有二,一是释陶为陶山。如《抬地志》所载:“陶山在济州平...  相似文献   

6.
范蠡,字少伯,春秋时期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他曾在越国居官20余年,辅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奋发图强,终于灭吴复国,官拜上大夫。灭吴后,范合急流勇退,弃官从商,在商海中度过了下半生。他先到齐国经商治产,致资数十万,尽散于亲友邻居。后转移到中原交通抠纽定陶,号陶朱公。父子耕畜,待时转物,从事农、牧、商结合的综合经营,由于他经营有方,所以又致资巨万,成为当时赫赫有名的大富翁。后世商人尊他为祖先,顶礼膜拜,并把商业称之为’胸朱事业”。范蠡之所以能够在经商治产中大获成功,与他的商业经营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根据历史记载,我国最早抓市场预测的人,要推春秋后期的计然了。计然是范蠡的老师。越王勾践困于会稽卧薪尝胆时,重用范蠡、计然。计然运用他的经济循环学说预测市场,认为物价势必随天时和气候的变化而变化,提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即在水灾盛行时,不必做船的生意,而要大量收购车子,因为  相似文献   

8.
范蠡生平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于春秋末期、战国初年的范蠡 ,先前不大为学术界所重视 ,但近几十年 ,随着学术研究的逐步深入 ,特别是马王堆帛书、郭店竹简等地下资料的不断发现 ,学术界日益感觉到了范蠡的重要性。   1990年 ,李学勤先生曾指出 :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因袭了《越语》 ,所以“《越语下》又应该比《黄帝书》早一个时期”。“如果《黄帝书》确不迟于战国中期 ,《越语下》就当是战国前期的作品 ,和范蠡的时代相近 ,其所述范蠡的思想应该是接近实际的。”①1992年 ,陈鼓应先生也认为 :“范蠡可能是黄老之学的创始者 ,也可能是老学到黄老之学的重要中间…  相似文献   

9.
试论范蠡的经济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论范蠡的经济思想吕世忠范蠡字少伯,本楚国宛三户人,春秋末战国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实业家。他出身低微,特立独行,惟与文种相识,遂成至交,后一起弃楚归越。范蠡前半生苦身戮力,与越王勾践深谋二十余年,完成灭吴大业;后半生到齐国从事生产和商贸活动,富甲...  相似文献   

10.
先秦黄老之学源流述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奚 《中州学刊》2003,(1):134-141
本文对先秦黄老之学进行了系统地考察 ,认为盛行于战国中后期的黄老之学同范蠡的思想有密切的联系 ,范蠡之学受之于其师计然 ,计然很可能就是班固记述的老子弟子文子 ,这样 ,范蠡的思想通过师承计然而与老子的思想相接续。范蠡助越王勾践灭吴成功之后 ,便泛海北上来到齐国定居 ,从而把老子思想由南方传到了北方 ,并最终导致了齐国稷下黄老之学的产生。黄老之学的学术特征应确定为“道法结合、兼采百家” ,道论以及与其相关的若干形而上的思想理论 ,是黄老之学的哲学基础 ,基于人性理论的法治主张则是黄老之学的主体内容。黄老之学吸收了百家之长 ,在理论上较之其他学派具有明显的优势 ,因而能够最终“压倒百家” ,引领战国学术思想的发展大趋势。  相似文献   

11.
标榜“全盘西化”的胡适对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对于“国故”,他提倡科学地梳理;对于传统文化的糟粕,他毫不留情地弃之而后快;对于传统文化精神,他认为只有经过“西化”的洗礼后才能实现“复活”或“复兴”。用文化“函化”理论看胡适的中国传统文化观,更能认清其偏激言辞的背后对传统文化的依恋。  相似文献   

12.
吕不韦是投机大商人,同时又是善于搞政治投机的大野心家。他猎取贏利“无数”倍的“建国立君”的政治大买卖(《战国策·秦策五》),当上了秦国的相国,封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战国策》作“食兰田十二县”)。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政治野心家的前身是游士,是春秋战国以来象计然、范蠡、子贡、白圭等等一类游士而兼商贾的人物。换句话说,这一  相似文献   

