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吴俊 《民族论坛》2010,(1):18-19
<正>又值岁末,一年一度的"察民情、送温暖"活动又将拉开序幕,基层贫困老百姓也即将享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等的深切关心与浓浓爱意。笔者在为这一爱  相似文献   

2.
<正> “跳香”是桂北龙胜各族自治县、湘西南城步苗族自治县及湘西的吉首、泸溪、古文、沅陵等市县苗族人民庆祝丰收、酬谢神灵的祭祀活动。历代文献对“跳香”很少记载,笔者曾对龙胜、城步等县苗族“跳香”进行了系统调查。现结合有关民族学材料,试图就跳香概况、实质、跳香活动与苗族族源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求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笔者怀着浓厚的兴趣,对有关格萨尔的书籍、传说、文物、遗迹进行了搜集、整理、考查、研究等工作。特别是通过对多堆地区历史的研究和对玉树烜纳寺的考查,得出了如下结论:1.历史上确有格萨尔其人;2.格萨尔是岭仓土司的祖先;3.格萨尔的活动中心是多朵地区;4.格萨尔(1000~1088)活动年代是十一世纪(宋朝初期);5.《格萨尔传》中的30英雄也是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4.
茶马古道及其历史文化价值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石硕 《西藏研究》2002,(4):49-57
20 0 2年 6月 1 7日 ,由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和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联合主办的茶马古道综合科学考察活动在拉萨胜利结束。笔者有幸参加了这次为期 1 5天的大型考察活动。参加此次考察活动的有来自国内十余所科研机构和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方面的专家学者 ,同时国内和香港主要新闻媒体如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香港《大公报》、香港《中国旅游》、《中国国家地理》等也随队参与了考察和采访报道。此次考察活动中 ,笔者参加茶马古道川藏线的考察 ,由成都出发 ,经雅安、康定、道孚、德格、昌都、类乌齐…  相似文献   

5.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这是笔者年少时常常哼唱的儿歌。那时,在笔者心中就萌生了长大后一定要登上天安门的心愿。没想到,从事民族工作十年后,通过民族助学工程爱心助学活动的契机,笔者不仅带着一群土家族小朋友登上了天安门,还有幸结识了核物理学家、核技术工程专家,曾担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的高潮先生。  相似文献   

6.
笔者曾写《辽代兀惹新探》、《金代兀惹新探》两文,认为辽金两代兀惹族原为黑水靺鞨之一支,后加入渤海国。辽灭渤海后,继续以兀惹族名义进行渤海复国活动,历经七八十年,才被迫内附于辽;金征服兀惹族后,把它编入猛安谋克。金代,一部分兀惹人随女真人南下来到中原;一部分兀惹人与女真人通婚,被女真人融合同化,有的在金廷官居要  相似文献   

7.
何群 《民族学刊》2018,9(5):38-43, 107-108
本文在借助有关研究成果基础上,主要根据笔者2011年至2012年在俄一年期间对莫斯科华人基督教会活动的参与观察和切身体会, 以及对信教个人的随机访谈所得,就基督教对在俄华人的吸引原因展开探索。集中关注在俄华商、留学生群体因生存环境巨大改变而遇到的困难和困境,其中占相当比例的人群通过基督教信仰,参加、参与华人基督教会活动、仪式,达成信仰实现、精神寄托,获得乡情的连接,生计、情感的支持,信息、机会的分享等。通过研究,笔者初步认为:相较于在国内,基督教之于部分莫斯科华商、留学生等群体,具有回应、满足海外生存需要的自然动力和吸引力,基督教信仰对在俄华人生存、发展,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群众合唱是以音乐形式进行表演的一种艺术活动,具有综合性、集体性、艺术性等特点,对群众文化的建设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广大群众都热衷于群众合唱活动,其不仅满足了群众的精神需求,还促进了和谐社会的构建。近年来,群众合唱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作为文化馆的一名基层干部,根据自己的工作进行实践研究经验,结合目前基层群众合唱活动组织开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针对基层群众合唱活动顺利组织开展的有效措施,期望能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群众文化活动属于国家文化事业当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在闲暇时间参与、能够满足自身精神追求、与时代特征相符的文化娱乐活动。群众文化活动对于改善国民生活品质、传播优质文化等方面具有非常良好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继而探讨了我国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所面临的困境;最后总结了群众文化活动管理的创新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 农业企业,是指以企业方式从事大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集体组织,在山区主要是开发地表资源。村级农业企业作为村级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随着村级经济发展起来的。近几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发展民族地区村级经济,首先要发展农业企业,要以村级农业企业为先导。村级农业企业的发展则必须因地制宜,遵循市场导向资源依托的原则,应把着力点放在开发山地资源,兴办“三场”(林场、果木场、养殖场)上面。以下笔者拟从几个方面谈谈民族地区村级农业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袁野 《中国民族博览》2016,(18):126-127
群众合唱是以音乐形式进行表演的一种艺术活动,具有综合性、集体性、艺术性等特点,对群众文化的建设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广大群众都热衷于群众合唱活动,其不仅满足了群众的精神需求,还促进了和谐社会的构建.近年来,群众合唱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作为文化馆的一名基层干部,根据自己的工作进行实践研究经验,结合目前基层群众合唱活动组织开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针对基层群众合唱活动顺利组织开展的有效措施,期望能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16年初,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围绕争创全域旅游发展示范区,精心策划开展了一场"黄四姐牵手刘三姐"旅游推介活动。根据建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委派,笔者先后于2月、4月两次率队到刘三姐故里宜州市进行对接,得到广西自治区旅游委、河池市委宣传部领导和宜州市委、  相似文献   

