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计信息披露及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投资者利益,研究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十分重要。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充分和不及时问题依然存在。为保护投资者利益,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应扩大会计信息披露,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健全信息披露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2.
中小投资者在中国金融市场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国内金融产品单一、操作难度大,使得中小投资者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因此,应针对中小投资者设计创新性的金融产品,主要包括:结构性产品、权证及固定收益产品等。  相似文献   

3.
张倩 《学术交流》2012,(4):78-81
资本市场的发展不仅要求金融法能够从宏观上控制和调节金融市场的运行,而且还要求公司法能够从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微观层面来防范和杜绝金融风险的产生与累积.现行的金融监管法规客观上能够维持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但是,尚无法从全面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层面促进资本市场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同时,公司法律制度中以董事会为核心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在上市公司中并未真正建立,由于股东权益缺乏制度性保护,内部人控制模式在上市公司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不仅需要在金融监管层面推进治理手段和治理措施的市场化和法治化,还有必要进一步改革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组成方式,约束控股股东的行为,强化公众投资者在独立董事和外部董事选任中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国际化证券市场之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国(地区)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历程,一般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竞争压力、国内融资需求以及经济对外开放的需要条件下进行的.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路径选择一般是首先考虑吸引国际资本进入的领域开放,然后选择可能导致国(地区)内资本外流的业务领域开放,最后进入成熟开放阶段,实现完全开放.无论哪种证券市场开放都会面临一定风险,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较为成熟,金融体系较为健全,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对国际金融市场有很强的控制能力.新兴证券市场国际化的风险要远高于成熟证券市场.随着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的推进,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目标应当仿效发达国家,将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目标设定为获取国际化利益,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逐步发展成为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较为成熟的证券市场.  相似文献   

5.
关于机构投资者与证券市场稳定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戴志敏  郑洁 《浙江学刊》2004,(6):216-218
机构投资者的产生是基于高度专业化和日趋细化的社会分工,是投资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的产物,也是金融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分析了机构投资者的特征与功能,分析了有关机构投资者与证券市场稳定不同观点,并阐述了笔者对机构投资者与证券市场稳定关系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创业板市场是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取得了一定成功,但在上市公司方面仍存在着成长性风险以及经营性风险;在市场准入、退出和监管制度方面存在着上市风险以及缺乏退市制度的风险;在投资者方面存在着理念和行为风险。为此,政府和监管部门应采取进一步完善创业板上市定价机制;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与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对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的监管;提高机构投资者比例,进一步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进一步促进创业投资的发展等政策措施,使中国的创业板市场更加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沈萍 《社科纵横》2003,18(4):26-27
证券市场要始终以健康而充满生机的态势持续发展,就必须依法建立不断吸纳优质公司上市,淘汰劣质公司退市的良性循环机制,以此禁绝散布虚假信息诱导市场过度投机的行为,促进公司改善治理结构,通过市场自我调节功能,弱化行政权力垄断对公司的掣肘,确实保护投资者利益,规范上市公司行为.  相似文献   

8.
李晓莉 《社科纵横》2008,23(3):53-54
股权分置改革的实践表明,股改正发挥着它的积极作用.在解决两类股东的利益平衡问题上,对价问题的解决成为股改的攻坚手段.保护投资者利益是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股改过程中投资者利益得到空前的重视.股改作为一场影响深远的制度性变革,使我国资本市场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9.
栾天虹 《浙江学刊》2005,52(3):190-194
近年来,La Porta,Lopez-Silanes、Shleifer和Vishny(以下简称LLSV)①等人的研究表明,一国资本市场的规模和深度、股权结构、股利政策和经济发展状况很大程度上与该国法律对外部投资者的保护程度有关.这一研究结论引起了经济学和法学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以上研究的延续,许多学者分别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探寻了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的决定因素,试图为投资者法律保护国别差异提供合理的解释.本文旨在对相关研究做一个简要综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陈志昂  李华 《浙江学刊》2006,(1):170-178
本文基于新比较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认为由于法律移植和制度环境的不相适应,在公有产权为基础的股份公司制度中,产权悖论必然导致专制和无序并存,对中小股东的剥夺同样也会引致对公共财产的剥夺。只有形成有效的保护私人产权的制度环境,才能更好地保护国有或公共产权。因而,中国股份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是能否和如何形成有利于中小投资者私人产权保护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1.
证券市场上监管者对于保荐人的规制依据监管态度可以划分为“亲投资者”和“亲保荐人”两种模式,根据监管手段可以划分为“依靠市场”和“依靠规则”的规制模式。我国保荐人是移植域外法律制度的结果,不过受制于路径依赖,对其的规制呈现出“亲保荐人”及“依靠规则”的特征。与我国保荐人规制模式相比较,英国的保荐人规制主要呈现出“亲保荐人”和“依靠市场”的特点,我国香港地区的保荐人规制较为明显地呈现出“亲投资者”和“依靠规则”的特征。为了缓解收费模式所导致的保荐人与投资者之间出现的利益上的冲突和基于我国证券市场监管制度沿袭的考虑,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者对于保荐人的监管方式未来应借鉴香港地区的保荐人监管模式———“亲投资者”和“依靠规则”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从国际经验来看,社区银行是中小民营银行的主要组织形式,在提高中小企业的贷款可得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社区银行发展面临着资本进入困难、地方政府利益冲突及配套政策制度缺失等问题.因此,必须从顶层设计入手,坚持以市场为主导的改革方向,综合考虑各方面的约束,多维度规划社区银行的发展路径,通过创造竞争充分、监管有效、机制健全的市场环境,推动中国社区银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国有股自由交易过程中,由于法人机构与战略投资者有时违背"公平"原则,损害了其他投资者的利益,所以必须进行调控.政府利用国有股调控经济,可增强国有资产存量的流动性,同时也是国有资本退出相关产业或调整所有权以及结构的重要方式.减持国有股使中国证券市场规范化,既不能以维护证券市场稳定发展为由而损害国有利益,也不能仅从国有资产所有者的立场出发而损害投资者利益.要使公众流通股、法人股、国有股走向统一.真正实现国有控股企业股权多元化的功能,形成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对证券市场完善并产生有效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国际投资保护中的法律冲突与协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投资的法律保护是国际投资法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它涉及对外国投资及投资者的待遇标准、国家责任与外交保护权、国有化及其赔偿等法律问题.由于作为资本输入国的发展中国家和作为资本输出国的发达国家立场不同、利益不同,因此在国际投资的保护问题上经常出现各种争执,进而影响国际投资活动的正常进行.如何协调他们之间的冲突,为国际投资活动提供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能够接受的法律框架.  相似文献   

