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文丰安 《中华魂》2022,(2):15-17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从十个方面全面总结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坚持胸怀天下"是其中的一条宝贵历史经验.一百年来,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为人类发展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在新的赶考之路上,...  相似文献   

2.
康德和黑格尔分别以“自然意图”说和“理性狡计”说解释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及其与人的自由意志的关系,解释了历史的进步和人的恶劣情欲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两个学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共同构成了德国古典历史哲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理性主义发展观的基本信条可以概括为:(1)人类历史的进步归根到底是人类理性的进步;(2)人类理性就是在牛顿的物理学探究中得以典型体现的理解和探究能力,在方法和逻辑上体现为自然科学方法,它是人类知识探究的统一方法;(3)理性的进步(或知识的进步)决定着人类历史的全面进步,知识的进步势必导致道德进步。这些基本信条貌似有理,实际上在其背后隐藏着很大的危险。对理性主义发展观进行重新审视及超越,对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代哲学自恰性困境的实质在于其在本体论预设上的论域收缩,在理论建构上的绝对标榜和在理性建构上的片面关注。由哲学理性的分化与"塌缩"演化而来的西方当代主流哲学理性呈现出了不容回避的局限性和不良后果。要想恢复哲学在人类全部文化上("真"、"善"、"美"价值内涵兼备)的整体智慧建构,就只能将哲学的思想理论取向归结到"结构"与"历史"这两个基本路向相联接或者相整合的路线上。这种整合是一个关于人类文化理性整体重构的路向,既是一种大文化视域路向,又是一种文化辩证法路向。这就需要建立一种"人"的文化存在论域之"智慧"形态上的学理机制。因为哲学的自恰性就在于它是否能够有效地消解人类诸文化形态之间的观念冲突,是否能够促进诸文化之间的融通和人类文化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康德认为 ,没有一个关于历史的道德旨趣 ,道德行为者的自律是不稳固的。康德试图这样描述历史的道德旨趣 ,充分挖掘“包涵先天原则的普遍历史的观念” ,同时 ,他认为能产生一个关于道德世界的反思性观念的实践理性 ,需要创造一个历史的道德旨趣以便超越个人的目标。康德关于历史符号的理论讨论的是这样一个问题 :历史的进程并不能直接由经验决定 ,这种进步是按照具有绝对必然性的实践理性的原则进行的。被当成符号的人类经验具有肯定功能 ,它们避免了自然与理性的二分 ,因为它们的源头是想像 ,想像是一个枢纽 ,想像能够传达消息。理性在一个扩大的领域内不能获得善 ,相反 ,是它创造了善 ,这就是为什么理性以历史的道德旨趣为基础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一、美国经济学的兴起20世纪,经济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这数十年中,专业经济学家的人数增长惊人,而且目前这种增长趋势仍在继续。1950年以前我就在芝加哥大学开始研究经济学。当时,英国在经济学方面是走在最前头的核  相似文献   

7.
从1957年到1966年4月“文化大革命”爆发前夕将近十年的历史,叫“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简称前十年)。 前十年的历史,在我们的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不仅因为建国后的四十多年中,这十年是承上启下的,而且由于这十年情况比较复杂,有成绩、有缺点;有正确、有错误;有前进、有曲折,党在这十年中积累了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因此学习和研究这段历史,对于进一步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加深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政策、路线的认识,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尽管阿多诺批判了启蒙,但并不是对历史抱悲观主义的态度。当人们通过交换真正购买到的是物品的使用价值而非交换价值的时候,一个理性的社会就会产生。进步就是人类自身对自然控制的结束,就是人类社会每一阶段对这种控制的抵制。阿多诺认为,历史没有一个统一的主体,历史的基础是个体之间的联系,但历史的进步需要一个全球性主体的出现和人性的确立。历史的进步就是体现在每一微观层面上个体主体、全球性主体与客观世界间的星丛,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间的和解。  相似文献   

