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传统公民意识教育中的公民权利意识、公民社会主体意识、公民地位平等意识、民主和法治意识的养成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之下不可避免地面临种种转型.随着国际化影响下的国际公民社会的建立和发展,全球治理下的国际法治为公民意识教育开辟了更多挑战性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公民教育与国家政治契合一直是西方社会的传统,公民教育实质就是公民意识的培养教育.从政治-文化角度探讨公民教育就应充分认识到公民文化对公民意识形成的重要性.在我国践行公民教育,政府应从集权过渡到放权,学校应从"政治"教育过渡到公民教育,公民则应从义务本位过渡到权利本位.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公民社会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不仅有赖于理论教学中公民身份认知的渗透、灌输,更有赖于其社会实践环节公民生活的参与、体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牡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社会实践环节可通过实施“公民意识教育实践项目”,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服务、社会调查,提高其对社会问题的观察、分析、探究能力,而这也是巩固公民知识、坚定公民意识、锻炼公民技能,并使三者相统一的基础,是促进成熟公民社会发展的内在途径.  相似文献   

4.
论学校在公民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是进行公民教育的主要机构,学校公民教育是实现公民教育的关键所在,培养公民意识是学校公民教育的基本任务.我国的学校公民教育对培养公民意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内容安排上不科学,在教育方法上单一化.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学校和社会要合力营造一种良好的公民教育氛围,开设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根据实际安排公民教育的内容,并且运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使学校公民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公民意识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提升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水准,有助于带动整个社会公民意识的提高。鉴于公民意识不可能简单引进移入,传统文化缺乏公民教育资源,我国大学公民意识教育的长期空白,转型期中外新旧观念的强烈撞击;我们应加强大学生的公民性品格、全球化意识与权利责任教育。就现状而言,公民意识教育应紧抓责任感教育的重点,垒实法制教育的基础,建设公民教育体系,让公民意识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6.
充分发育的公民社会是现代国家实现社会文明的基石,而其发育需要成熟的公民自主意识作为内在动力。公民自主意识是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内在体现。而我国长期受集权主义政治模式的影响,公民自主意识缺乏,导致公民在社会事务管理中存在较强的官方依赖心理和志愿失灵、弃权渎责现象。只有完善公民意识教育政策,通过塑造公民人格、学校教育和社会引导及社会实践来激发公民主体意识、强化公民权责意识和参与意识,才能使公民养成理性成熟的自主意识,为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现代化提供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7.
公民意识教育是以培养公民意识、提升公民素质、训练公民政治参与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活动。随着公民社会在中国的兴起,公民意识教育日益引起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重视。如果说公民意识教育是公民教育的灵魂,公民素质的提高是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那么制度创新就是公民意识教育的保证。公民的主体意识塑造、政治角色认同与政治能力培养都依赖于各项制度的创新与保障。  相似文献   

8.
公民意识教育因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变化,共青团组织参与高校公民意识教育,一要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制度的更新传导良性公民意识,二要多点结合,确保公民意识教育体系的完整性,三要利用新环境、新媒介实现公民意识教育的更新换代。  相似文献   

9.
公民意识是指作为现代社会成员的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角色包括政治地位、法律地位及其价值的自觉反映。加强公民的国家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道德意识和平等意识教育,对发展政治文明,建设法治国家,完善市场经济,提高公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应当通过完善法律制度、探索多种形式、改进教育方法、加强学校德育、建设公民社会等途径,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培育合格的公民,是一个社会走向民主与文明的必经之途,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文章以此为切入点,从公民意识及其内涵人手,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并探讨了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