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土地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科学的土地纲领是无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能否胜利的一个关键问题。因此,土地问题,历来是马克思主义同机会主义斗争的一个焦点。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对土地问题有着较为全面、系统的论述。认真学习这一理论,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 文学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必须反映时代精神,这是茅盾文艺思想中的一块重要基石。茅盾不仅以此作为自己文学创作的准则,同时以此来解释文学现象,衡量、批评作家作品。1 文学首先是受时代制约的,是时代的发展推动文学的变革,并赋予文学以自己的特征。在《文学与人生》一文中,茅盾认为:“时代精神支配着政治、哲学、文学、美术等等,犹影之与形。各时代的作家所以各有不同的面目,是时代精神的缘故;同一时代的作家所以必有共同一致的倾向,也是时代精神的缘故。”时代精神是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它包  相似文献   

3.
方以启 《北方论丛》2011,(4):103-107
1845年前,马克思肯定"哲学",把哲学当做解释世界的总原则、总公式,站在哲学立场上分析研究各种问题。1845年后,马克思、恩格斯开始否定"哲学",确立了研究问题的实证科学立场。马克思、恩格斯反对"哲学"但是并不反对世界观理论。在把哲学理解为理论化世界观的含义上,我们仍然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有哲学,但是,要防止回到马克思、恩格斯曾经反对过的研究问题的"哲学立场"上去。  相似文献   

4.
讽刺,是一种专门揭露或批判丑恶事物、不良现象、愚蠢行为的艺术品种。由于讽刺对象不同,讽刺也呈现出不同的类型。从文艺理论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这一问题的,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他指出:“有几种讽刺:有对付敌人的,有对付同盟者的,有对付自己队伍的,态度各有不同。”他还多次把讽刺划作“对于人民的敌人”的和“对于人民自己”(或“对同志”)的两种基本类型。这一论断是毛泽东文艺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个重要贡献。它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哲学观点具体运用到喜剧范畴,为社会主义的讽刺艺术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四十年来,我们在讽刺艺术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出现的问题,都反复验证了这一美学见解的正确性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鲁迅是我国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他的文艺思想,特别是他后期的文艺思想,处处闪耀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辉。鲁迅的思想是和我们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的思想相通的。毛主席生前号召我们:要“打破‘金要足赤’、‘人要完人’的形而上学错误思想。”“金  相似文献   

6.
从“历史真实”到“历史的精神真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文化批评成为文学研究的实际操作工具 ,堆积在文学编辑案头的学术论文 ,越来越驳杂得令人难以置信 ,有的更是怎么看都看不出与文学有什么关系。对于文学研究中正在“热用”的文化批评还需不需要学理探讨 ?需不需要学术规范 ?在文化多元性存在的今天 ,谁也不会期待有某种权威性的声音来作出定论 ,更重要的是伴随着对于多样性意见 ,特别是更多确有真知灼见的意见的倾听 ,让我们的思考接近成熟。  相似文献   

7.
现实与真实,生活的现实与生活的真实,人类社会的生活真实与文学作品中艺术真实,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不是搞理论工作的,对理论学习得不好,了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文艺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对社会主义文艺的价值取向、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以及文艺队伍的建设等根本问题,作了全面的论述,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设提出了一个富于创造性的理论纲领。一、社会主义文艺的价值取向在无产阶级革命和建立政权的历史阶段,列宁和毛泽东都把文艺作为一条战线纳入实际的政治斗争之中,明确要求文艺成为无产…  相似文献   

9.
<正> 李广田在他的著名散文《秋天》里,曾这样抒发了对于人生行程的认识:“我想该这样说:‘愿走在道上,不愿停在途中’……因为人生就是走在道上啊。”在半个多世纪的生活中,正如他自己所说,确实将个人的生命,交付给了一种无休止的艰难跋涉。在热爱并从事的文学事业上,李广田毕生执着于艺术真理的追求。他不仅以诗歌、散文、小说等多方面的创作实践,反映出自己的艺术见解和艺术理想,还从四十年代起,倾注巨大精力和无数心血,撰写并出版了多种文艺批评和文学理论著作:《诗的艺术》(1948)、《文学枝叶》(1948)、  相似文献   

10.
(一) 歌德在谈到他的剧本《塔索》的时候,曾经这样说道:“我有塔索的生平,我有自己的生平,我把这两个奇特人物和他们的特性融合在一起,我心中就浮起塔索的形象……关于我的描绘,可以说句真话:这部剧本是我的骨头中的一根骨头,我的肉中的一块肉。”(《歌德谈话录》第146页)象歌  相似文献   

