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四运动至今,波澜壮阔的社会历程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社会背景的变迁,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也日趋完善。新闻事业作为我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又向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浅谈当代我国新闻工作者站在历史高度下坚持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
李敏 《现代妇女》2013,(10):209-210
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新闻自由主义在世界文明史上划过了一道长长的曲线,在全球新闻事业,新闻制度以及新闻思想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影响延伸至今,并一直占据主导位置.因此我们需要对新闻自由主义理论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此形成理性的认识,本论文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新闻自由主义的产生、发展、实质、现状、悖论和实现等做一次系统性的整理,使我们对新闻自由主义有个更全面细致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带来我们对新闻自由主义的全方位反思.在对西方新闻自由主义理论的扬弃中获得有益的借鉴,以便更好地为我国的新闻事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3.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我国新闻舆论工作上的指导作用。从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高度重视的形势出发,并结合新媒体时代下媒体格局错综复杂以及社会思潮多元多变的现实局面进行新媒体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策略探讨,将有助于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作用,为促进新媒体新闻事业的积极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潘程 《现代交际》2014,(7):91-92
本文基于对互联网和高校的调查问卷,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网民浏览新闻的习惯,对公民新闻的认知、态度以及相关行为趋势,研究表明大多数网民上网浏览最近头条新闻,其对公民新闻的定义认知尚不明确。另一方面,网民对参与式新闻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支持公民新闻事业。公民新闻的社会认同程度有发展的空间,公民新闻的发展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5.
在众多的阿拉伯国家中,位于亚洲地中海东岸的黎巴嫩,是一个面积只有10400平方公里、人口仅300万的小国.但它的新闻事业却很发达,首都贝鲁特素有“中东新闻中心”之称.笔者曾在战乱中的黎巴嫩从事记者工作4年,“发达、混乱、畸形、危险”八个字基本概括了我对这个国家的新闻界的印象.  相似文献   

6.
媒介关系研究是我国公关理论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说它薄弱,一是指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甚少,二是指在研究中照搬国外理论的痕迹甚重,缺乏对中国新闻环境的具体深入的分析。本文拟从中外(主要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新闻环境,公关与新闻互动环境的比较研究入手,来探索我国公共关系中媒介关系的运作特点及其策略。一、中外新闻环境的差异世界各国的新闻工作都必须遵守新闻的一般规律,因此,中外新闻事业当然会有一些共同性、相似性。但是,国情有别,社会制度不一样,每一个国  相似文献   

7.
在融媒体稳步发展新常态下,新媒体技术及资源得以丰富,客观上为新闻事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其中,新媒体面向新闻采访领域进行渗透,可丰富新时代新闻采访方式,节约新闻采访成本,提高新闻采访效率,新媒体与新闻采访的融合价值随之凸显。基于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背景,分析新闻采访创作要点和创新阻力,探析新闻采访创新技巧,以期推动新闻采访工作体系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闻工作者自身的道德修养关系到新闻事业的形象和发展,关系到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新闻工作者的自身素质修养,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9.
胡正强 《老年世界》2014,(22):10-12
英雄识英雄,惺惺惜惺惺,自古皆然。范长江与邹韬奋是中国现代新闻史上两颗光芒璀璨的巨星,他们两人都是我国杰出的新闻战士,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发展我国新闻事业,作出了彪炳史册、不可磨灭的贡献,堪称中国现代新闻出版史上的两面大旗。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们两人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中,由相识而相知,到在香港《华商报》社并肩战斗,前后约有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们始终互相支持,鼎力合作,亲密无间,成就了中国现代新闻史上的一段友谊佳话。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和媒体竞争的激烈化,使新闻策划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功的新闻策划不仅可以创造有影响力的独家新闻,还可以帮助媒体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本文试从新闻策划的概念及重要性的分析入手,同时提出编辑进行新闻策划需要避免的误区,希望可以促进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叶明 《现代交际》2014,(10):71-72
现代社会的新闻信息,含有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可以通过对这一系列信息的研究来丰富我国的发展理论。同时,在国际信息传播中,新闻的误读是常有的事情,而误读的结果是各国需要靠自己的能力来改变外界的误解。那么如果是经济不太发达的国家,在这方面的努力就要更多一些。兴起于美国的新新闻主义思潮,在人们的视野中迅速兴起又迅速衰落,但对于它的研究,能够为我们国家的新闻事业提供宝贵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央提出的"走转改",将当下新闻报道的短板提了出来,新闻记者角色定位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新闻事业的积极发展及国家、社会的舆论导向。县级新闻记者本就身在基层,与广大老百姓生活在一起,更应该关注普通群众的新闻,让老百姓看自己的故事,看自己的新闻。如此转换新闻角色,采访出来的新闻才具有鲜活性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3.
沈黎明 《当代老年》2007,(11):20-21
徐学江退休前是新华社副总编辑,从事新闻工作40多年,如今虽然退休,依然为新闻事业发挥着余热,在国内著名的新华网忙碌着。  相似文献   

