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明  阮宏飞  张喆 《管理科学》2014,27(2):118-132
基于2006年至2012年A股证券市场的澄清公告,运用内容分析法收集澄清传闻样本,应用事件研究法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对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澄清正面和负面传闻的效果以及传闻来源和澄清公告特征对其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探索澄清公告的辟谣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正面传闻,澄清公告具有辟谣的效果;对于负面传闻,澄清公告不仅无法辟谣,反而起反作用。相对于非权威媒体发布的正面传闻而言,通过权威媒体发布的正面传闻更难以辟谣;相对于发布名义性澄清公告而言,通过发布技术性澄清公告能更有效地对正面传闻进行辟谣;但就负面传闻而言,没有得到显著的结果。研究结果为系统评价上市公司澄清公告的作用提供经验证据,并为上市公司如何发布澄清公告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间,社交媒体上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谣言的扩散和传播是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世界性问题。虽然政府和媒体机构一直致力于打击社交媒体上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谣言,但现实取得的辟谣效果并不理想,其关键原因在于辟谣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远远落后于谣言,造成“传谣易、辟谣难”的现实窘境。抗击“信息疫情”不仅需要依靠权威来源发布有效的辟谣信息,更需要广大社交媒体用户积极参与辟谣信息的分享和传播。因此,探究阻碍辟谣信息分享的关键因素,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中和技术理论和规范激活理论,以个体规范为中介变量,以结果意识和责任归属为调节变量,构建调节中介模型,探讨中和技术对辟谣信息分享意愿的抑制过程以及结果意识和责任归属在此过程中的缓解作用。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来自514名社交媒体用户的样本数据,运用层次回归和bootstrap方法进行主效应、中介效应、调节效应和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中和技术显著削弱社交媒体用户分享辟谣信息的意愿;(2)个体规范在中和技术与辟谣信息分享意愿之间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结果意识和责任归属对中和技术与个...  相似文献   

3.
《领导决策信息》2008,(13):18-18
为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北京市政府决定成立北京市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主要负责政府信息的分布和保密审查,以及对虚假信息的澄清等。市民可向该部门提出获取市政府信息的申请。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社会固有的传播格局显著异化,对巩固网上主流舆论阵地构成了严峻挑战。一是"官方招呼"与民间诉求错位:舆论权威重塑难。过去,官方"打招呼"、确定报道口径是舆论引导的重要指导性工具与原则。但随着舆论场的多极化,社会各群体思维日趋活跃,民间对信息的诉求与宣传部门的报道口径经常相逆。舆论权威的丢失在官方或体制内媒体辟谣时表现得尤为突出,甚至陷入"官方越辟谣,民  相似文献   

5.
网络谣言是由信息失真产生的不良信息,本文从微博社交网络谣言事件传播演化一般过程出发,研究谣言信息与辟谣信息的竞争传播过程,基于SIR模型进行改进,从系统动力学视角构建谣言信息和辟谣信息的竞争传播模型,并使用Anylogic软件实现模型仿真。实验表明,网民素养较高时,谣言信息的传播规模显著萎缩。节点接触环境中辟谣信息的接触权重较大时,能有效抑制谣言的传播。进而总结了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提出了提高网民素质、对网络节点的接触环境进行调控等网络空间不良信息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深沪证券交易所2007-2008年间327个澄清公告为样本,分析了资本市场澄清公告的信息含量问题。研究发现澄清公告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这表明澄清公告是有用和及时的,尤其是澄清公告清晰地进行肯定答复时,增量信息更加明显。实证分析还显示,影响澄清公告信息含量的因素主要有外部流传消息的性质以及澄清公告答复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领导决策信息》2014,(14):26-27
正3月25日晚7时,杭州市政府宣布,杭州机动车于3月26日零时起正式限牌。消息一出,除引发数小时汽车抢购之外,也引发了杭州市民对政府的诸多不满。此前,杭州市治堵办对于限牌多次辟谣,然而汽车经销商对"限牌令"实行的具体日期"推测"精确。就在当天,一份与政府发布会材料如出一辙的"新闻通稿"在限牌前夕疯传网络。从传闻频现到不断辟谣,从"精确"的消息曝光到"限牌"突袭,一系列动作,使政府决策的合法性以及公信力备受质疑。  相似文献   

8.
<正>混沌管理是建立在混沌学研究成果上的一种全新的管理理论,正在信息社会主导着一场全球性的后现代管理革命浪潮。混沌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思维与管理方式,一些管理者或组织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因理解不正确而步入误区。这是对混沌科学的背离,与真正的混沌管理格格不入,亟须加以澄清和规范。  相似文献   

