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音乐是一门带有浓重感情的艺术,它能够抒发感情,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所以要演奏好一部声乐作品,就需要精湛的演唱技巧,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演唱技巧和感情表达两者之间要互相辅助,才能演奏一部优秀的声乐作品。下面主要介绍了声乐作品的演唱技巧和感情表达方法,达到声情并茂的演唱。  相似文献   

2.
罗立章 《现代交际》2010,(7):173-173
不难发现,在广大声乐学习者当中,他们有着漂亮的嗓音、娴熟的技巧,也有对作品较为准确的诠释和把握,但这仅仅局限在专业课堂上或者私下练习的过程当中,只要一上舞台面对大众,他们的歌唱水平就大打折扣,甚至不能顺利完成作品演唱,这就是歌唱心理对声乐演唱所产生的影响。本文重在表达歌唱心理的重要性,分析不良的歌唱心理状态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演唱技巧,在声乐演唱中发挥重要角色,将艺术美学,具体渗透在声乐艺术中,从而实现声乐作品完美演绎。关于声乐演唱技巧的构成要素,主要包含两点,一点是声音技巧,而另一种是语言技巧。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好声音、语言表达技巧,从而使声乐作品得以完美演绎。本文主要围绕声乐演唱技巧构成要素及作用展开有效分析,从而提高声乐作品演绎水平。  相似文献   

4.
声乐艺术用歌唱者的歌唱来表达情感,歌唱者的情感蕴藏在声乐之中,歌唱——作品——情感,在歌唱和情感之间,作品承担着桥梁的作用。能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声乐作品的内涵,是一种综合文化素质的反映。文化是由人创造的,同时文化又影响着人,塑造着人,所以歌唱者必须非常注重自身文化修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钢琴作为乐器之王,经过三百年的演化与发展其艺术表现和运用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十八世纪以后,钢琴被广为应用于声乐等其他艺术领域,特别是十九世纪浪漫派音乐兴起后,声乐作品所涵括的意境更为拓展,同时,钢琴伴奏也有了更为广阔的表现领域。随着音乐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无论是考试还是表演,演唱还是其他艺术形式,常常要与钢琴伴奏进行合作。我国最具权威的比赛"金钟奖"就设立了"钢琴伴奏奖"这充分说明钢琴伴奏的地位和重要性。那么钢琴伴奏者要具备哪些艺术能力呢?笔者认为良好的理解力,卓越的钢琴伴奏技巧,与歌唱者的默契配合,只要具备这些能力,就能引人入胜,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6.
声乐是音乐教学中的一种主要形式,是能够与人的心灵进行贴近的人类自然艺术,表现是将其推向成功的必要方式。在声乐演唱中,要重视情感表现和表演技巧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文章对情感表现和表演技巧在声乐演唱中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究情感表现和表演技巧在声乐演唱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体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表演艺术相当于对音乐作品的二次创作,在塑造艺术形象的过程中,演唱者应该忠于原作品的时代背景与创作意图,同时还应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增加声乐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使声乐作品的审美情趣得到提高,更好地展现出声乐作品的审美价值。本文基于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体现,对演唱声音、音乐感觉、演唱情感、声乐表演艺术形象的审美体现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希望可以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声乐是一种表演艺术,歌唱的目的是人声生动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以优美的歌声去感染人们的心灵,从而实现其审美价值。而歌唱者将这些无声的符号转化为现实的艺术音响,这就必须通过自己的意识或感觉来认识其作品,依据乐谱上的旋律来研究,设计、处理和歌唱,精心地进行再创造。而如何运用自己的嗓音作为创作的材料和工具,通过身心的有机结合,依照声乐作品准确、  相似文献   

9.
陈晓华 《现代交际》2011,(8):155-156
歌唱艺术不仅是生理性、技术性艺术,也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活动。在声乐演唱和教学中,人们往往比较关注于歌唱的各种技能技巧,而最容易忽略另一个重要问题——心理素质对歌唱的作用和影响。声乐教学,应针对造成学生在学习和演唱过程中心理素质不佳的多种成因,采取恰当的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和情感培养,帮助学生调整心理状态,调动学习和演唱情绪,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0.
声音与情感是声乐演唱中两个主要的元素,两者在声乐演唱中占有同等的份量,需要演唱者认识和协调好两者的关系。由于声音演唱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是通过声音来传递作品中的思想与情感,同时声乐演唱又是二度创作的过程,需要演唱者将自身的情感体验与声乐作品中的情感体验相结合,进行加工再创作,而后运用恰当的演唱技巧来进行声乐演唱。  相似文献   

11.
歌唱是美妙的,可以愉悦身心、抒发情感,然而学习歌唱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声乐学习会遇到很多阶段性问题,从初学到深入,不仅是歌唱技巧还有歌唱心理因素都可能是制约声乐进步的关键。本文从声乐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同阶段和问题展开,帮助声乐爱好者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2.
在声乐学习中,内心听觉的感受具有重要意义,歌唱者除了具备醇熟的演唱技能技巧和丰富的舞台实践之外,更要做到用"心"去歌唱,用"心"歌唱就是要注重内心听觉感受的培养。歌唱艺术中的内心听觉是获得科学发声方法和歌唱体验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江赟  徐美玲 《职业时空》2008,4(8):63-63
歌唱的艺术表现力,是歌唱艺术中的高层次表现,也是演唱者艺术处理能力的综合体现。要求演唱者通过多方面的学习与实践,运用自如的演唱技巧,对音乐作品的深刻理解,从而达到声情意境的高度统一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4.
声乐艺术的语言创作是整个声乐艺术创作的一度创作,在它的诸多艺术美中,最为重要的应该就是逻辑美。本文作者强调了艺术美学中逻辑的掌握,并提出了建立逻辑美的概念,这有助于我们在创作声乐艺术时对语言进行凝练,或在演唱、欣赏声乐艺术作品时加深对声乐作品艺术美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5.
在歌唱中,声乐语言是直接体现人们心理对周围事物反映的手段,声乐语言让人们理解和体验了声乐艺术带来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6.
歌唱技巧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气息、发声、共鸣、语言"这八个字的协调统一。为了实现歌唱这一门艺术的发挥,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专门训练才能形成、发展和掌握歌唱的能力。文章通过对声乐技巧训练方法的阐述,明确学习声乐艺术的注意事项,更好地把握声乐训练的每一个步骤。  相似文献   

17.
在声乐学习中,大家都只注重嗓音技巧方面的训练,对于歌唱心理学的研究与运用,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当前社会对心理学的学习和使用并不自觉,也不普遍。我们应该探讨声乐演唱中应注意的基本问题,重点关注与演唱心理相关的技能技巧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歌唱想象在声乐学习和演唱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演唱者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揭示与表现都离不开想象与联想的运用。想象丰富着歌唱意识,它是声乐完美形象的灵魂所在。  相似文献   

19.
赵炜民 《现代妇女》2014,(6):341-342
只有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为基础来进行训练,才能增强声乐表演者的艺术表现力和演唱水平。尤其是对于声乐初学者来说,正确的歌唱观念、科学的训练启蒙可能会直接影响他的整个歌唱生涯。本篇论文从歌唱的共鸣、气息、日常的自我练习等方面谈了一些建议和观点,希望对提高声乐初学者的演唱技能和日常训练提供一个相对科学而又规范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分析了声乐演唱中与表演技巧相关的训练手法及其审美作用,通过探讨声乐演唱中与肢体表演紧密联系的理论内容,总结肢体表演在声乐演唱中具备的美学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