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重评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对马尔萨斯人口理论持基本否定态度,但他们同时也明确肯定马氏之谓人口过剩为客观事实,肯定其已经意识到人口过剩与就业手段不足之间的联系,肯定其将人口经济学的理论视域由人口与社会制度的关系扩展到人口与自然资源的关系的开创性贡献。至于马尔萨斯本人的两种比率说,其实质并非认定人口按几何级数而食物按算术级数增长是所谓“规律”;而其所谓两种抑制说,也并非是主张以“罪恶和贫困”来消灭人口。  相似文献   

2.
争论和实际问题的论战 苏联的人口研究争论颇多,尽管它开展的时间还不太久。争论,有纯理论的,也有就现实人口问题展开的。概括地讲,自从苏联开展人口研究以来,比较集中的论战迄今至少有五次之多。 第一次是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初关于农村人口过剩和人口迁移流动问题的争论。这次争论的报导鲜见,且都载于很久以前的杂志刊物上,详情不知。  相似文献   

3.
选择不同的参照会产生不同的关于过剩人口的解释,相对于生产资料的是劳动力过剩,相对于生活资料的是(总)人口过剩。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即以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为参照,从劳动力和(总)人口两个角度来分析,过剩人口理论才是完整的。历史的经验表明不同的历史时期,过剩人口有不同的表征,社会主义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两种过剩人口类型的并存,只有“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时,过剩人口才将与人类告别。两类型过剩人口理论为分析我国一些具体的人口经济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论人口、体制和节制生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问题的产生,节制生育的背景,计划生育与家庭计划的异同,市场经济在人口控制中的作用等,是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条件下,计划生育工作转轨必须涉及的重要问题。本文拟通过人口问题和计划生育源本的“体制说”的分析,对以上问题予以概略说明。 计划生育转轨的“体制说” 计划生育工作转轨的“体制说”,其主要观点和思路如下。 (一)人口问题是某种体制运行的结果,人口过剩是经济失败的另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5.
金秋的九月,本是收获季节的开始,而他,一位慈祥和善、乐观达意的老人,却在鲜花掩映中悄然仙去——我刊副主编,原广东省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暨南大学经济学院人口研究室主任梁自鸣教授,在与病魔搏击两年多后,含笑走过了六十七载的人生历程,与我们永别了。恶噩传来,悲不能抑。他的不幸逝世,是我刊的巨大损失,是广东人口学界的一大损失。 粱自鸣教授很爱笑,常常未见其人,但远远已闻其笑声,而抑扬顿挫极其  相似文献   

6.
台湾之人口俞大刚小康水平与人口增长人口与经济第8期王胜泉健康报7010徐光启与人口学.主福康徐小蛮文汇报5.16谈相对人口过剩问题卢明明光明日报5.23.马克思的人口理论吴忠观财经科学’第么期完整地理解马克思的相对人口过剩学说桂世勋 吴评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学习马克思关于过剩人口增长规律的论述‘程度 王冰武汉大学学报第马期“两’种生产”理论是计划生育工作的理论基础 李笑春刘恩景朝阳师专学报第1期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初探赵映拂杨州师院学 报第2期我国经济活动人口的分析陈玉光张泽厚 经济研究第6期.社会主义特殊人口规律…  相似文献   

7.
<正> 人口这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随着诸民族国家的盛衰而不断转变,交织着增减的波涛,人口问题的历史可说是甚为悠久,但问题的内容却因时因地而异。研究人口问题的专家们大部分时间致力于人口过剩问题的研究,相反地也有担心人口过少的时期,也有时人类完全没有觉察到本身问题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由梁自鸣、李寒柏、梁秉坚任正副主编的《人口经济学》一书即将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13章,22万字。由肖步才教授写序。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当前和今后很长时期里的一个大问题。其处理是否恰当,对我国的未来影响甚大。《人口经济学》一书正是为我们正确处理这个  相似文献   

9.
<正> 德川时代,约三百年间,日本人口大约有3,000万人。统治者认为,人口和家畜一样,越增加越好。但是,扶养能力没提高,而且在人口移动被禁止的社会里,要增加人口,也不可能。那时,一般居民采取溺婴、“堕胎”等手段,是常见的行为。不久,开始了明治维新。明治初期,在全国范围,政府禁止溺婴、堕胎,采取了积极奖励生育的政策。例如:对贫困家庭,发给育儿补贴,并实行孕妇登记、死产检查等制度。新政府采取的是增加人口的政策;提出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的口号,鼓励人口的增加。明治20年代,在日本国内,出现了人口过剩的趋势,人口过剩论在日本被提出来了。因此,提倡向海外移民和开发北海  相似文献   

10.
<正> 在世界经济思想史上,西斯蒙第的学说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在法国的完成者。他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揭露和批判,是经济学说史上光辉的一页。此外,西斯蒙第关于人口问题的论述,也值得重视。他是马尔萨斯反动谬论较早的批判者;他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新原理》(以下简称《新原理》),就是以《论财富同人口的关系》为副题,书中并有《论人口》的专章。可见,人口问题在他的思想体系中  相似文献   

