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企业领导者经历长短与业绩高低呈抛物线型。领导者在企业经营初期业绩呈上升态势,后期呈下降态势。企业领导者的业绩,表现出明显的生命周期性。分析其原因有四:企业制度的人格化,强化了领导者个人对自己认知模式的迷信;领导者获取外部信息质量的下降,是“认知模式刚性化”的一个重要因素;领导者领导职能的公开性和社会性为“认知模式刚性化”提供了动力支持;组织结构“合群筛选”的因素,为“认知模式刚性化”提供了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2.
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关键在于企业的领导者。企业领导者是构筑企业“质重长城”与“质重大堤”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对整个企业质量意识的形成与加强起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迈入 2 1世纪 ,这对领导意味着什么 ,新世纪的领导应该是什么样的领导 ?这是当前国内外领导科学界普遍关注的重大时代性课题。美国南加州大学领导学院创办人、工商管理杰出教授沃伦·本尼斯在《2 1世纪中的领导》一文中认为 :“由于变革的永恒性本质 ,所以企业领导者都将面临层出不穷的挑战 ,而对此作出正确选择的关键在于提高领导质量 ,这样才能使我们在全球化经济中取胜。为了不被 2 1世纪淘汰 ,我们就需要新一代领导者”(见《领导是什么》)。山东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公冶祥洪在长期从事领导科学研究的学识积累的基础上 ,以敏锐的与…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组成后的一次重要谈话中指出:“我们组成的这个新的领导机构,眼界要非常开阔,胸襟要非常开阔。”邓小平同志讲的“胸襟要非常开阔”,就是要有恢宏的气量。小平同志的讲话不仅是对中央领导干部的要求,而且对广大的各级领导者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领导者的气量,是指领导者在一定条件下,实施领导活动的品格、知识、才能、观念、气质、精神等因素的总和。气量恢宏是领导者必备的基本条件,也是衡量领导者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并在一定条件下决定领导者事业的成败。因此,分析现实生活中由于领导者气量不够的种种表现,研究领导者应具备什么样的气量,探求加强领导者气量修养的方法,对于提高当今肩负着领导现代化建设重任的各级领导者的素质,搞好四化建设大业,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全党同志都要增强民主集中制的观念 ,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年轻干部要自觉做到“四个服从” ,努力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必须增强四种意识。即 :学习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制度意识  相似文献   

6.
通过开展创省质量管理奖的活动,深化了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完善了各项基础管理工作,提高了产品,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我们的体会是: 一、提高各级领导的质量意识是创奖的关键 我厂是生产继电器的专业厂,属地方国营。主要产品有小型密封继电器和小型通用继电器,用户多为生产军工产品的大企业,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单位好不好,关键在领导。”这里所说的领导,是指领导者。但“领导”与“领导者”不是同一个概念。“领导”故名思义是他带领、指引、疏导的意思。它是一种过程。这种过程是一种动态过程,是由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这过程中,领导者对群众的影响力量,以及在领导者影响下的群众积极性这两个方面是实现某种预定目标的全部内容。“领导”这一行动过程,也可以说是领导  相似文献   

8.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更新观念,进一步提高质量意识,做好质量工作,是企业领导者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一、市场经济的运行法则决定了企业质量工作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没有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一切生产和经营活动都由国家、行业或地方主管部门控制,企业只是一个被动的产品生产者,因此缺乏市场观念、质量观念、用户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企业直接面向市场,面对用户。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把质量问题提到了更重要的地位。用户由“饥不择食”变为“货比三家”,质量好…  相似文献   

9.
李天 《南方论刊》2009,(2):33-34
领导活动是领导者和群众相互作用的“互动”过程,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形式和质量是关系到我们工作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把握好领导和群众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找准切入点和下手处,切实体现到领导工作的全过程,就能够把领导与群众的结合上升到创造性的开展我们工作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
<正> 国营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是企业领导体制的改革,实行民主管理,则是党和政府的一贯方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现代企业必须有集中统一的领导和生产指挥,必须有高度严格的劳动纪律”;“只有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才能适应“建立统一的、强有力的、高效率的生产指挥和经营管理系统”的要求。同时又强调指出:“因为我们的现代企业是社会主义的,在实行这种集中领导和严格纪律的时候,又必须坚决保证广大职工  相似文献   

