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当代知识生产力的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广义社会生产力的角度,论述了知识生产力的属性,即人们在社会的知识生产中创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它是社会精神生产力的体现,并对社会的物质生产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继而着重探讨了知识生产的基本特点和知识生产力的测度方法,根据当代知识生产的创造性、高投入、高收益与高风险性,提出测度知识生产的投入、产出及知识生产效益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
乡土知识及其传承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文化的观点对乡土知识进行定义后,论述了乡土知识在山地居民的生活、森林保护和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医疗保健等方面的作用和价值。针对乡土知识的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并面临失传和消亡威胁的状况,文章提出在挖掘、利用和弘扬乡土知识的同时,还应对乡土知识产权进行有效保护,而数据库建设是乡土知识保护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当代知识生产力的发展及其对唯物史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生产力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凸现,既标志着生产力发展明显地突破了单纯的物质生产力,又标志着精神生产力获得了新发展。随着以知识生产力为代表的当代精神生产力的发展,从生产力自身到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及人和社会发展的各领域都对唯物史观产生了新的影响。以知识生产力为代表的精神生产力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时代的发展要求致力于培育和发展当代精神生产力特别是知识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校本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是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乡土知识与校本课程之间的共生性,决定了农村中小学应充分运用乡土知识的实用价值、思维建构特点和文化认同功能构建农村校本课程的精神生长点,从而实现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乡土知识及其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乡土知识是乡土社区基于生产生活和智力活动总结和创造的关于自然与社会的实践经验和认知体系,它因其独特的“话语实践”而成为人类知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乡土知识在乡土社区和现代社会均具有多种显在或潜在的利用价值,本文对如何利用乡土知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乡土知识体系作为新生代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乡村幼儿园教师的质量与稳定性、推进乡 村教师队伍建设、乡村幼儿园的高质量发展、幼儿身心和谐健康,以及乡土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在实际的体系 建构中,乡土知识客观面临观念上乡土知识意识薄弱、行为上各主体学习积极性较低、制度上乡土知识保障的缺失与乡土 知识学习路径较窄等现实困境。在新生代乡村幼儿园教师乡土知识体系建构过程中,应以提高对乡土知识重视程度为前 提,发挥主体主观能动性;以乡土知识保障制度的建构为基石,以拓展乡土知识学习路径为条件,助推新生代高质量乡村 幼儿园教师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生态环境生产力论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最新成果:其一,它强调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并举,在“协调”中培育生产能力,这是对以征服与改造自然为要义,在“斗争”中彰显生产能力的传统生产力理论的纠偏;其二,它强调资源、环境、生态并重,将生态环境作为潜在要素和内生变量纳入生产力范畴,这是对马克思自然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其三,它强调生态环境与民生相融,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产力健康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与价值目标,这是对生产力价值目标的当代拓展。  相似文献   

8.
乡土知识具有确保农民生计安全,促进贫困户精神脱贫、产业脱贫和实现绿色减贫的功能。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乡土知识的惠益分享是实现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结合对不同地区乡土知识促进减贫内在作用案例的分析,力图解释现代科学知识话语体系,城市化、市场失衡和法律制度不健全对当前乡土知识惠益分享形成的困境。提出乡土知识的发展需要追求和谐、包容、独立的发展理念,培养乡土知识的继承人,在公平贸易基础上加大对于乡土知识的开发和利用并加强对原住民权利与利益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西南民族地区乡土知识是当地人们智慧的结晶,也是当地特有的课程资源.以彝族乡土知识为例,将乡土知识融入乡村课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有助于传承西南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师生乡土情感和民族情感,推动西南民族地区乡村学校的特色发展.西南民族地区乡村课程建设面临着整体条件较为落后、乡村教师课程素养亟待提升、乡土知识合理性遭受质疑等现实挑战.因此,要加大乡土知识融入乡村课程的宣传力度,增加相应的经费投入,明确乡土知识融入乡村课程的具体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融入方式,立足乡土特色提升教师课程素养,建设乡村课程资源库,从而确保西南民族地区乡土知识融入乡村课程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相似文献   