14.
王援 《现代交际》2012,(10):157-159
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是新闻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学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未来新闻媒介的发展。而新闻人才的业务素质首先来自他们所接受的专业教育。因此,能否加速新闻人才的培养速度,尽快提高传媒人才的学识质量是当前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的迫切任务和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读了贵刊今年第六期《且说曲棍效应》不禁引起我一些感触。我是学新闻学的,而且上的是美国人办的燕京大学新闻系,故学了不少西方新闻学理论和历史。按照西方新闻学理论,既然是新闻,就要讲求个“新”字,而不能是旧闻。但在我国的报纸上常常见到“不久前”某地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这“不久前”就很难说是什么“尺寸”了,也许是几天,也许是几个月,甚至是几年?这还叫什么“新闻”呢? 不过,按照西方新闻学理论:“狗咬人不是新闻,只有人咬狗才是新闻”,这简直  相似文献   

16.
沈刚德  王五洋  黄杰 《现代妇女》2013,(11):250-250,264
新闻作品有别于时事新闻,应受《著作权法》的保护,我国《著作权法实施奈例》对“时事新闻”的简约解释则没有结合新闻界的具体情况,导致“时事新闻”的范围常被扩大。关于“时事新闻”的定义,法学界与新闻学界从未形成过统一的意见。两者对“时事新闻”概念存在严重分歧。长期以来各类新闻作品的著作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严重损害了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新闻思想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新闻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情况而逐渐形成、发展和完善的。毛泽东新闻思想不仅指导了中国的新闻事业,而且对中国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都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研究、分析和总结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基本内涵以及发展历程,有利于更加充分地去借鉴其中的精华部分,从而为加速当前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挥积极的舆论导向和方向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8.
郑磊 《职业》2011,(24):93-93
一、体育新闻与受众的关系 从体育新闻的活动范围来看,它既从属于新闻事业、又与体育事业密切联系,因此体育新闻的特征必然在这两者的交叉与互动中形成。在恪守新闻原则,客观地反映体育事实,遵循大众传播规律的基础上,体育新闻逐渐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新闻传播活动的显著的征象与标志。  相似文献   

19.
当我们说到新闻采访这种活动时,似乎是一个非常现代甚至时尚的概念。其实“水有源,树有根”,自从人类步入文明社会之后,就有了信息的采集、加工及传播。因此,新闻采访活动可谓源远流长,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特别是和我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他们彼此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用文化的血液哺育着新闻的精气神。本文从传统文化中的“兴观群怨”和“赋比兴”谈起,浅析其与现代新闻的报道内容、创作方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高校新闻媒体作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从业人员的素质对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地方高校的新闻工作者,整体综合素质更有待于提高。如何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似乎已形成规律化、模式化的高校新闻工作中让每一条校园新闻生动、充满趣味性,增强其可读性,是每一位高校新闻工作者应该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要通过"善观察、勤动手、多动脑"的方法,做一个新闻工作中的"有心人",从事好高校新闻工作。本文结合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新闻工作进行以下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