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新生代农民工生活压力的研究发现,消极事件、子女教育、经济困难、人际疏离是该群体主要的生活压力来源,其中,经济困难与人际疏离两个维度的压力相对突出。并且,生活压力存在显著的群体差异:男性的子女教育压力小于女性;已婚群体的子女教育压力较大,经济困难压力较小;年龄越大的群体受人际疏离压力的影响越大;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群体受消极事件与经济困难压力影响越小;个人租房的群体在经济困难方面面临较大的压力;工作职位越高的群体经济困难压力越小,但受人际疏离压力的影响越大。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关注多维的生活压力,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切合需求的社会服务,有利于破解新生代农民工生活压力难题。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从我校教师的具体实际出发,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研究我校教师的工作压力现状,为我校的管理部门制定决策提供现实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失去独生子女家庭的救助模式日趋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目前国内学者针对失独家庭的救助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如宏观层面对失独家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再如从微观层面分析各种专项救助。通过实地调研上海、江苏地区的失独家庭救助机构并进行差异性比较,研究发现以政府、社会、宗教等不同力量为主导的救助模式发挥着不同的救助作用,政府倾向于财政支持,社会倾向于精神救助,宗教则在小范围内双重救助。 相似文献
4.
经济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社会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断。考察对于农民工的偏见,我们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农民工的经济状况。而要考察农民工在上海的经济状况就应该从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状况加以叙述。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城乡之间差异较大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流动,同时改革开放带来的各种思想上的改变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多年实施,都对农村家庭结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基于2016—2017年对山东省章丘市三个样本村居和枣庄市一个样本村居的调查,从农村家庭结构的现状出发,分析不同家庭结构对代际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小型化、核心化家庭增长趋势明显;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压力、经济压力的增大,离异家庭逐渐增多,对于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代际关系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7.
8.
辅导员是高等院校教师队伍中的重要一员,其思想工作受多方面的影响,有家庭、学生、学校、社会等。文中主要对影响辅导员思想工作的家庭因素进行分析,期望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理解。 相似文献
9.
顾腾婉青;阿力听阿义 《公关世界》2024,(8):163-165
近年来,在城镇化过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双职工家庭已经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大量未成年交由祖辈教养,祖辈抚养虽可以减轻父辈压力,但是孩子教育、陪伴、亲子关系以及接送问题不可避免地造成亲情缺失,不利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家庭社会工作在家庭领域迅速成长,并在双职工家庭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本文针对H市X社区铁路双职工家庭这一特殊群体存在的“带娃难”问题,进一步探析社区、社会工作机构、学校以及高校合作建立托管教育中心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外来媳妇婆媳关系不和的影响俗话说:婆媳亲,全家和。婆媳关系融洽与否直接影响着家庭中的其他人际关系,如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等。与其他家庭关系相比,婆媳关系的亲情成分较弱,它既不像夫妻那样有着亲密的姻缘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从2002年起开始试行的香港综合家庭服务中心模式,是由香港社会福利署及受资助非政府机构创办的一项崭新的家庭服务模式,旨在破除家庭服务资源分散.多头管理的弊病,为个人和家庭提供全面、一站式的服务。 相似文献
12.
13.
夫妻关系是家庭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关系,随着20世纪80年代打工潮的兴起,大量人口外出务工,这可能对已婚家庭稳定的夫妻关系构成挑战。本文以江苏省靖江市J镇为例,借助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了解外出务工者的多方面特征,探讨外出务工对已婚家庭夫妻关系的影响层面。研究发现,目前外出务工对夫妻情感关系的影响并不大,但使夫妻在传统观念认知方面发生变化,而各年龄段的外出务工者在家庭责任分配方面也有所不同。另外,根据研究所反映的情况提出可行性建议,旨在促进外出务工家庭更和谐夫妻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4.
15.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8,(7):168-169
教育作为促进阶层向上流动的重要途径之一,众多的调查研究已经使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要性达成了共识,但是目前关注少数民族的教育选择研究仍比较欠缺。本研究选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托克逊县作为调查地点,立足于理性行为理论的视角,着重研究当地不同民族家庭做出教育选择时的差异,以及使得家庭单位做出不同教育选择时的影响因素;研究少数民族家庭主体教育模式选择中内部的差异性,主要包括对教育的认知等。本文研究发现,在总体上家庭的教育选择行为时基于理性考虑的结果,尤其是基于家庭经济条件和文化习俗。分析发现,在家庭对于教育持续投入的能力水平上,汉族最乐观,维吾尔族次之,而回族较前两者最低。这说明了,民族聚居区内部少数民族的差异性比较大。此外,汉族家庭的教育期望明显高于维吾尔族,维吾尔族高于回族。在文化教育类型选择上,回族对于宗教教育的接受度最高,与此同时在家庭教育选择上回族与维吾尔族和汉族相比的显著不同,最主要是受到了经济条件的限制。 相似文献
16.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组成部分,随着高校辅导员队伍主体及学生主体的变化,辅导员必须创新工作模式,以适应新的工作需求,提高工作质量。本文系统分析了学生主体的个性特征、青年辅导员的利弊以及理工类新建院校的理念,在此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并制定具体活动方案革新工作模式并加以验证,最终总结出以学术会动为导向的辅导员工作模式,阐述其本质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中等收入家庭是否具有支付小户型住房的能力是个应该研究的现实问题。基于对住房支付能力内涵的理解和对现有衡量方法的分析,提出以家庭月住房消费支出与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值来衡量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以河北省为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等收入家庭内部住房支付能力差距很大。对于60~90平方米住房,中等偏下户不具有支付能力,中等收入户支付能力较弱,中等偏上户基本具有住房支付能力。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群体科普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以苏州市农民工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我国当今社会的特殊群体,他们科学素质的提高.对整个国民素质的改善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农民工科学素质的提高.对其个人的职业发展大有裨益:其次,农民工科学素质的提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对城市社会的和谐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20.
文中以江西省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子弟的作业为案例,分析了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中的精神境遇。这种处境来自于物质的边缘化,同时对于他们精神世界的成长造成了如下困境:一是人格的养成;二是知识的发展;三是社会群体的融合理解问题。重视和解决以上问题,是建构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