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连接意义是源于美国语言学家詹姆斯·鲍尔·基在话语分析中所提出的连接构建。谚语属于话语的范畴,它以话语的连接构建为切入点,运用话语分析工具对中国汉民族中关于生产、文化、阶级三类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谚语分别进行探讨,并分析各类谚语的语用连接意义。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英语谚语的历史起源。指出英语谚语按来源可以分为六类:即长期的社会实践;长期的生产实践;长期的生活实践及经历;源于名著、寓言及格言;译借外国谚语;源于《圣经》。从语法、修辞、文体三方面论述了英语谚语的特点。并阐述英语翻译时应注意其民族性和口语性。  相似文献   

3.
英语典故性词语的来源与汉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英语中典故性词语的来源与汉译。根据来源,英语典故性词语分为六类:源于《圣经》;源于传说和神话故事;源于寓言故事;源于文学作品;源于风俗习惯;源于谚语。  相似文献   

4.
英语谚语大多起源于民间口语。也有一部分源于文化典籍或宗教文献。它们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里兼收并蓄,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经过千锤百炼,终成为简洁生动、意味深长、富有哲理的英语的精华。本文主要从民间口语、文化典籍和宗教文献3个方面对英语谚语的起源进行了探讨,旨在揭示谚语所反映的社会的发展进程、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其超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谚语的文化沉淀的认知与翻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谚语是人类对自然、社会现象和生活的认知和归纳,是语言中反映历史和文化的一种形象生动的载体。谚语包含着丰富文化内涵。归纳总结行之有效的一些微观谚语翻译的处理方法,使目标读者通过译文也能充分感受到原著中谚语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谚语是文化遗产的结晶,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点。谚语翻译应充分了解谚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分析英、汉谚语的文化共性和个性,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论汉语谚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对汉语谚语的历史与定义作了概述 ,说明谚语与格言、成语、歇后语等的区别。分析了谚语如何从开始的大众口头形式而后与书面小说和散文相结合的演进过程。像在世界各国一样 ,汉语谚语具有传送传统共同价值观念的功用。在西方国家 ,由于个人主义的兴起 ,谚语逐渐消亡 ;但在中国 ,谚语继续广泛使用 ,因为它仍然起着传送在社会中被视为重要的传统价值观念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谚语是人类传承认知成果的一种言语艺术。由于各民族文化的差异,谚语在托物言事、陈情述理时,受制于不同的语言文化心理,显示出不同的语言选择,进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风格。谚语申诸多带有民族语言选择倾向的、体现民族文化特征的格素,就是谚语民族风格的载体。与汉民族及其他民族的谚语比较,回族谚语以其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文化意蕴,在谚林申独树一帜,体现着它独特的语言文化内涵和语言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9.
文章选取汉语和泰语的谚语进行对比研究,从反映汉族和泰族的宗教信仰、价值取向、传统习俗、社会结构四方面的谚语入手,以探讨汉语谚语和泰语谚语各自蕴含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英语谚语的文化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谚语集语言学、语音学、美学于一体,给人以启迪、回味,英语谚语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学习、使用英语谚语有助于提高使用者的文学水平、文化修养。文章拟就英语谚语与文化的关系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讨论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与谚语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认为谚语是文化价值观的外衣,直接体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社会价值观,因此学习谚语也就是学习谚语国的社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英汉谚语的语言结构与修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谚语同成语、典故和格言一样 ,是各个民族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谚语以其凝练、通俗、生动、形象、音韵和谐、富含哲理的特点而成为各民族民间文学的一块奇葩。谚语集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于一身 ,是各个民族劳动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从结构形式、修辞方法、语体特色、音韵和谐和语用功能方面对英汉谚语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 ,从而加强对二者关系的认识和对英汉文化异同的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13.
英语导游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汉语谚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从谚语的对译、直译、套译及谚语的仿拟方面探讨了汉语谚语英译的一些原则。  相似文献   

14.
谚语是用简单通俗的话语,通过类比的方式反映深刻的道理。谚语翻译传递源语谚语中的喻义和文化信息。There’s no smoke without fire与"无风不起浪"看似相同,但二者在概念意义和联想意义上都有所不同。为更有效地传递源语谚语所表达的联想意义,谚语翻译应采用以异化为主、以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谚语 ,作为一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除了具有重要的语用意义外 ,还有很重要的文化价值。通过谚语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因此英语谚语是在英国的地理历史、民族风俗、文学等文化背景中产生的 ,它们所表现的也就是这种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英文化差异对谚语翻译策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谚语作为两种文化的载体,分别反映出两种文化的共性与个性。这种共性与个性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两种谚语之间的翻译策略。为了保持翻译的交际功能,同时充分体现两种谚语的文化内涵,在两种谚语的翻译中必须采取异化、归化、借用和综合翻译法。  相似文献   

17.
谚语是人民群众长期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用简单通俗的话表达出深刻的道理。它是文化的载体,人类许多文化现象都可以在谚语中得到反映。它不仅体现了一个民族语言的精髓,更体现了一个民族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俄语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语言,从许多民族语言中吸取了精华,俄语谚语也表现出它的丰富多姿。从俄语谚语中可以了解到俄罗斯民族的饮食文化、数字文化、动物意象、宗教思想观念,同时俄语谚语还体现出了深刻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8.
谚语是世界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斗争中不断积累的经验总结 ,它言简意赅、浅显风趣 ,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折射了内在的民族风范 ,是语言文化精华的一部分。通过引入谚语的定义和分析谚语的特点 ,本文探讨了汉英谚语所体现的东西方文化差异与文化共性 ,指出了英语谚语汉译时应注意的问题并进一步阐明了文化学习和语言学习具有同等重要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某些常见英语成语及谚语的分析,探讨英汉两种语言中成语及谚语的异同以及某些误解、误译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并就如何正确理解和翻译英语成语及谚语提出了几点方法.  相似文献   

20.
谚语大都形成于民间,反映大众的智慧,包含朴素的哲理.就英语谚语的汉译技巧作了归纳,特别指出了在谚语的翻译过程中,必须结合语言目的国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进行翻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