11.
林艳梅 《北方论丛》2003,1(6):92-94
关于“恶”的历史作用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有许多精彩的、深刻的论述。在两位经其作家看来,与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根基性决定地位不同,“恶”的历史作用主要体现在,它构成推动历史发展的直接的、重要的动力,是促进历史进步的重要杠杆。  相似文献   

12.
在德鲁兹和瓜塔利看来,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控制"欲望生产"的历史,传统社会通过编码和再编码而控制欲望生产,而资本主义社会通过"公理体系"把编码和再编码内在化,从而使资本主义社会的欲望生产欲望自己的被控制.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就应该从这种自我控制的机制中得到理解.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在一八六七年至一八九一年期间给德国、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青年的信中,对青年怎样学习和研究历史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使人读后颇受教益。为了和青年同志们共同探讨正确的学习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学习和研究历史,我择要谈些学习体会,并以此文作为对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的纪念。一、要把历史唯物主义当作研究历史的指南,而不是把它当作现成的公式马克思以前的历史理论和历史学都不能成为科学。至十八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创立了  相似文献   

14.
现实主义文学所展现的各种美妙动人的艺术世界,是由作家的主观精神个性与客观现实的生活内容完美统一而形成的,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因此,如何正确理解艺术创造中作家主观精神个性与客观现实性的关系,如何理解审美主体在美的创造中的意义,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十分关注的重要美学问题。马克思在批判普鲁土政府所颁布的书报检查令时说:“你们赞美大自然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  相似文献   

15.
“历史科学”是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目前学界对此概念的理解和阐释不仅歧见纷呈,而且聚焦于马克思关于“历史科学”概念的阐释,往往忽略了恩格斯的相关思考,因而应从文本总体及其历史中对这一概念加以考察和把握。从历史语境来看,两位经典作家提出这一概念,根本上就是要彻底扭转“曲解”或完全撇开人类史的“意识形态”历史叙事,在社会历史领域进行彻底的唯物主义叙事。从文本的总体来看,“历史科学”应是一门以人们的物质实践为基础的、在社会历史领域改变世界的“科学”的总体性阐释。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诸多领域所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其成果、无产阶级解放乃至人类解放的价值旨归三个层级结构及其相关命题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贯通,使“历史科学”的唯物主义叙事成为一个具有内在严密性的整体。在新的时代境遇下,从文本的总体及其历史来把握“历史科学”及其唯物主义叙事,无论对于全面理解马克思学说抑或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1986年12月,我在上海参加第二次全国词学讨论会。会上有人谈起:理论界有一匹“黑马”冲出来,竟公然宣称“中国的传统文化理该后继无人了”。我当即在大会上予以驳斥:“不论它是黑写还是白马,哪怕是红鬃烈马,如果它把祖国的传统文化践踏得一无是处,我敢肯定说这绝不是一匹好马。”我之所以如此愤慨,是因为这牵涉到一个对传统文化的看法问题。换言之,它涉及马克思主义关于继承和发展的原则问题。关于文化的继承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  相似文献   

17.
本文系原中共江西省委书记、江西省经济学会会长傅雨田同志据平日读书笔记整理而成,本刊特予以发表。标题系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18.
把劳动对象化理解为劳动的本质,不符合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劳动本质的论述,在理论上有着很大的局限性。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主体的目的性是劳动过程中的一条基本规律,劳动过程就是客观规律与目的规律的辩证统一。劳动的本质是劳动过程中的二重化,人与对象的相互生成。劳动过程内在地包含着三个关系、三个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劳动过程的关系,以自然界为中介的人与人的关系;劳动创造人的过程,人灯主体生产物质产品的过程,人类主体占有对象化产品的过程。劳动二重化理论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理解为人类自身生成的环节和手段,把人通过劳动的现实生成理解为目的,强调人类主体及其生成在劳动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9.
<正> 现实主义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论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他们对现实主义的论述中,都突出地强调了真实地描写现实关系的思想。可以说,这是他们有关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一个核心思想和基本出发点。下面,我们想就这个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正>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思想,从其基本内涵上看是现实主义的,这一点几乎是国内外研究者的共识,但是,必须指出,马恩的文艺观并非一开始就以现实主义的形态而存在,也不是一开始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而是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变化与发展过程。概而言之,19世纪四十年代中期以前是马恩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萌芽与初创时期,四十年代中后期到七十年代是其形成与发展时期,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则是其进一步丰富、完善与总结时期。在第一个时期,马恩完成了他们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