9.
十八世纪的进步学说包括三项原则:一、相信人可以变得完美;二、相信人类的统一性;三、认为人类历史上有一个为了达到进步目的的运动。我觉得这个进步学说的基本论点仍是正确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是慢慢变得理性化和道德化的。道德观念主要是通过宗教和法律来影响社会的,在这两个领域里,理性因素都起着巨大而复杂的作用。在民主社会里,不仅法律日益密切地与社会的道德意识相接触,而且作了许多努力来说明法律的范围。在独裁政权下,法律已经彻底道德化了。按照民主社会的看法,这不是前进,而是后退了一步。当道德观念和我们对人性及其可能性的知识增长取得了理性上的一致时,它们就会有力量去鼓励和支持社会行动。现在比过去更清楚,如果有进步的可能,那必定是全人类的事情。今天人类可以被设想分为五个或六个主要集团:(1)东亚(中国和日本);(2)印度扣印度尼西亚;(3)伊斯兰国家;(4)俄国和它的卫星国;(5)西方世界;(6)正在出现的非洲各国。这些集团中没有一个是离开或能够离开其余集团而独立发展的。从经济上说,只能在一个世界性的经济中才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从政治上说,和平是不能分割的。人类统一的步伐显然在加速。马克思关于生活目的的观点或关于社会正义的原理,并不和人道主义的理性论有明显的分歧。人类统一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法律的统一。平等和自由的观念,如果恰当地重新加以解释,在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时也是有价值的。现在已经有一种世界良心开始形成。伦理学和社会学面临的任务是:进一步澄清自我指导的人性观,指出其实际含义,赋予它以生动而富于想象的表现,以便把它变为一种指导力量。  相似文献   

10.
十年,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上不过短暂的一瞬。成都大学在短短的十年中,在成都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中央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已经在成长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校舍、师资、设备有了一定的基础,先后培养出了3000多名本专科毕业生,许多已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在成都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成都大学已成为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在庆祝建校十周年的今天,回顾我们的历程,总结我们的经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成都大学健康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大众消费文化的急骤繁荣,使社会各方面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入社会转型期,这构成中国文学想象的时代前提与历史契机.这是一个实践立法的时期.由此形成两幅代表性想象图景,即文学边缘化想象图景与文学的后现代想象图景,这两幅图景各坚持既在理性的模式化与非理性的非模式化,它们各执一端但都与时无补.文学想象的时代性超越须坚持海德格尔所说的"生命关联"与"时间统一".文学史证明,历史上非凡想象总是从历史纵深升起.文学想象的有效性在于其理性根据,胡塞尔称这种理性根据为"经验关联体".以大众消费文化繁荣为重要特征的社会转型使既在理性即"经验关联体"获得了被悬置的时代可能性,这为维柯所说的造成想象超越的"诗的智慧"的活跃创造了条件.既要反思于既在理性又要激发非理性的"诗的智慧",两者兼备的文学想象主体眼下尚待形成.  相似文献   