13.
范蠡是我国古代的著名人物,在中国军事史、商业史、思想史以及外交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生活于群雄并起、思想激荡的春秋战国之际。在这样一个社会变动的时代,范蠡所展示的杰出政治、军事、外交智慧和经商治产的成功实践,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从新的角度,提出了范蠡思想的五个层面,即:因时察势的机遇意识;忠勇诚信的精神品格;韬光养晦的外交谋略;实力制胜的军事思想;精于谋划的商业智慧。这五个层面构成了范蠡思想的主体,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和迁哲郎(1889-1960)是日本近现代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化哲学家和伦理学家。《风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的核心观点是“风土文化论”。本文主要从主客观两个角度分析了“风土文化论”的形成原因,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和迁哲郎的个人生平与学术兴趣在“风土文化论”产生过程中的作用,家庭教育和乡村的生长环境对他的性格影响;他对日本历史文化的深层思考,其中“日本人意识”是他展开对日本民族及其文化探讨和追寻的起点;时局变化和“国策”需要对“风土文化论”写作的影响,“战时”的写作背景是他无法摆脱的时代局限;人类历史上思想文化的传承。其中黑格尔和海德格尔的思想对他的触动最大。  相似文献   

15.
李昌懋 《理论界》2023,(4):89-93
徐克的《智取威虎山》中,小分队的总任务被分解成“守土御匪”和“拯救母亲”两个任务,前者由少剑波主导,后者由杨子荣主导;栓子与小分队成员在片中形成默认契约;小分队提供保护,寻找他的母亲,而他只有在小分队执行上述任务时才服从小分队;最终,以完成救母这一任务为条件,小分队的“传奇”成为片中当代时空主要角色的“爷爷”记忆和讲述的“荣誉”,并借此得以在当代人中被流传与改写。  相似文献   

16.
德谟克利特是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马克思、恩格斯语)他是“原子论”的创始人。他认为,“产生着和灭亡着的”世界,是按“必然性”规律运动着。宇宙中千差万别的事物,来源于原子在虚空中的运动,原子的结合形成物体,原子的分裂使物体趋于灭亡。他认为,人的灵魂也是由原子构成的;人的感觉、认识是从物体中分出一种“流波”作用于感官的结果;但感觉只能提供“模糊的”认识;而立于这种认识基础之上的理性的认识才是“明晰的”。这便古朴地肯定了物质第一性、认识第二性的唯物论原则和…  相似文献   

17.
两汉时期,以经学为形式、以神学目的论为主要内容的封建正统思想在文化学术领域占据绝对统治地位,而身处东汉时期的王充直追战国末期的荀子,异军突起,将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但由于为那个时代所决定的历史局限,王充的思想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体系,其社会历史观尤其如此。他主观上力图在社会政治历史领域贯彻唯物主义,但客观上展现出来的却是历史唯心主义;他坚持“汉高于周”的历史进化思想,又摆脱不了不变论和循环论;他坚信历史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而又将这种必然性降低到偶然性;他认为教化与治乱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又认为最后决定治乱的是“时”、“数”;他笃信命定论,但有时也相信人的主观努力;他把无情批判的锋芒指向封建统治及其偶像,但又以令人生厌的阿谀之词去歌颂他所面对的王朝和“圣王”,乃至匍匐在“至圣先师”的脚下等等。总之,他有时清醒,有时糊涂;有时是傲世的天才,有时是可厌的俗物,然而,这才是真实的、有血有肉的王充,而不是被抽象化了的或被一些人用圣水洗礼净化过的王充。  相似文献   

18.
越国的商业     
越国的商业方杰等伴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经营获得长足进步,发展商业成为各国谋富图强的一项重要政策。以“商贾”兴国的越国,其商业发展有些什么特点呢?一、越国的经济政策和商品生产春秋时期,越国已出现了范蠡、计然等经济专家,并已有一些经济...  相似文献   

19.
古代有一个官吏想排挤他的同僚,便向老谋深算的师爷问计。师爷问:“此人最近的言行举止如何?” “他工作辛苦,但表情轻松;生活清苦,但操守廉洁。”师爷摇头说:“你现在打不倒他,还得忍耐,以后再说吧!”  相似文献   

20.
吕麦 《快乐青春》2010,(6):10-12
他从一个“既无家传,又无师从”的草根青年,成为了收藏界名人;他靠“捡漏淘宝”,创建了新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他成为了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推出的第一位收藏专家,像易中天、于丹一样成为了明星人物,广受关注,至今热度不减。他就是北京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馆长、知名文物鉴定家——马未都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