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世纪:金融工程面对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量实证研究结果与理论结果存在的偏差 ,使金融学的理论前沿金融工程学现有的假设条件、研究方法、技术方法等受到了挑战 ,这些挑战为金融工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未来金融工程的理论研究将在更加符合现实的假设条件下展开 ,以不断创新的技术方法和研究角度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在运用领域 ,金融工程的新思维将被广泛地运用于解决公司的财务问题和相关金融问题 ,复杂而深奥的金融工程理论将被专业化的金融工程公司和金融工程师转化为产品化的金融工程服务向社会推出。  相似文献   

2.
大量实证研究结果与理论结果存在的偏差,使金融学的理论前沿金融工程学现有的假设条件、研究方法、技术方法等受到了挑战,这些挑战为金融工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未来金融工程的理论研究将在更加符合现实的假设条件下展开,以不断创新的技术方法和研究角度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在运用领域,金融工程的新思维将被广泛地运用于解决公司的财务问题和相关金融问题,复杂而深奥的金融工程理论将被专业化的金融工程公司和金融工程师转化为产品化的金融工程服务向社会推出.  相似文献   

3.
金融工程与中国金融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工程是现代金融领域的高科技 ,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金融理论的发展是“供给”因素 ,金融市场需要是“需求”因素 ,信息技术的发展则是金融工程发展的催化剂。金融工程的运作机理是风险的转移和再分配、逃避管制、缓解信息不对称等。本文提出要从战略的高度来审视我国的金融工程发展 ,并给出了我国金融工程发展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金融工程起源于对金融工具组合和风险管理技术的研究和运用,国际上金融工程的教学和研究集中在企业和市场层面,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在这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随着金融事业的信息化、数量化、工程化与智能化程度的提高,金融工程技术与金融市场的日益紧密结合,促成了金融创新的发展与衍生金融工具品种及交易额的爆炸式增长,全球金融自由化、一体化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当今诸如对委托代理问题和行为金融学等的研究,是在符合现实的条件下对经典理论的逻辑前提的挑战,由于其对实际经济和金融现象有较好的说明和解释,因而成为金融工程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论现代金融体系下的开发性金融理论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归纳总结现代金融理论体系基础上,对开发性金融进行了理论研究上的定位,并提出了该理论的研究框架.开发性金融理论是不完全市场金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研究中应注重借鉴新制度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研究思路和方法.最后,作为一个例证,探讨了开发性金融作为一种金融深化机制在促进金融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金融工程学科特点出发,结合金融英语和科技英语的一般特性,详细分析了金融工程英语在词汇、语句、段落、篇章等方面的普适特征,为金融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学生以及科技英语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金融工程与金融学理论、现代信息技术和各种工程方法一体 ,设计、开发和实施创新型金融工具与金融手段 ,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金融问题的新型学科。金融风险管理是金融工程的核心。加入WTO后 ,我国企业在市场环境的改变方面 ,面临着多种金融风险。因此 ,我们应建立和发展我国的金融工程 ,积极有效地借鉴各种风险管理技术 ,提高风险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金融仲裁制度的逻辑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金融仲裁是指仲裁机构对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过程中所产生的纠纷进行裁决的制度.互联网金融仲裁所具有的灵活性、专业性和效率性契合了金融创新的需求.然而,我国互联网金融仲裁制度还面临诸多问题:普及率和利用率不高、保密性与规则生成之间存有张力、专业性不强以及制度体系“碎片化”.解决前述问题的可行措施有:鼓励互联网金融实践运用互联网金融仲裁制度、构建统一的裁决模式以强化裁决的示范性、强化互联网金融仲裁的专业特色和互联网金融仲裁制度的体系性.  相似文献   

9.
行为金融理论与金融行为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国外的行为金融理论研究方面的新进展,比如期望理论等等。文章还介绍了作者在从事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中取得的与行为金融及金融行为控制有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对金融消费者进行保护的最根本原因是金融交易中的金融机构处于信息优势地位而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损害了处于弱势地位的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然而,通常容易被忽视的是当金融消费者处于信息优势地位及过度的金融消费者保护而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通过运用经济学当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对金融交易中产生的双重道德风险进行分析,更好地防范双重道德风险的产生,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