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近年来,关于信访制度何去何从的争论十分激烈。在“强化论”与“弱化论”之间的“规范论”认为,信访制度在整体上符合我国国情,应当予以坚持;同时,现行信访制度中过时的、非规范的内容也必须修正。新的《信访条例》比较多地采纳了“规范论”的见解,对信访机构的行政行为和信访人的行为选择进行了双向规范。但笔者认为,信访制度改革的力度还有欠缺,其不足部分尚待条件成熟时,再进行更深层次的完善。国家设立信访制度的本意在于使得社情民意能够顺畅地表达,使政府能够更好地为民造福,而不是解决具体问题,所以,信访制度的改革应立足于规范行政…  相似文献   

2.
针对浙江省杭州市推出的“市长信访联络员制度”,吉林省四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鸥在自己的实名博客中,公开“炮轰”信访联络员制度,引来网友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警察机构处理公民投诉制度已具备专业化、规范化规模。本文以美国各州中公民投诉警察处理机制中法治化程度最高的纽约州为例,分别从受诉部门的独立性、制度设置目的、调查程序规范化程度和程序外环节等几个方面对美国警察投诉机制与我国公安信访制度进行深入比较,总结出美国警察投诉机制的经验,以资借鉴到我国公安信访法治化进程中。  相似文献   

4.
信访制度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解决群众困难和问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信访制度本身存在许多问题,信访法治化面临着很多困境。本文阐述了信访法治化困境的具体表现、原因分析和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5.
网上信访:技术革新还是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计算机不仅作为工具扩展了人脑的功能,而且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社会关系;不仅在经济、文化领域开拓出全新的天地,而且带来了民主政治的变革。例如,当前信访制度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产生出“网上信访”这一新事物。不过,对于“网上信访”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信访听证是新形势下解决信访问题的制度创新,其目的在于使群众广泛参与、充分表达并给予尽可能的救济。全国各行政机关积极响应信访听证制度,在《信访条例》的基础上颁布自己的暂行办法并在做法上共性与个性共存,其成效十分显著,我国的信访听证制度在新时代下将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访制度在城市新区显得尤为重要,而信访活动研究的核心是信访制度的研究.信访制度研究,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实践问题;既与国家公共权力相关,更与国家公民的现实生活状态直接联系;既涉及国家体制,更涉及相关方面的权力和利益.对信访制度的研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方法的问题,但方法的得当与否,无疑是本项研究工作是否科学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某年暑假,因为课题调研,我专门走访了某区的信访办主任。那天,过了约定时间几分钟后,信访办主任匆匆而至,连声道歉,说刚刚处理了-一起信访案件。访谈刚结束,信访办主任又匆匆离去,因为又一起信访案件等着她去奔忙。在整个访谈过程中,我感受最深的是,信访如同一个沉重的包袱几乎要将她压垮。访谈中,我提到了社会工作介入信访工作的可能,信访办主任显然没来得及仔细思考社会工作的介入,但是,她的脸上写满了强烈的渴盼,非常渴望借助社会工作来解开信访这团缠绕的乱麻。后来遇到另一个我非常尊敬的社工机构负责人,她对于社工介入信访工作却表达了明显的质疑。她激动地说:那些拿·二十万元年薪的公务员尚且不能解决的问题,能够指望每年只拿三五万元的社工来替代解决吗?后来的事实也部分验证了这种质疑一一某市推出的专门针对某个特殊群体的一个信访服务项目面向社会组织公开招标,但愿意接手的社会组织的确不多。  相似文献   

9.
国家政权建设与新中国信访制度的形成及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仕政 《社会学研究》2012,(4):25-47,242
本文旨在从国家政权建设的角度讨论新中国信访制度形成及演变的历史过程和规律。研究发现,信访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根据群众路线而创立的。根据群众路线,信访工作有社会动员和冲突化解两个基本内容,并应做到二者的有机统一。但在信访实践中,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偏重其中一个方面,并相应形成社会动员和冲突化解这样两种信访工作取向。1978年以前,在社会动员取向主导下,信访制度建设趋于革命化,结果造成国家社会动员与民众利益诉求之间的严重对立。1978年以后,国家信访工作的主导观念向冲突化解取向调整,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信访制度的科层化。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冲突化解取向也逐渐暴露出它的局限,即不能有效地回应民众的政治参与需求,却又在客观上有利于民众的政治动员。国家怎样回应这一矛盾,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今后信访制度的演变。  相似文献   

