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殡葬改革是党和政府一贯倡导的一项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与建设新镇江,全面达小康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
殡葬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文明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该文在大量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对绍兴市殡葬改革取得的成绩作了肯定,并着重分析了绍兴殡葬文化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文章最后针对绍兴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如何建设文明、科学、生态的殡葬文化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年,殡葬行业的暴利让人们触目惊心,更有许多人发出了"死不起"的慨叹。但殡葬暴利在让人们不堪重负的同时,却很少有人愿意接受既省钱又环保的"绿色殡葬"概念,这不由得让人感叹:绿色殡葬,何时才能在百姓心中落地生根、开枝散叶?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农村殡葬改革中存在着铺张浪费、"以罚代葬"、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各级政府要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机遇,加大殡葬改革的资金投入,克服困难,完善新农村殡葬改革。  相似文献   

5.
建立合理的殡葬服务制度对完善老年福利制度体系意义重大。殡葬服务具有公益性、文化性和情感性,殡葬服务行业具有自然垄断性,殡葬服务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明显。从上述四维特性来看,中国殡葬服务制度存在基本服务范围狭窄与规模偏小、基础设施建设公平性差、市场运行机制失灵、文化引导性差、具体规范和确切标准缺乏等问题。因此,应建立资金来源多元化的殡葬服务筹资机制,提升殡葬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平性,优化殡葬服务管办体制,引导文明健康殡葬服务文化的形成,完善殡葬服务法律法规,实现国民“死有所葬、葬有所安”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孟录燕 《社区》2005,(1):20-21
2004年12月中旬,上海市社区服务中心推出了一项新的服务:居民可以拨打24小时服务电话要求殡葬服务,该服务内容目前正在普陀区甘泉、宜川两个街道进行试点。  相似文献   

7.
老树 《老友》2016,(4):12-14
最近,国家民政部、发改委等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倡导不留骨灰的安葬方式。一石激起千层浪,《意见》一出台,舆论马上呈现两种迥然不同的解读,支持者视之为社会进步的表现,反对者则认为这是对死者缺乏尊重的表现。毋庸讳言,随着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提升和人们文明素质的提高,推行生态殡葬虽然不是一蹴而就的易事,但毕竟是一件符合国情、顺应潮流的好事。  相似文献   

8.
殡葬改革属于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型移风易俗,其运行具有反复性、规避性的特点.从法社会学角度看,社会心理因素及基层政权的操作是影响殡葬改革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而制度(建构秩序)与习俗(自发秩序)的对撞与博弈乃是影响殡葬改革成效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参与殡葬管理的各方的实际业务和管理需求入手,研究分析殡葬管理部门和殡仪馆、陵园管理运营方及其他参与殡仪业务的各方在殡葬管理中的业务关系和数据交互需求,根据企业ERP的设计理念,结合"政务云"的建设思路,建立殡葬管理综合网络平台,以期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加强管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生态墓园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人们对各类殡葬方式的了解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传统墓地〉草坪葬〉树葬〉花葬〉海葬〉骨灰墙〉骨灰塔;人们最欣赏的殡葬方式依次为:传统墓葬〉草坪葬〉树葬〉海葬〉花葬〉骨灰墙〉骨灰塔;在最欣赏的殡葬方式选择中,57%的人选择了墓葬,43%的人选择了非墓葬;人的年龄越大选择墓葬的人数比例越高,成正比;只有花葬、树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殡葬方式,其中树葬是最生态的殡葬方式,生态墓园最主体的任务是生态殡葬方式的推广。由于目前人们的殡葬观念处在从传统墓葬到生态殡葬转变的过渡期,现阶段生态墓园推广还有一定的阻力.但生态墓园和生态殡葬方式是我国殡葬方式的必然趋势,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1.
老树 《老友》2014,(4):10-12
正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为我国新时期殡葬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殡葬改革是破千年旧俗、树一代新风的社会变革,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要把它办成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实事,还必须在政策宣传、制度建设、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湘西苗族传统殡葬文化深深嵌入苗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中,成为湘西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湘西苗族传统殡葬文化有其特殊的仪式流程、文化内容与内涵。从现代视角透视,可见其尊重自然和维护生态安全的生态价值、推动湘西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文化价值、增进生死观念的认识和推动社会关系整合的社会价值、弘扬孝道和树立文化自信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河南省农村地区,"入土为安"的丧葬观念还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从河南十多年的殡葬改革实际效果来看,并没有达到最初的改革设计。普遍存在的火化后二次装棺土葬,既没有节约土地,也没有改变传统丧礼,因而有必要重新审视当前殡葬改革的实施效果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殡葬改革,是移风易俗的重中之重,鸡西市从50年代至今,坚持不懈,取得了显著业绩。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法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对豫南一个村庄中的丧葬改革进行了实证研究,具体分析了殡葬法规的实际运行及其效果。文章指出,在丧葬实践中人们并没有按照国家的法规操办丧事,殡葬改革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国家法规从颁布实施到真正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中间存在着"时间差"。同时,法规在实际的运行中也会受到基层政权的操作以及原有行为规则的影响,正是这些因素影响了法规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法律缺位及滞后情况下,殡葬暴利促使非法用地现象日益猖獗,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更产生一系列法律问题。以物权法为视角进行理论分析,指出现行制度的缺陷和存在的诸多法律问题,通过比较、借鉴国外及中国台湾地区相关法律,提出构建中国殡葬用地法律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谢伟强 《社区》2001,(10):36-37
在一些人眼里,从事殡葬工作令人感到恐怖,又常常被人看不起。然而,一个既是军嫂又是年轻漂亮的大学女教师却偏偏爱上这门专业,与殡葬工作结下不解之缘。她就是广东省梅州市殡仪馆副馆长潘争艳。  相似文献   

18.
新华 《中国农村》2007,(6):18-20
《殡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日前全文公布,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希望广大读者能参与进来,大家一起讨论。  相似文献   

19.
殡葬管理条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改革,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殡葬管理的方针是: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演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第三条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全国的殡葬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殡葬管理工作。第四条入口稠密、耕地较少、交通方便的地区,应实行火葬;暂不具备条件实行火葬的地区,允许土葬。实行火葬和允许土葬的地方,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并由本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报国务院民政部门备案。第五…  相似文献   

20.
正家住日本横滨的田中是一名在殡仪馆工作多年的殡葬美容化妆师。殡葬美容化妆师的工作就是给死人擦拭身体、穿衣服、脸部化妆等,是为了让死者能够安祥地与亲人和朋友告别。由于孩子的出生,田中辞掉了殡仪馆的工作,因为他想换一份薪水更高的差事。辞掉工作的田中来到各公司求职,可是都被用人单位婉拒了,原因是老板们无法接受他曾经的工作经历。这天,田中求职再次被拒,垂头丧气的他正准备坐公交车回家。此时,候车亭里有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