9.
我国地方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存在公民参与渠道不畅通、信息公开制度不完善、政府部门自利性问题等。为了有效规范地方政府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行为,我们可以通过完善公民参与机制,重视公民的利益表达;完善信息公开制度;以公共利益为导向,规避政府部门的自利性行为等途径,确保政府制定出的公共政策与公共利益目标保持或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0.
曹林 《领导文萃》2009,(23):36-37
现在,今天媒体报道某个部委工作动向,明天这个部委就出来辟谣,已成为舆论中司空见惯的景象,分析这些“先曝后否”的新闻,多数中都可以看到专家的身影:消息确实不是出自政府官员.不是由相关政府部门曝出,而是由与该部门有着密切关系、身上印着该部门符号的专家曝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经由互联网披露的公共事件越来越多,人们对政府公信力的质疑也越来越多,政府已经陷入有权力而缺权威的尴尬境地。一方面,政府掌握着大量有用和有效的公共信息,就像一个巨大的信息水库,却久久不开闸放水或放水甚少;另一方面,社会公众对公共信息的强烈需求难以获得有效满足,形成了信息饥渴。互联网上人  相似文献   

12.
<正>信息是领导决策的重要工具,是反映基层问题、传达上级精神的通道。政务信息不同于一般信息,是政府、政府部门或其他行政单位内部或上下级部门之间传递信息的介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政务信息越来越成为领导,特别是高层领导指导工作、调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政府信息公开与否、公开到何种程度,领导及其领导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领导者在政府信息公开过程和很多环节具有决定性话语权。话语权既是政府信息公开自由裁量权的外化形式,又是自由裁量权的支撑。自由裁量权是政府信息公开中领导力的整体表征;理解力是一种软权力,是政府信息公开中领导力的个体表征;控制力是一种硬权力,是政府信息公开中领导力的纵向层级间的表征;协同力是一种横向的跨界领导力,是政府信息公开中领导力的横向表征。  相似文献   

14.
如何提升政协社情民意信息质量,让信息成果转化为党委、政府决策,在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中发挥积极作用?近年来,我们尝试从各方面报送的社情民意信息中发现有价值的线索,或据此深入开展调研,或追根溯源扩充信息,或分析研究综合加工,有效提升了信息质量,为党委、政府提供了较高层次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整合政府信息资源,加强政府和政府之间的信息沟通、交流和利用,有利于节约行政成本,构建节约型政府;有利于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构建效能型政府;有利于优化政府办事流程,构建科学合理的政府结构.本文就当前我国政府和政府之间信息整合现状与政府行政效能之间的关系阐述,分析制约政府信息整合的主要因素,为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加强政府信息整合的途径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6.
广东部分地区发现非典型性肺炎病例后.抢购板蓝根、白醋一下子席卷内地.随后食盐成为第二轮抢购热点。震惊一时的“抢购事件”在政府及媒体的澄清后真相大白。尽管如此,此事还是让人领略了恐慌。这从侧面说明信息工作遇到措手无策的突发性问题时,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机制和迅速反应能力.致  相似文献   

17.
《领导决策信息》2008,(40):13-13
案例背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今年5月实施.被称为是我国进入"阳光政府"的标志。半年来,各级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从实施情况看,问题还不少,全国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公民或企业因信息公开问题起诉政府的案例。影响比较大的如刚刚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下称《条例》)的正式实施,为打造"阳光政府"、"透明政府"提供了法律依据。政府信息的公开,是政府领导驾驭经济社会复杂局面的需要,是尊重社会公众知情权的需要,也是改善政府工作,遏制过去由于信息不透明、暗箱操作导致的大量腐败现象的需要。为此,在《条例》实施的信息公开氛围中,笔者认为应从需求出发做好政府信息工作。  相似文献   

19.
王丽伟 《经营管理者》2013,(8X):382-382
地籍测量是城镇建设的基础工程,是一项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其目的是为了全面澄清城镇土地的属性、位置、面积、用途、经济价值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为建立全国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奠定基础。近年来,随着国家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地籍测量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各地对地籍信息的需求也急剧增加。本文就地籍测量的技术与管理进行简要探析。  相似文献   

20.
罗明星 《经理人》2004,(10):86-87
一位对内部营运不甚了解的首席财务官很难促进公司信息披露的及时与正确。各地股票交易所或证券监管部门对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有各种各样的要求,最根本的出发点是保证各投资者所得到的信息是一致的,信息对等已成为证券市场监管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不管是好消息或是坏消息,只要消息的重要性程度达到了规定的要求就必须以某种具体的约定方式披露。当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有稍不正常的变动时,交易所都会要求上市公司做出澄清公告:是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