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蕴涵了丰富的礼仪文化信息。且、祖、俎、豆等字蕴涵了吉礼文化;丧、葬、墓、坟等字蕴涵了凶礼文化;田、获、焚等字蕴涵了军礼文化;朝、宗、觐、会等字蕴涵了宾礼文化;婚、采、媒、妁等字蕴涵了嘉礼文化。  相似文献   

2.
赵丽 《南都学坛》2008,28(3):17-18
汉画运用绘画的艺术语言,以刀代笔,刻画了汉代乐舞百戏等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艺术形象,反映了汉代的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和音乐、舞蹈、戏曲、体育等表演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3.
藏族、蒙古族商人对清代青海民族贸易贡献巨大。从丹噶尔民族贸易的发展状况来看,藏、蒙商人既是牛羊、皮货、青盐、矿产品及其他牧区特产等输往内地的供货商,也是茶叶、布匹、鞋帽、麦面等商品输入牧区的进货商。藏、蒙商人的经贸活动开发了青海牧区及西藏等地的各类资源,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牧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他们的经贸活动促进了丹噶尔等地的商业、手工业的发展,也增进了内地与牧区之间的交流,进而推动了青海乃至西藏等地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及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提出了安全性、易达性、易救性、适用性、平灾一体化等安全岛设置位置选取原则,并对建筑场地、疏散拥堵情况、疏散距离等安全岛设置位置限制条件以及建筑结构类型、危险源、建筑功能等安全岛设置位置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安全岛设置位置影响因素排序建议及选取步骤。  相似文献   

5.
在封建社会儒学是中央政府在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教育的主要方式。明王朝在鹤庆、剑川、北胜等地设置学宫、书院、社学等;至清代,儒学向丽江、中甸、维西等民族地区拓展。明清时期儒学在滇西北民族地区的传播,培养了大批士人,提高了各民族的文化素质,推动了民族融合,改变了滇西北民族的风俗习惯。移民、官员提倡、乡绅支持等是滇西北民族地区儒学传播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秦汉行政法不仅规定了行政工作的职责和行政规范,对行政违法和失职的犯罪行为也有明确的规定,从犯罪形式上讲有赃罪、诈伪罪、擅为罪、稽缓罪、失职罪、失误罪等行为,从犯罪的内容上讲,涉及政治犯罪、职官犯罪、财政经济犯罪、司法审判犯罪、边防与军事犯罪、社会治安犯罪等行政工作内容的方方面面的行为。根据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规定了谇、笞等教诫刑,赀、罚金、赔偿、赎等财产刑,夺爵、夺劳、负算、免职、废职等权力刑,黥、劓、斩左止、斩右止、腐、耐、髡等耻辱刑,城旦舂、鬼薪白粲、隶臣妾、司寇、候、迁等劳役刑,磔、腰斩、弃市、枭首等死刑,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交互为用,把行政惩罚与权力、责任和利益统一起来。依法规定了告劾、案验、鞫讯、判决、执行等行政惩罚的程序,对检举揭发的行政犯罪行为进行认真核实,判决做到过罚相当。秦汉行政惩罚机制对行政违法失职者起到了惩戒、预防、教育的作用,增强了官吏责任感,维护了公共利益,保障了人民权益,使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正常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煤炭行业发展中存在接续资源、技术创新、环境保护、低碳经济等挑战,结合税收的财政收入和引导产业调整的职能,分析了煤炭行业现行税收政策在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生态补偿、税费负担状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完善现行税收制度、建立绿色煤炭税收体系、加大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执政思想包括执政为民、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等核心内容,它们构成了一个严密的统一的思想体系。其中,执政为民是其逻辑起点,它解决了我党执政的出发点、根本动力和评价标准等基本问题;民主执政是其政治关怀,它解决了我党执政的政治导向、政治任务和政治保障等问题;依法执政是其法治精髓,它解决了我国法治建设的关键环节、我党执政方式转变的思想前提和根本途径等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了高校职工体育的机构、项目、时间特点、场地状况等,发现高校职工体育的管理机构为工会,职工体育开展的项目、时间和场地等需要进一步优化,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旨在为高校职工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交叉学科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交叉学科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分析了交叉学科的类型、新颖性、性质等,提出了交叉学科成果的实践价值、创新程度、形成成果的动力、影响能力、成果的扩散、成果的逻辑关系等定性指标,设计了量化评价的指标体系,介绍了直观判定法、定性评价法、定量评价法、综合评价法等增量型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语料库中的相关数据,对形容词safe和secure的语义差异进行对比和分析。通过分别对safe和Secure两个词进行检索,统计它们在语料库中的不同使用域的词频,观察检索后所呈现的搭配关系等语义特点,量化分析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对词汇的概念认识扩展到对词汇的语用认识。  相似文献   

12.
程俊英、蒋见元在《诗经注析》中认为诗经中有许多通假现象,但其中有一些字释作通假并不妥当。文章对其中部分不合理通假进行考证,并归纳出该书中四种通假注释错误:分别是异体字误作通假、古今字认作通假、滥用通假和本字借字相混。  相似文献   

13.
《段注》“音义皆同”的同源字与“音义皆同”的异体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注》在有关“音义皆同”“音义同”的表述中,区分了同源字与异体的界限,并提出了一些区分的方法与标准。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迅速发展的电影产业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跨文化交际成为一种需要。汉英字幕翻译已经成为外界了解中国的一种重要手段。文化是和语言紧密相关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对字幕翻译者来说,如何处理字幕中的文化词语已经变得尤为关键。本文将对《满城尽带黄金甲》字幕中的文化词语翻译模式进行研究,从中找出电影字幕中文化词语翻译的一般规律和经验。  相似文献   

15.
“文革”时期传统褒义词语的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革”时期,传统的褒义词语产生了相当明显的分化,并向正、负两个方向发展。前者是指正常的使用,也包括某些词语使用范围的扩大和使用频率的提高;后者正好相反,主要表现为使用范围的缩小和频率的降低,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词语由褒趋贬。上述分化现象有比较深刻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攻击鲁迅的文章中,选择一些“损着别人的牙眼”的典型言论,集中放在一起,加以简要分析,谈出自己的看法,看那些攻讦鲁迅的言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面目,看读者对此有什么样的感想。  相似文献   

17.
文学作品中文化负载词处理的得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作品的翻译质量,因此在译介过程中需要引起译者足够的注意。分析小说《京华烟云》中的众多范例,可以从多层次、多角度归纳出诸如音译、直译、置换、增译等多种有效的翻译方法,探讨源语文化成功融入目的语文化之路经。  相似文献   

18.
漫谈“族”尾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汉语中出现了一大批新型的“族”尾词,以指称“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类人”。列述此类“族”尾词的结构和意义类型,并对其产生的社会动因进行简要分析,可以发现此类“族”尾词还存在诸多有待规范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成书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新英汉词典》以与时俱进的品格,经过彻头彻尾的脱胎换骨的修订后,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广大读者面前。本文透视了这部广受欢迎的双语词典的魅力所在:收录新词,赋予旧词以新义,适应了全新的时代;释义准确、例证精当,适应了新世纪读者的新的需求;增删了部分附录,增强了词典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个体物量词“颗”和“粒”都是用来计量颗粒状的物体的,很多时候二者可以修饰相同的名词,但是二者在意义、搭配、情感色彩和修辞上存在细微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