10.
乡土精英治理:当下农村基层社区治理的可行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现代化过程中,中国农村基层社区的治理形式问题,指出既有的政治与行政强控制治理模式不仅不能适应现代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当前农村很多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作为走向农村基层社会自治的过渡形式,带有多元互动色彩的乡土精英治理模式能有力推动基层社区自治的真正发展,因而也是当前中国农村基层社区自治建设中较适合国情的选项.  相似文献   

11.
隋唐时期的西北地区,畜牧业是绝大多数民族传统的占优势的经济类型。无论是以农业立国的隋唐中央王朝还是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都鼓励和支持发展畜牧业,并积极进行绢马互市、粮马互市、茶马互市,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西北地区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地域辽阔的西北地区不仅具有适宜畜牧业发展的气候、草场条件,而且勤劳智慧的西北各族人民还在长期的畜牧业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育出了许多优良畜种,为传统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脆弱生态环境中极具适应性的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为研究对象,对乡村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 通过观察系统核心区王金庄发现,系统中作为运输和耕作工具、承担生态循环功能并象征本土知识的驴饲养量不断下降,简单高效、方便人口流动并象征现代性知识的微耕机作为补充进入,二者产生了替代、融合的互动。 现代性知识以“守田冶文化为基础融入系统当中,两种知识从简单并存逐渐到深度融合状态,形成“新地方性知识冶。 它唤醒了传统农耕系统中濒于湮灭的优秀元素并使其保持活态,延续了传统文化的根脉,批驳了拒斥现代化的乡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三个方面考察和论述了云南省与周边跨境民族文化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指出文化的力量既很脆弱,也很顽强,它会迅速适应现实经济生活的变化,又有抗拒同化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基于社会转型时期的现实情境,通过考察中缅边境以傈僳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妇女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以及她们面对气候变化及其灾害的具体应对状况,进而认为妇女与环境的互动过程必须放在具体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语境中阐释,环境治理中应为少数民族妇女提供发挥能动性的平台,而她们在边疆地区生态安全的建设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联盟经验被视为缓解国际联盟中知识获取和本土知识保护的重要因素,但是有关联盟经验作用的内在机理和路径还不甚清楚。通过综合冲突观、关系观和能力观探究联盟经验对知识获取和本土知识保护的作用机理和路径,研究发现,联盟经验通过一体化的联盟冲突管理方式的选择、相互信任的建立以及吸收能力和合作技能的提高来缓解知识获取和本土知识保护的矛盾。同时,根据结构观点,在相互信任、联盟冲突管理以及联盟能力三者互动关系上,提出了耗散型互动模式和增强型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基于一个西双版纳傣族村寨的田野考察,收集西双版纳各级政府、防疫部门及普通民众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威胁所采取的策略和措施,从中观察傣族民众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相关认知、行为和心理反应,揭示在此次抗击疫情的实践中,从疫情危机中孕育焕发的集体生存意识以及地方性知识与现代流行病防控专业知识相结合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从人类学视角对边疆民族地区应对这一重大疫情危机的过程进行考察,从而提供有价值的民族志文本。  相似文献   

17.
在对山西省畜牧产业化经营情况调查的基础上,运用资源禀赋理论和实证分析方法,对乳品加工、禽业、饲料、生猪、牛羊等加工企业的畜牧产业化载体的生产规模、销售收入、利润等因素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山西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提出了山西省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为下一步制定全省畜牧业产业化近期行动计划和长远规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博客的低成本、高互联性成为学校进行知识管理的理想工具。运用博客进行知识管理的活动形成了一条知识价值链。知识从输入端进入,经过一系列加工、传递,最后从输出端输出,其间知识的价值得到了巨大增值。分析并优化这条价值链可以帮助各类学校提高知识生产效率,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并进一步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文章运用知识价值链理论,分析了运用校园博客进行知识管理的活动,对在知识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价值链进行了分析和描述,并认为强调目标意识、不定期激活知识和绘制知识地图可以优化知识价值链,从而产生更大的精神和物质效益。  相似文献   

19.
神龙信仰是中国社会中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在历史的发展积淀中,我们形成了许多关于龙的一般性知识,而这些知识是可以被不断延展和阐释的.当不同地方的人们在特定的情景中阐释其意义时,神龙信仰也就由一种观念的共识向地方性知识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