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蚂蚁的回报     
一只小蚂蚁口渴极了,爬到小河边去喝水。就在它低头喝水的时候,脚下一滑,一个跟头扎进了水里。"救命啊!"小蚂蚁大声喊道,可是很快,它的声音就被水流淹没了。正在这时,河边树上的一只小白鸽看见了在水中挣扎的小蚂蚁,它连忙啄下一枚树叶,抛到小蚂蚁身边,蚂蚁看  相似文献   

2.
重庆石柱县新乐乡有一块重约5吨的神奇巨石,只要用一只手触摸其“痒处”,它就会慢慢地晃动,同时还发出”咯咯”的“笑声”:如果不触及其“痒处”,那么。十来个人也无法使其动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3.
《阅读与作文》2010,(1):17-19
熊奶奶从地里摘来一棵卷心菜。 熊奶奶手拿菜刀,刚想把刀切下去,只听到卷心菜发出叽叽咕咕的声音。  相似文献   

4.
日前从日本考察归来的友君小B侃了一件新鲜事,他在京都一家旅馆的房间内吸罢烟,将烟蒂丢入烟灰缸,顺手按了一下按钮,原意是要将上面的烟灰旋入烟缸底层,不料烟缸发出一种嘲笑的声音:“哼!还吸烟哪,再不戒烟,你可要比别人早死啊!”对此,小B噤若寒蝉,后来他听说这种救命牌烟灰缸在日本挺热销,便干脆去买了一只带在身边,从此,烟,也就渐渐地戒掉了。小B手捧那只烟灰缸,感慨道:“救命牌,真是名不虚传哪!”  相似文献   

5.
我和小燕子     
今天,我特别高兴,因为我把小燕子放回了大自然。 十几天前的一个上午,我们全家来到一片小树林玩。玩着玩着,突然,听到“扑哒扑哒”的声音。我顺着声音走去,一看,原来是一只受伤的小燕子。我看到它的样子很可怜,就用手轻轻地把它捧回了家。[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种被称作“仿鸭叫”的噪音每到冬天和春天就会出现在南冰洋中,然而它的来源却困扰了研究人员数十年.现在声音记录仪已经揭开了这个秘密,这种声音事实上是南极小须鲸在水下发出的叫声.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Noaa)东北渔业科学中心的首席研究员Denise Risch说道:“找到这种声音的来源非常困难.多年以来我们一直有几种猜测,但是从来没有人能够真正指出是哪一种物种发出了这种声音.”  相似文献   

7.
宝宝当然不会说YES,但可以用哭声、伸胳膊蹬腿的动作表示“感谢”。更有些“淘气”的父母按摩时在小宝宝的肚皮上弹上一下,肚皮就会发出“啪啪”的声音。这已成为越来越受西方人青睐的婴儿护理手段。越来越多的父母与儿科医生接受了这样的观点:触摸对婴幼儿来说是一种极具保健作用的护理手段。●朱华编译触诊,用温情之手护理婴儿出生才刚刚9天的女婴莫润正一直萎糜不振地蜷缩于早产儿育儿箱中,嫩细的胳膊腿儿瘦得让人担心。此时,她正在接受迈阿密触诊按摩研究所一位叫约翰·迪埃特医生的研究试验。医生小心翼翼地把几根电极放在小莫润的…  相似文献   

8.
拟声词指摹拟事物声音的词。也就是按照人的语音系统如实记录客观现实中的某些声音的词。如“碎”“叽里咕噜”“阿气”(喷嚏声),“闷儿”(牛叫声)等。有时没有声音也可用拟声词表现,这是为了加强语言的形象性和表现力。如:“两只眼睛忽哒忽哒直眨巴”。这也是摹拟,不过,是摹拟想象中的声音。在想象中,眼睹眨巴时眼睑相“碰”,似乎也会象其他硬物相碰时一样发出某种声音。  相似文献   

9.
《阅读与作文》2010,(7):63-65
写文章不仅要让句子有漂亮的颜色,也要把句子中的声音描述得生动活泼,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句子发出悦耳的声音,就会使平常的句子产生“点石成金”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有一支震撼人心的舞蹈曾闻名于世界,不只因为它扣人心弦的曲调,也不只因为那不寻常的舞姿的美仑美奂,最主要的原因,我想是它代表了现代和谐社会的一种精神:“心中有爱,就会伸出一千只手去帮助别人;心中有爱就会有一千只手帮助你——我伸千手,千手助我。”  相似文献   

11.
小米着陆那天,莱扬都会为她留着门,不管多晚。 小米上楼的声音很响,隔着两层楼,就会听到高跟鞋踩地的声音。凌晨1点,莱扬披上睡衣,在楼梯上截住了她,一只手接过行李箱,另一只手牵着她,20多年的老房子,楼道上没灯。莱扬说,小心点。  相似文献   

