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秋慧 《职业》2008,(15):88-9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以下简称<若干解释>)第50条和56条明确规定了行政驳回诉讼请求判决形式,奠定了其法律地位.这是对国内行政法学界和行政审判实务界人土的共同呼声--完善行政诉讼的判决形式,增设行政驳回诉讼请求判决的回应,也是司法实践的迫切需要.但是,这一新的判决形式还存在若干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2.
行政诉讼情况判决是行政判决制度中最为特殊的一种判决制度,也是行政诉讼制度区别于其他两大诉讼制度所独自享有的。中国行政诉讼情况判决制度自确立以来也在司法实践及法理界饱受争议。本文将对该制度进行重新审视,在一定程度上解析该制度现实中的阻力并提出其未来发展的一定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于被告人在判决宣告前揭发他人犯罪或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而在刑罚执行期间查证属实的,应认定为立功.在适用何种审理程序救济的路径选择上笔者倾向作为减刑根据在审理减刑案件程序中予以减刑进行体现为宜,而不是轻易启动审判监督程序予以改判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以影响生效判决的既判力.  相似文献   

4.
从“杨小云自杀”一案中的判决来看,该案中汤某和严某并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也没有因为侵权行为而被判决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而只是严某由于没有尽到帮助义务而被判决赔偿杨小云父母2.49万余元。这样的判决对杨的7父母来说是难以接受的。显然,在判决中,民法中“公序良俗”原则并没有得到适用,这背后有着深刻的法律背景。  相似文献   

5.
裁判文书中,判决理由为连接案件事实和法律从而得出判决结果的关键内容。对于呈现庭审过程,体现双方争议焦点,展现法官心证过程有着重要作用。判决理由是判决书的核心所在,不仅是双方当事人最关心的部分,也是抑制法官裁判任意性的重要途径,对于彰显法制的公正和权威有着独特意义。然而判决理由的构建在中国司法实践中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近年来,判决理由说理不充分的问题日益受到群众与学界的诟病。本文从理论与实践出发,通过案例分析、实践调研、问卷分析、文献阅读等方式探讨了判决理由的可接受性,判决理由的构建基础,判决理由的制度运作,大致勾勒出法官撰写判决理由的过程和思路,并从制度上分析影响法官判决理由的深沉原因,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指出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观念。有助于读者了解中国的司法制度、法官的裁判过程,对法官改进裁判活动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行政契约(合同)是现代行政发展中的新事物,传统的行政理论面对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时显得局促不安。我国学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该领域广泛关注。有的学者从对德国、日本、法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比较研究出发探讨,有的学者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展开讨论,他们在论述中的用语并不统一,"行政契约"和"行政合同"交相使用。而随着行政诉讼法的修改,相应的司法解释的出台,"行政协议"的提法也呼之欲出,如今,"行政契约""行政合同""行政协议"的说法不一,在理论和实务的运用中显得混乱。本文认为,一方面,行政契约系纯粹的学术用语,但其范围并不当然就涵盖行政合同,二者为对统一问题的不同用语阐述,在理论和实务的发展中,行政合同替代行政契约的说法变得更为流行。另一方面,行政合同和行政协议的提法在法律文件和司法实务的使用中需要统一规范,这一点需要统一的立法来回应,以保持法律用语的严谨性。  相似文献   

7.
论政府在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的行政职能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政府的行政职能如何发挥和加强?本文想在这方面谈点浅见。(一)如何看待政府在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的行政职能作用T现时,行政手段是应该加强还是弱比7可队以I;三方面来看:I、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性质看加强政府行政职能作用的必然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具有非盈利性、普遍性和强制性的情点。法律上体现的是政府应尽的责任和广大农民应享有的权利,这一制度以确保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条件为唯一宗旨和目标,保险金由个人、集体。国家三方面共同构成,国家以财政作后盾,并给予税前列支。纵观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8.
侯振楠 《现代妇女》2013,(12):51-51
本文从知识产权的含义和特点入手,对我国现行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制度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介绍。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我国对知识产权进行司法和行政上的双轨制保护,行政保护是对司法保护的一种补充。因此,我国应该继续坚持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并应建立统一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进一步加强政府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指导工作,从而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即产生特殊的效力,实践中,部分行政行为在实体上或程序上存在瑕疵,我国的行政程序法尚未出台,轻微瑕疵行政行为的相关问题在学理层面、立法层面以及司法实践中的应对都不够系统、全面。行政行为的轻微瑕疵包括程序轻微瑕疵和实体轻微瑕疵,程序轻微瑕疵自2015年《行政诉讼法》就纳入了确认违法判决的适用范围,显示出了对程序瑕疵零容忍的态度,但司法实践中对程序轻微瑕疵的具体适用仍表现出不一致。直到2018年,新《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对程序轻微瑕疵作出限制性解释,更加强调程序合法性的地位,使程序轻微瑕疵绝处逢生,更不涉及瑕疵治愈问题。实体瑕疵的命运却与程序轻微截然不同,说明理由不完善、登记轻微瑕疵、技术性瑕疵、前行政行为的瑕疵等情形,并不少见,司法机关大多认可实体轻微瑕疵存在治愈的可能。本文主要将行政行为实体上存在轻微瑕疵并予以治愈的案件进行归纳、整理。  相似文献   