12.
柏克和托克维尔对法国大革命作了批判反思,柏克不赞成法国大革命那样过快、过激的革命,而是倡导一种在尊重传统基础上的谨慎变革。托克维尔虽然充分肯定了法国大革命的正当性,但同样认为这种彻底革命的结果只能使好东西与坏东西同归于尽,并不能带来所期盼的自由。两人采用历史哲学与历史本身相结合的研究路径,从政治文化和历史社会学的角度评判法国大革命,反思了人类采用的两种进步方式,即暴力革命与和平改良。两人所开启的对以经验理性为指导的和平改革与以先验理性为指导的暴力革命的反思,虽然至今仍聚讼纷纭,但却深化了我们对社会发展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有一个历史演变过程。肇始于古希腊时期的理性是承载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在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过程中相互作用。随着西方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两者出现了分裂与冲突,使得人类不断迷失自我,甚至异化为技术的、最终被货币主宰的物的附庸,从而形成了人类心灵与生存环境的双重困境。因此,只有坚持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相互融合,实现科学求真与伦理求善的内在统一,才能使人类社会真正走出现实困境,最终实现物质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哈耶克经历了20世纪人类社会所有重大事件,是古典自由主义坚守者.他在反对唯理性构建主义过程中形成了演进理性主义文化观,认同人类文化有着悠久的演进历史.文化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抑制本能,帮助人类过上理性的社会生活.理性的有限性和知识的分立性是哈耶克的文化认知观,由此决定了人类文化并非主观设计的结果,而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人类通过学习和模仿来传播文化,通过社会竞争来进行文化选择,推动文化进步.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历史漫长的发展和进步过程中,始终存在着自由与理性的尖锐对立和斗争,二者的冲突把人类带入一次又一次的异化绝境,并使人类力图冲破这绝境开始一轮又一轮新的探索和追求.自由和理性的每一次异化绝境和重新开启带来的矛盾冲突与分裂斗争的烈度、强度,都比上一次更高、更大、更深刻,直到最后把人类历史和整个人类世界彻底带入异化的死境.自由和理性彻底走向自己的反面,彻底否定自己,也才彻底地实现了自己,达到全真、完善、完美的程度,使人类和神性得到完全的展现.世界历史和人类社会在现代生活的剧烈冲突中经历自己的更新,从而开启生命的崭新航程.  相似文献   

16.
李成旺在《河北学刊》2014年第3期撰文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一个理性启蒙、理论创新与现实创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历史过程,在此过程中,人们总是以种种不同的方式来对世界加以理解和把握,进而参与历史的创造并推进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来源于理论创新与现实创造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而人们又总是通过常识、科学、宗教、哲学等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参与并改变上述历史进程,因而考察这些方式作用机制之异同,进而沉淀出能够引领社会良性前行的方式自觉,无疑是一项重要课题。常识以“共同经验”作为“中介”,容易导致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宗教以“启示”的方式预设一个超验的神的存在来理解和把握世界,也仅仅停留在“鸦片”的功用层面来化解和消弭现实中的各种矛盾;科学提供了生产力发展和人类感官幸福的前提,也彰显了人类理性,但其研究对象局限于经验-现象世界及其中的必然规律,并不能直接解决信仰、道德等人类价值世界中的问题;哲学通过理性考量来化解宗教、常识遭遇到的困境以及科学不能达及的领域,试图为人类的道德领域寻找根据,为人类社会历史的健康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7.
伏尔泰史学思想的内核是理性。历史认识中的理性主义原则是他的史学思想的逻辑起点 ,核心是历史研究应当以发掘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理性为宗旨。以此为出发点 ,伏尔泰提出了历史理性的观念 ,并在这之上建立起了他的理性史学思想 :历史就是文明的历史 ;历史研究要揭示宗教历史的野蛮与虚伪 ,清除宗教思想和恢复真正的信仰 ;迷信宗教最终被人类理性所取代 ,这就是历史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构成了以研究客体自然为中心的认知理性,也即科技理性,也形成了以研究人类及其社会应然规划为中心的人文价值理性,也即道德理性。两种理性各具魅力和独特功能,共同构成人类认识、改造世界的理性能力。两种理性在本质上是合一的,在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也应当整合起来而发生作用,解决"真"问题的认知理性从来都是在善价值理性指导下才有益于人类,也只有在人类主体的道德价值理性选择中,事实世界及其物质成果才有其合理的存在理由。  相似文献   

19.
自古至今理性一直在人类的发展中扮演着至高无上的角色。然而今天人们越来越发现,被理性主导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文明越向前发展,理性展现给人类的历史悖论也越多,这使得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理性。理性能否僭越合理性,理性与合理性的应然关系人们又该如何重新作出历史的反思,这一系列问题乃是现代社会昭示给人类无法逃避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经济学角度对刑事诉讼法中一般使用的两种原则“有罪假定”和“无罪推定”进行对比分析,运用经济学原理分别对比其各自的利弊。有罪假定作为历史的产物,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弊大于利。无罪推定从法律上讲是历史的进步、文明的表现,但是,从经济学上看,并不能准确的衡量在此原则下的成本与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