12.
秋声     
方华 《百姓生活》2012,(11):1-1
正噌——是一只蚱蜢弹跳的声音。如果你不蹑足敛息,就不会听见这轻松的一跃。一道优美的曲线里,生命,跨越了季节。夏到秋,就这么短暂,就这么潇洒。阳光还在深情地抚摸一枚阔叶,秋就在一场凉风里,把一茎绿草当作岁月的琴弦,轻拢慢捻一首月光之曲。噌——是一只蚱蜢生活方式的表达,也是季节的弹跳。啪——一只谷荚炸开,让田间的小鸟惊悸。小鸟还未从一片摇曳的叶尖上回过神来,一颗小谷粒,就快  相似文献   

13.
美国一家科技公司研究出一套“高超音速声音系统”,能把婴儿的嚎啕大哭声转化成令人震耳欲聋的“声音子弹”,让敌人动弹不得或拔足而逃。发明人表示:“它能令人产生严重的偏头痛,使人不能动弹。”新武器其实是50条录有不同声音的录音带,在发射子弹时,系统会把声音放大成令人震耳欲聋的巨响。这款声音子弹,特点是使用者能把噪音“导向”个别目标,只有“中弹者”才会听到由声音子弹发出的巨响,但使用者本人和旁边的人却丝毫不会受到新式音波武器@王昕  相似文献   

14.
我刚接我们班时,发现班里有个男孩子叫陈亮亮,学习不是太好,但他上课时特别爱举手,不论是我的语文、数学课,还是其他老师的课,只要老师一提问,他就把手举得高高,嘴里还常发出“我,我”的声音,有时竟然站到了桌子上,一派十分着急的样子。可是当老师叫起他时,  相似文献   

15.
于丹 《社区》2013,(2):4-4
每个中国人.都是在诗歌里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长。 小的时候,谁没有跟着李白看过“床前明月光”?虽然不懂得什么叫思乡,但孩子的眼睛却像月光一样清清亮亮。谁没有跟着孟浩然背过“春眠不觉晓”?背诗的声音起起落落,一如初春的纷纷啼鸟。  相似文献   

16.
“声音的诗学”属于后现代语境中“先锋批评”的美学范畴。作为美学范畴的声音,既是一个文化概念,也是一个叙事学语词,同时也是一种审美意象。女性生存的意义在于反驳男性声音暴力,以女性意识,发出自己的声音,进行女性的审美创造。对女性“声音”即文本内蕴和话语方式的研究即“女性声音的诗学”。从无身份的沉默或称“类失语”,到“自听自说”,再到发出“自己的声音”,建构了女性“发声”的历史,也是女性主体价值确认的历史。在两性声音场域中,不能只有一种声音,只有两性和声,才更符合社会的、美学的和谐生态观。  相似文献   

17.
轻松一刻     
《社区》2005,(20):63-63
买车暴发户付了账,正要把崭新的宝马轿车开走。销售商跑到车前:“先生,有句话我本不该问,但我实在是忍不住好奇,您上周不是刚买了一辆宝马车吗?”“是的。但那辆车的烟灰缸已经满了。”暴发户驾车绝尘而去。点菜一位客人在餐厅点菜时说:“我要两只煎蛋,一只要嫩得蛋黄会流出来,一只要老得像老橡皮;咸肉煎好后要放凉;面包要烤得又黑又脆,刀一碰上就碎;咖啡越淡越好,要半冷半热的……”侍者表示为难:“先生,这些东西做起来可能有点困难。”“不会吧,”客人说,“我昨天早上才在这里吃过这些。”安全带空中小姐用悦耳的声音对旅客命令道:“把烟…  相似文献   

18.
驴和蝉     
驴听见蝉(chán)唱歌,被美妙的歌声迷住了,也想能够发出同样悦耳的声音,便问道:“你们吃了什么,能发出这样悦耳的声音?”蝉回答说:“露水。”于是,驴一直等待着露水,终于饿死了。小提示小朋友,这两个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共同的道理,你知道是什么吗?驴和蝉  相似文献   

19.
“他的声带动过手术吗?”“他的面颊上有鳃吗?”“他是外星人吗?”初次听到俄罗斯歌手Vitas的声音,多半的人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相似文献   

20.
如果你爱阅读,爱写作,你会一直在提高,你的欣赏能力、创造能力都会在不知不觉间提高,但是你自己不一定知道……赵冰波以肯定的语气指出了写作,尤其是文学写作的作用。他讲了这样一段情节:在月光下的小河边,小熊和小兔子在散步,它们是一对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