10.
江丽丽 《现代交际》2011,(9):116-116
西方国家行政改革始于20世纪90年代,持续至今,其中有很多可贵的经验是我们中国今天行政改革可以借鉴的。纵观西方国家的改革,无论从其内容还是改革的形式都立足于本国实际,这也给我国行政改革提出新的课题,既要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经验,同时必须有自己的特色,符合中国的国情。  相似文献   

11.
行政裁量是行政法的核心命题之一,现代社会行政裁量普遍存在。但因其被滥用的可能和现实,需对其加以必要的规范与控制。对行政裁量应采取立法的、行政的和司法的规制手段,其中立法规制是基础,行政规制是重点,司法规制是保障。  相似文献   

12.
郝越 《现代妇女》2014,(9):124-125
《行政诉讼法》未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被学界认为是为违法行政提供合法依据而受到诸多诟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抽象行政行为越来越与公民实际权益紧密联系,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有利于促进法治进步和公民权利的保障。本文认为是否纳入受案范围须区分不同的抽象行政行为,并应与政治、经济、社会及思想观念相适应,应采取渐进式的方式,并将结合国外的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孟琳 《职业》2013,(11):176-176
近期,笔者有幸参加绍兴市财政局组织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草稿)》修订征求意见座谈会,《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草稿)》根据行政单位会计工作发展情况,对现行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作了较多改动,包括库存物资、委托加工物资等。笔者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试对作为众多亮点之一的固定资产进行粗浅的解析,以更好地把握其实质内涵与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时期以来,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而变得愈加复杂,在这种局面下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继而导致高校办学质量大受影响。结合实践来看,一个行政管理创新能力强的高校不仅能够在合理利用资源的情况下实现平稳快速的发展,对于促进办学质量的提升也大有裨益。从分析高校行政管理创新内涵及其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出发,随后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创新提出科学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外书摘》2014,(3):40-42
从台北回来不久,台大L教授来函,告诉我他正在台大就读的女儿成功转入兽医系,说这下我们可以多为两岸动物保护问题与关怀生命共同努力了。信中还附了台北地方法院新近做出的一则虐猫案判决,对主审法官的“动物权思维”大表欣赏。四个月后,L教授又传来同一案件的终审判决,并对终审判决的“有所倒退”表示遗憾。  相似文献   

16.
信赖保护原则在当今世界已被许多国家所确立,并且很多国家将其作为了行政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信赖保护原则从产生、发展到趋于完善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而在我国,由于引入行政信赖保护原则的时间较晚,对信赖保护原则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在立法、司法、实践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信赖保护原则在维护法律安定性、建设诚信政府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使信赖保护原则在我国得到更好适用,必须建立信赖保护原则的完善机制。首先,立法方面应作为先导,制定《行政程序法》,将信赖保护原则规定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完善行政赔偿和行政补偿制度;其次,在行政方面,要规范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拓宽信赖保护原则的适用范围,完善行政复议制度;最后,在司法方面,加强司法机关对行政权的监督和规制,建立行政判例制度,对行政机关做出行政行为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进行监督。通过各方面的完善机制以实现对公民的存续保护,保护相对人的信赖利益。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襄樊市某县一份非法转让采矿权的合同,接到两种截然相反的“判决”结果。襄樊市中级人民法院“合同一方不能享有合同解除权”的判决刚下,湖北省国土资源厅责令“立即解除合同”的通知紧跟而来。法院判决与主管部门通知明显冲突,使襄樊市该县陷入两难境地,这份麻烦不断的非法转让矿产采矿权合同究竟该如何履行?  相似文献   

18.
没有规定管辖权、对外国法院判决缺乏程序公正的要求。仍以互惠作为审查外国法院的判决的标准之一这是我国民诉法中关于外国法院判决承认和执行的不足,文中对此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去年8月经法院判决与前夫陆某离婚,法院的民事判决书载明:婚后共同财产,坐落于市滨江路28号大院A栋401室的房改房一套归我所有,但由我补偿陆某现金2万元。现在,上述判决书已发生法律效力,我也按判决书将2万元现金付给了陆某。这套房子原来登记的房主为陆某,我先后两次到市房管局办理上述房屋的权属转移登记手续。  相似文献   

20.
徐金金 《现代妇女》2014,(8):117-117
行政裁量在行政法的研究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随着对行政裁量研究的深入,出现了“行政裁量基准”制度。本文首先从现实情况入手,介绍了行政裁量基准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由此引出行政裁量基准存在的现实争议,再具体到我国行政裁量基准存在的问题上,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在本文中,笔者就主要针对行政裁量基准的完善做了一个抛砖引玉的分析,从而使行政裁量基准发挥更好的作用,以此限制行政裁量权的滥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