13.
在湖北省民宗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大家都撰写了很多心得体会。笔者随意翻阅了一篇题为《以和看天下》的心得体会,不禁倍感兴趣。和,由口和禾组成,含心口相应,和顺相依  相似文献   

14.
任萍 《民族学刊》2011,2(6):47-51,101
羌年既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的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5·12汶川大地震”后,笔者先后参与考察了邛崃油榨乡直台村、理县桃坪羌寨、汶川县阿尔村白家夺寨三地“羌年”的节日活动。通过纵向与横向的比较,并运用辨证的方法去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政府行为中存在的矛盾冲突,事实表明,政府是否参与具体的实践活动,在客观上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 《民族论坛》1990年第4期刊登的《侗族族源续考》(以下简称《续考》)说:“在今侗族居住的湘、黔、桂毗邻地区,秦时出现过‘呕’、‘区’(即瓯人)的活动。东晋、南北朝时演变为‘乌浒’或‘僚浒’。宋时又被称为‘佶伶’或‘仡伶’明代始有‘洞人’之称。其历史渊源关系,笔者在《侗族族源初探》一文,曾作过粗浅论述”。上述论断实是1982年《初探》一文的补充和发展。现将文中的主要问题提出质疑问难以资深入探讨。一、“区阳”的“区”是否就是“区人”《初探》说:“战国末期,今湖南西部的瓯越则被称为‘区’。《逸周书·王会解》卷七就记载了‘区阳以鳖’的活动”。“商秦时期,就常称瓯越的支系为欧、瓯、沤、或区”。  相似文献   

16.
两汉时期,生息繁衍于今青海省及其四周的羌族,已形成几个较大的分布中心:婼羌、狼何等部,活动于青海西北部及新疆东南部;牦牛、白马、参狼、青衣及钟存诸部,活动在青海东南部及甘肃南部,四川西北部;发羌等部活动于青海西南部;而环湖周围及东部地区,则是“西羌”中的先零等部的活动范围。由于各个地区地理环境不同,所受先进地区的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在我国英语教学活动中一直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笔者从图式理论出发论述背景知识的重要性,并针对我国英语教学现状对如何教授内容背景知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相对于科学活动而言,音乐活动更加注重人的个性表达和情感流露。中小学教育中的音乐活动具有审美性和培养创造性的特点。现阶段,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活动过于模式化,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教学方法落后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采取积极措施,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包括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提升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带领学生从"模仿"走向"创造",优化音乐教学方式;培养学生音乐互动的兴趣;帮助学生增强审美意识,提高审美修养;借助现代教育手段和多媒体设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  相似文献   

19.
<正> 在今侗族居住的湘、黔、桂毗邻地区,秦时出现过“呕”、“区”(即瓯人)的活动,东晋、南北朝时演变为“乌浒”或“僚浒”,宋时又被称为“佶伶”或“仡伶”,明代始有“侗人”之称。其历史渊源关系,笔者在《侗族族源初探》一文中曾作过粗浅论述。目前,由于各家说法不一,很有必要再作探讨。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与同语族特别是同语支在语音、词汇、语法上都有许多共同特点。“在语言学上首先显示出来的是继续操该语言的愿望,这也就决定  相似文献   

20.
通过近20年的努力,藏北羌塘地区不仅遏制了猖獗一时的非法盗猎活动,而且藏羚羊、藏野驴、藏原羚、野牦牛、棕熊等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逐年增加;同时,当地的家畜数量在上世纪60年代的基础上翻了两番以上。藏北无人区动物数量的大量增加,不仅导致了草场资源的紧缺和草场争夺的问题,而且野生动物与当地群众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甚至出现冲突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当地虽然采取了缓解措施,但仍不能完全解决冲突所造成的损失,基于笔者长期的调查研究和开展的试点项目,本文提出新的思考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