11.
领导是组织管理活动中最重要、最主要的一部分 ,领导行为的质量和效能 ,关乎整个管理活动的绩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领导是影响各种管理活动成功与否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分析领导角色和领导人格 ,对于我们深刻把握领导的本质 ,扮好领导角色具有重要意义。一、领导角色的内涵  领导角色是领导者在一定社会群体中所处的优势地位以及由此地位规定的行为模式。领导角色的这一内涵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 ,领导角色是领导者在群体中所处的优势地位的表现。一般来说 ,领导者在组织集体中处于优势 (主导 )地位。这种优势地位集中表现在…  相似文献   

12.
学习能力的提高,主要是由领导者的自身地位和所承担的社会职责所决定的。领导者的社会职责是什么呢?毛泽东同志曾用“出主意”。“用干部”来加以概括。我们感到领导者的工作虽然千头万绪,基本职责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决策、管理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正>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许多企业里,没有把厂长权威和职工民主统一起来。厂长的领导权威与职工当家作主,这二者要不要统一,究竟能不能统一,怎样才能统一,对此谈一点个人看法,供领导和有关方面参考。一、厂长权威与职工民主相统一是办好社会主义现代企业的重要原则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企业来说,企业领导者的个人权威和劳动者的民主管理,二者都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树立厂长的领导权威  相似文献   

14.
领导决策是领导者为实现领导活动目标 ,履行领导职能 ,而组织制定多种方案 ,并择优确定方案和实施方案的过程。要实现领导决策的科学化 ,必须遵循信息准全原则、系统分析原则、科学可行原则、“三面向”原则、分层决策原则、对比选优原则、民主参与原则、不断创新原则和跟踪反馈原则  相似文献   

15.
坚持工人阶级领导地位,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决定的,这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原则问题,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这一政治原则面临着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指出,必须切实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完善企业组织领导体制,深入企业民主管理,建立和完善劳动法律体系,协调稳定企业劳动关系。这样才能在政治生活和经济建设中真正体现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必须切实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决维护职工的经济利益,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发挥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的作用,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实行民主评议企业领导和厂务公开”。《决定》表明,搞好搞活国有企业一条最基本的政治原则,就是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  相似文献   

17.
现代国家和现代企业在竞争中的主要力量表现在技术的先进和管理的科学性上,要达到这两个指标,获取信息是第一位的要素,美国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指出:“经营管理中最难的不是做决定,而是掌握各项必要的信息。如果信息齐备,做决定就是顺理成章的事。”目前我们的各级管理者已经意识到信息问题的重要性,不过,这种“意识”大多还停留在感性的、经验的层次,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社会信息运动的一般规律,了解企业优化的信息条件,  相似文献   

18.
梁勇 《南方论刊》2001,(4):38-38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内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管理工作的最基层组织,是企业培养职工队伍、建设“双文明”的基本阵地,也是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的立脚点。只有加强班组建设工作,提高班组整体素质,促使班组管理转变为科学的质量效益型管理,才能充分发挥班组在企业中的应有作用,提高企业竞争力。当前如何抓好企业班组工作?本文试就此作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道路上,怎么迈准第一步,又如何继续走下去,是企业领导面临的严峻考验。当前企业内部之间的“扯皮”现象是企业管理的难点之一,是效率低的症结所存,是长期专业割据式管理的结果,它是传统管理对社会化大生产的挑战,是企业内部走向良性循环的关键性课题。解决这个难点不能就事论事,只有实行系统工程管理才是最好的答案。而系统工程与直线管理相比较,其核心是领导者的综合协调能力。就是要用“揉功”,怎样使其在企业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企业自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危机相随,企业的成功就是企业的领导者不断克服危机、排除危机的过程,企业的失败往往就是企业领导者缺乏危机意识,无法战胜危机的结果。企业领导者的观念意识和综合素质、法人治理结构、企业文化、战略规划、创新意识是决定危机意识强弱的关键因素。企业面临的危机大致有政治、法制、经济、社会、政策、产业、行业竞争危机等,企业领导者必须强化危机意识,具备应对危机的能力。危机虽然无法预见、无处不在,但成功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