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大学发展规划应思考的三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十一五”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学应从社会责任、文化建设、经营理念等三个方面对发展规划进行深刻认识。在大学成为社会“轴心机构”的今天,我国大学还需要承担哪些社会责任,是大学发展规划不能不考虑的问题。社会责任由知识责任、价值责任、法律责任等显性社会责任和关怀责任、批判责任、引领责任等隐性社会责任构成,它是大学发展规划的时代要求。要应对高等教育发展环境正发生的深刻变化,作为非营利组织的大学需要在发展规划中树立经营大学的理念,将品牌经营、成本经营、人力资本经营等规则和理念渗透到大学办学的全过程,加速实现从传统大学管理向现代大学经营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大学精神内涵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学精神”本质的内涵是大学人持有的或追求他们所认同并自认为理想的且努力传播的价值观及其体系。大学精神的主要特征是独立与自由的思想 ,批判与创新的精神 ,为社会追求真理的使命感。大学以创新知识为天命 ,以发现、传播、传授知识为己任 ,它本能地要求大学人具有“批判精神与创新精神”。批判与创新的前提条件是独立与自由 ,缺乏以独立与自由为基础的“批判与创新”是异化了的“批判与创新”,独立与自由是大学精神有精髓。大学的“独立与自由”除了来自本身的要求外 ,还来自大学在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其它势力斗争的结果。在大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大学人逐步形成了以探索真理为使命的社会责任感。大学为社会追求真理既是社会的要求 ,也是大学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学术自由和社会责任是现代大学的追求与现实的统一体 ,大学追求学术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需要 ,明确二者的内涵与关系也是大学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4.
反思批判精神是大学教师精神特质之所在。这种精神在大学演进过程中展现出明显的不同,又体现了内在的逻辑联系。大学教师的反思批判精神由社会批判与学术批判的有机结合发展到追求真善美的学术批判再到学术批判与学术责任的紧密结合。在发展进程中,大学教师的反思批判精神受到政治资本和经济资本、院校忠诚和学科忠诚的制约。  相似文献   

5.
论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学从游离于社会之外到处于社会边缘,最终走向社会中心,与经济社会的关系日益紧密,走过了适应社会→为社会服务→引导、预测社会未来这样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大学的社会责任已成为其现实使命,也成为其与社会联系的纽带。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知识创新的集散地;国家建设的人才库;时代风尚的引领者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调音师。大学应该通过传授知识、创新知识,发现人才、培育人才,批判现实、开创风气,融合社会、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等职能的实现向社会负责和向历史负责。  相似文献   

6.
企业不仅是一个以获利为目的的实体,还应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尤其在推行“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能不能承担社会责任变得更加重要.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分为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而言既有成本也有效益,如何看待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要辨证地分析其成本与效益关系.  相似文献   

7.
研究型大学是典型的学术性社会组织。追求“学术卓越”是研究型大学的本质特征 ,也是西方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成功所在。中国建设研究型大学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 ,尊重大学组织发展的内在逻辑 ,以学术立校 ,发展学术与服务社会协调统一。在具体办学实践中 ,应立足“做强”学术而不是“做大”规模 ,以“卓越”的学术产品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8.
企业的目标是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企业在追求上述目的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利益相关的利益。虽然大部分法域都坚持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为“自愿性”的事情,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国内实践和非政府组织的不断倡议,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制化正在逐渐形成。全球化本身也使得各法域之间的国际对话和合作加强,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制度框架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大学承担社会责任不可忽视的因素和动力。大学社会责任的确立与履行,不应疏远文化,反而更应该融入其中。从文化视角来理解中美两国大学在履行社会责任时的差异,并从社会文化、组织文化两个层面和多种维度对中关两国大学的社会责任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这将有助于我国大学在未来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中,重视“文化的力量”,当这种促进大学社会责任的新文化能够真正贯穿于大学的政策、制度、理念乃至组织上下的时候,大学的社会责任才会实现。  相似文献   

10.
哈贝马斯从批判理论中发展出“公共领域”概念,以其公共领域理论为中心,并用生活世界殖民化、市民社会、交往理性等理论回应了传媒批判理论的工具理性批判路向;传媒批判理论主要着力于传媒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消费文化批判,其基础的错位导致与传播学经验学派形成紧张,而且对传媒行为的研究很乏力;而“公共领域”理论却为传媒批判理论注入了从批判到建设的新内涵,促成了传媒批判理论从破到立的转向,交往理性成为传媒批判新的追求。  相似文献   

11.
地方高校调整专业结构是对区域经济社会差异化发展的主动呼应,是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地方高校个性化、特色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地方高校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从特色化的视野审视地方高校与佛山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共生的关系,能更好地理清地方高校专业调整的思路,明确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使地方高校的专业调整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有效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大学的根基和血脉,文化追求是大学的本真特质和独有性格。转型社会带来的社会文化冲击,使得国内一些大学偏离了文化的价值追求,呈现出庸俗化、功利化、权贵化和娱乐化的特点。大学要为未来负责,就应该守护大学涵养人性、砥砺品性、引领思想和价值导向的文化使命,同时,也应顺应时代需求和促进社会进步,正确处理好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国际性、守护性与超越性等关系。  相似文献   

13.
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责无旁贷。本文着重讨论音乐教育在提高大学生素质方面的功能,并积极倡导高校重视音乐教育,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社会培养现代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积极参与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是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任务。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要切实按照中央精神,明确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目标与责任,加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规划与建设,改进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与实践,努力承担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培养职责。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日趋紧密,高等教育研究者的社会责任也日益凸显。高等教育研究者的社会责任主要是通过高等教育研究来实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责任是高等教育研究者的永恒追求。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的大背景和社会对高职生的能力需求决定了博雅视角适用于高职教育。博雅视角下,传统文化给高职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厚重的精神内涵。传统文化精神中“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追求”、“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注重修身,崇尚道德的人格取向”是满足高职教育需要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科学社会主义: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社会形态,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是一种价值取向,即一种价值追求。科学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一种科学形态,是科学与价值、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它所确定的价值取向——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整个人类的解放,是一种科学的价值取向。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整个人类的解放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不仅将成为各种社会主义的最终价值取向,也必将成为整个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价值趋向,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8.
从系统科学的视角审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文化是学校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依托。它具有引领、示范社会先进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社会功能和责任,是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共同传承和创造的校园精神,以及培养这种精神所需要的文化环境的总和。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理性把握校园文化建设,从大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以及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系统的关系入手,认为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永恒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9.
高校统一战线作为团结和联合其内部成员为实现共同目标和利益而奋斗的组织形式,所蕴含的和谐理念与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统一战线具有团结凝聚功能、校区整合功能、体制完善功能、文化亲和功能,这些独特的功能和优势是其它组织形式所无可替代。构建和谐校园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为此统一战线在构建和谐校园的工作中,要立足自身的职能和优势,找准着眼点和着力点。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流行一种观点,认为现在我国大学在不断地突破自己的底线,大学精神衰微、迷失、变味甚至"变态"、"虚脱"了。据此认为,实现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让大学精神"回归"是眼下的当务之急。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国内外大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大学精神的形成规律充分证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越来越融入社会而并非独立于社会,再者我国后发外生型的发展特点也决定了中国大学无法走精神"回归"之路。只有重新定位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构建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才是拯救我国大学精神的务实之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