15.
《求是学刊》2019,(3):90-97
基于半强制现金股利政策与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背景,以2013—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2533个样本数据为依据,建立模型,可以看出产权性质、现金股利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现金股利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产权性质能够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为企业制定合理的现金分红政策、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提升企业价值提供必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证券市场错单交易的监管是我国证券交易监管的薄弱环节,在证券交易操作风险、证券产品的公共性和交易本身的负外部性普遍存在的环境下,滞后的金融监管机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证券市场交易方式的发展变化和降低交易风险的需求。光大证券"8·16事件"表明,我国证券市场在前端买入控制机制、盘中交易取消机制、投资者保护机制,以及内幕交易追责机制等自律监管、政府监管和法律监管层面都存在重大缺失,是引发此次事件的根本原因。鉴于此,从限制买入规模、设置异常波动的"断路机制"、强化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完善内幕交易追责机制,以及建设错单交易信息披露机制等方面来完善和协调交易前、交易中和交易后的监管制度,应该成为错单交易监管改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 ,投资者不可能利用信息差异和预测能力获得利益 ,股市将成为纯粹的投资场所并且充分发挥它的资源配置功能。在现实生活中 ,信息完全假设、市场是一个无摩擦的完备的竞争性市场、资本具有充分的流动性等 ,这些理想化的假设都要打上不同程度的折扣。企望把股市建成纯粹的投资场所只是一个具有理想色彩的假设。恰恰是股市中的一定程度的风险 ,才孕育了它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资本多数决原则和资本平等原则使大股东操纵一切并购事务,剥夺了中小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和决定权,作为弱势群体的中小股东成为了并购的旁观者和被动接受者,权益容易受到侵害。文章从公司的一般理念、法的公平与效率价值、诚实信用原则等法理的角度,阐述了外资并购中尤其需要保护中小股东权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叶敏  朱冬云 《学术交流》2012,(12):77-79
公司收购是公司控制权行使的重要外部约束机制,为了防止在公司收购过程中小股东受压榨,英国的立法例采取了强制要约制度,美国通过信息披露和司法审查制度达到了同样的目的。是否采用强制要约制度来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国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比较集中,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公司控制权市场,司法保护程度也尚未达到先进国家水平,强制要约收购制度目前仍有存在的必要。针对我国强制要约制度在实践中应用效果不佳的问题,应通过细化分段要约收购的规定、删除不必要的主观条件限制、延长要约收购定价时点至正式公告日等方式来进一步加以完善,使其真正发挥保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机构投资者促进上市公司负债融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的研究表明,负债具有杠杆作用和监督职能.在我国,虽然负债能够发挥杠杆作用,但是上市公司还是存在较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在投资者机构化后,机构投资者通过行使投票权、提交股东提案等有效途径积极参与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是否改变了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提高公司的负债水平?在长达6年的数据中,机构投资者持股量与公司负债水平显著正相关,这一方面说明机构投资者所持股的上市公司与非机构投资者持股上市公司的不一致,机构投资者持股上市公司并没有表现出对股权融资的偏好;另一方面说明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影响到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使上市公司的行为回归到正常的融资优序.有利于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