10.
信访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公民权利救济、纠纷化解的制度,自我国建国以来为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倾听民声、体察民意、监督官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随着我国政治现代化的一系列改革的铺开,信访制度的一些严重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因此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先论述了信访制度的概念和历史沿袭情况,而后谈到了信访制度发展至今存在的一些突出的问题,第三部分是针对上述的问题提出的一些可行性改革路径,最后是本文的结语。  相似文献   

11.
孙东东事件后,信访屡成媒体热点。近日,一个有官方背景的课题组发表文章,建议国家信访局整合中央多个信访机构,向各省市派驻信访官员,代表中央受理当地信访诉求。这个建议被民间命名为“信访钦差”,与沈阳大学增设“信访方向”法学专业的话题一起,再度掀起媒体讨论信访制度的热情。种种迹象表明,作为官方和民间关注热点的信访制度,如何变革、何时变革已成为全社会共同思考的一个问题。信访是“群众来信来访”的简称,中国特色毋庸讳言。它的本意是为了反映民情、化解矛盾,但社会转型导致的社会矛盾,却使信访渐渐成了累积民众怨恨、加剧官民冲突的敏感区。近年来,信访活动猛增,  相似文献   

12.
当前信访制度遭遇困境已经成为体制内外的共识,但这种困境究竟如何产生,以及如何走出困境,则分歧较多。有人提出取消信访制度,有人认为需要加强信访部门的职权,还有的认为只要改“属地原则”为“谁引发谁负责”即可解决问题。笔者认为,信访制度逐渐扭曲甚至异化的原因当然很多,但其实质上突显的是社会利益整合机制缺失与利益结构失衡的问题。仅仅靠信访制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在很多情况下无异于缘木求鱼。  相似文献   

13.
信访曾在缓解社会矛盾和保障社会稳定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制度,现在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笔者将从我国当前信访制度的状况来分析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信访条例(修订草案)》正式对外颁布,并将于2005年5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新一轮信访制度改革的开始。但与此同时,围绕信访改革的各种争论并未就此平息,反而有升温的趋势。新《信访条例》有了哪些制度性的改革?最终目标是什么?信访制度改革应当选择怎样的路径以及应该如何引导公民理性有序地表达意愿?这些问题都是讨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拆迁信访是社会工作者经常接触到的领域。由于涉及利益群体多、利益标的大.而相关法规政策又不完善,甚至出现相互冲突状况.一线社工单纯运用社会工作实务技巧介入此类信访,往往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本文是基于对拆迁信访社工介入个案的综合研究,形成的对拆迁信访制度环境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早在2005年,南部县国土资源局就率先在南充市成立了信访安全股,专门负责处理全县涉及土地、矿产资源等的日常信访案件,几年来,该局不断创新信访工作制度,求真务实地处理了大量信访案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按期结案率达98%,息访率达99%,以其特有的风格称为信访工作中的"南部模式".  相似文献   

17.
新《信访条例》四大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大量积聚,许多社会矛盾都被导入信访,这与中国历史上的“青天”治国有着很深渊源,但却不属于现代西方法律制度范畴的传统渠道中。但传统的解决机制在应对日积月累而成的信访“洪峰”时,却显得不堪重负。于是,解决问题的渠道成了人们优先修复的对象,信访制度改革由此被提上议事日程。2005年1月17日,国务院颁布了新修订的《信访条例》,在改革方面迈进了一大步。笔者将其亮点归结为十六个字:减少矛盾、依靠社会、严格程序、理性维权。减少矛盾。近一时期社会矛盾大量产生的原因之一,便是许多地方政府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导刊》2012,(10):18-21
我国在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各类社会矛盾和冲突不断产生.具体体现为日趋增多的信访活动。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不断增多的大规模群体信访和矛盾激烈的个体信访,弓}发了持续上升的“信访洪峰”,成了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加速改革以及社会结构深化变动的特殊时期,由于信访制度的不完善、信访工作人员的意识不强以及信访问题处置随意性较大等等客观原因的存在,使得信访人对于信访工作信任度、公平性产生了怀疑,甚至对信访工作人员产生了心里抵触。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结合自身的相关工作经验对社会转型期信访人心理危机及其干预处理策略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党的86岁生日来临之际,宜昌点军区区委组织部和区委老干部局组织开展了老干部“五访”活动,认真落实走访慰问制度,切实加强离退休干部的思想教育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