11.
重农学派是十八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时期的经济学说,其创始人魁奈创立的“纯产品”理论,是“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基础”①。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部联系,同时也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问题。本人就他的人口经济思想作些探讨,以向人口经济史界请教。  相似文献   

12.
人口作为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既有质的一面,也有量的一面;既具社会属性,也具自然属性。而这各个方面,亦是包含着许多丰富内容的。如人口的数量,有其过剩,也有其不足;有其绝对形态,也有其相对形态。本文试对人口数量的各种形态及其经济、社会、资源性限制和人口过剩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刘渠是我省健在而较早从事人口研究的学者,广东民族学院的离休教授。早在三十年代初,刘渠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研究院学习时,学习人口统计学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1940年-1948年,他在中山大学开设人口问题课,并发表一些文章,尝试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阐述人口问题。解放以后,刘渠曾  相似文献   

14.
<正> (一) 我国近代史上的人口问题,基本上是人口过剩问题。在满清时期,虽然是个封建社会,但由于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人民有一暂时养息之机,社会发展由“康熙之治”达到“乾隆盛世”,人口出现了大发展的趋势。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全国人口竟达到3.1328亿,无怪乎满清统治阶级也惊呼“人满为患”。在旧社会,尽管人民生活水平极度低下,我国的人口始终以顽强的生命力,猛烈地增长。这就是历史留下的沉重的人口包袱。建国以来,我们的国家对这样沉重的人口包袱曾一度有所忽视。认识迟,行动晚,盲目性大于计划性。这样,没能很好地控制它、甩掉它,任其膨胀,出现今天的10亿人口阻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困难局面。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与人口控制袁政︵中山大学人口所510275︶我国人口控制的理论基础是传统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中的“两种生产理论”。无疑“这种源自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包含了朴素而又深刻的辩证法,的确为我国卓有成效的计划生育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点”。...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大背景下,必须将对外经济贸易引进中国人口学的视野之中。近期内,入世对中国人口的主要影响是改变劳动力人口的状况。外贸的增加通过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转化,避免“比较利益陷阱”,缓解劳动力人口过剩,提高其素质;跨国公司的投资扩张促使中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同时进一步推动中国产业技术进步,劳动力人口在此进程中将扮演核心角色。  相似文献   

17.
地球能养活多少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98年2月 5日,原国务委员、国家计生委主任彭珮云访问了美国哈佛大学并与哈佛大学的人口学家们举行了座谈。在座谈中,正在哈佛大学访问的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人口学家科恩(JoelE. Cohen)教授介绍了他对地球承载力问题的研究。众所周知,“地球承载力”问题是在对人口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的探索中的一个十分敏感又十分重要的问题。对“地球承载力”的认识将影响到人口态势的认识、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确定、对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努力。科恩教授对400年来众多的关于地球承载力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感谢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陈卫博士对科恩教授的研究进行归纳翻译成中文,他的丰富的人口学知识和娴熟的语言能力保证了译文的通畅和达意。我们推荐《人口研究》把陈卫博士翻译的科恩教授关于地球承载力的研究成果发表出来,以飨读者,相信对中国人口学界和政府部门增强对人口发展变化规律性的认识和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的实现,都会有启示意义。在译文的最后列出了科恩教授的有关出版物(译文也是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翻译而成的),供对这一问题有兴趣的读者进一步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社会主义新中国人口经济效益的考察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种再生产运动的两个侧面。50年代时,教条主义者割裂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忽视对人口增长运动的考察,而且还遵循苏联政治经经学教科书的观点,把人口不断增长看作社会主义的人口规律,从而否定了中国存在的人口问题。马寅初先生以经济学家和人口学家的远见卓识,在综合考察两种生产关系的基础上,根据国情有针对性地把人口变动因素作为自变量,其他经济发展因素作为因变量,在新中国首次对人口经济效益进行了考察。人口经济效益是指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所起作用的经济效益,人口经济效益的大小及其正负方向的变化,是衡量人口对经济发展的促进或延缓作用的根本标准。虽然马寅初先生在著述中没有直接运用“人口经济效益”一词,但是他对新中国人口经济状况的研究及其人口经济思想的形成却是深深植根于这一科学考察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人口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四化成败和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从我国人口生产的实践来看,之所以造成目前这种严重的人口问题,与我们在理论上对社会主义人口生产目的认识不清有很大关系。本文拟主要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对人口生产目的一般,私有制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人口生产目的,以及我国人口生产过程中的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方法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康有为(1858--1927) 是请末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戊戌变法的首领。人们对他有过广泛深入的研究,可是其人口思想至今仍是一块未被开恳的处女地。本文愿就此谈谈自已一些粗浅的见解,抛砖引玉,以求教于同志们。晚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弱极贫的时代。在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里“可以容纳比较稠密人口的整个陈旧的社会制度都在逐渐瓦解”,超过四亿的人口已使人均耕地低于四亩的“温饱常数”。人口与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均衡关系均被破坏,于是出现“人满之患”即人口过剩的现象。康有为对此是怎样认识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