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最早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概括为“辩证唯物主义”,他在丰富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同时,对唯物史观的创立与发展也作出了杰出贡献。列宁对普列汉诺夫哲学上的成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将普列汉诺夫的哲学著作誉为“整个马克思主义文献中的优秀著作”,认为这些著作“应当列为必读的共产主义教科书”①。普列汉诺夫的名著《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读的一部共产主义教科书。这部著作思想之深逮,论证之系统,分析之精辟,逻辑之严密,语言之简炼,至今仍令人叹…  相似文献   

2.
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同一切科学理论体系都有一个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一样,唯物史观亦经历了一个酝酿、准备、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如果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5—1846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科学巨著正式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那末,唯物史观中的许多思想萌芽,许多重要原理则在本书之前的诸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等著作中已经有了零星的乃至相对完整、系统的论述.在《神圣家族》中,针对鲍威尔一伙以“自我意识”与“实体”的对立为哲学根据,把精神与群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是什么?这个问题是国内外理论界争议颇多的问题。为了搞清这个问题,哲学系82级学生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课程的教学,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于四月中旬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应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因为《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使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已初具雏形。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仅仅就是唯物史观,为什么说唯物史观的形成就标志着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围绕着这个问题,同学们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含在辩证唯物主义中,不能真实地反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关系。 首先,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形式和创立过程来看,马克思于1845年春天写出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当然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诞生。可是,在此之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为创立新哲学体系所进行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绩,则集中表现为唯物史观的逐步形成。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神圣家族》等著作中,都体现出了唯物史观从萌芽到根本形成的过程。所以,就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创立与唯物史观创立的关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是什么?这个问题是国内外理论界争议颇多的问题。为了搞清这个问题,哲学系82级学生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课程的教学,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于四月中旬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应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因为《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使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已初具雏形。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仅仅就是唯物史观,为什么说唯物史观的形成就标志着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围绕着这个问题,同学们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大部分同学认为,马克思一生中有两大发现:  相似文献   

6.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性著作,但这部著作是一个未完成的手稿,现在所见各种版本都是后人根据自己的理解编排的。由于不同的编辑方法会给文本带来完全不同的面貌,因此,从文献学的角度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对于我们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写作意图和思维逻辑、把握其著作的整体结构和丰富内涵、精确再现其思想原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5年4月23-24日,在南京大学召开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献学研究及其当代价值暨第二届广松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就《费尔巴哈》章的文献学研究史、广松版《德意志意识形态》及其当代争论、恩格斯在唯物史观创立过程中的作用、《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本刊精选4位与会专家学者的会议论文集中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德意志意识形态》文献学研究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性著作,但这部著作是一个未完成的手稿,现在所见各种版本都是后人根据自己的理解编排的。由于不同的编辑方法会给文本带来完全不同的面貌,因此,从文献学的角度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对于我们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写作意图和思维逻辑、把握其著作的整体结构和丰富内涵、精确再现其思想原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5年4月23-24日,在南京大学召开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献学研究及其当代价值暨第二届广松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就《费尔巴哈》章的文献学研究史、广松版《德意志意识形态》及其当代争论、恩格斯在唯物史观创立过程中的作用、《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本刊精选4位与会专家学者的会议论文集中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性著作,但这部著作是一个未完成的手稿,现在所见各种版本都是后人根据自己的理解编排的。由于不同的编辑方法会给文本带来完全不同的面貌,因此,从文献学的角度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对于我们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写作意图和思维逻辑、把握其著作的整体结构和丰富内涵、精确再现其思想原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5年4月23-24日,在南京大学召开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献学研究及其当代价值暨第二届广松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就《费尔巴哈》章的文献学研究史、广松版《德意志意识形态》及其当代争论、恩格斯在唯物史观创立过程中的作用、《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本刊精选4位与会专家学者的会议论文集中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广松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编辑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性著作,但这部著作是一个未完成的手稿,现在所见各种版本都是后人根据自己的理解编排的。由于不同的编辑方法会给文本带来完全不同的面貌,因此,从文献学的角度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对于我们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写作意图和思维逻辑、把握其著作的整体结构和丰富内涵、精确再现其思想原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5年4月23-24日,在南京大学召开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献学研究及其当代价值暨第二届广松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就《费尔巴哈》章的文献学研究史、广松版《德意志意识形态》及其当代争论、恩格斯在唯物史观创立过程中的作用、《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本刊精选4位与会专家学者的会议论文集中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形成自己科学世界观时的一部关键性论著;它是马克思第一次把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学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由此建构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轮廓。因而,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源头。  相似文献   

11.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全面系统阐述唯物史观的重要哲学著作,它通过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批判,完成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重大的飞跃.而马克思主义人的人学也是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的,所谓“现实的人”正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物质生产的人,由于分工的出现必定要经历片面的发展,当生产力高度发达,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时候,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便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人的全面发展逻辑脉络的阐述,在此做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国内学界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之间形成了“人道主义”的共产主义与“科学”的共产主义的对立。这种观点是对马克思思想进程的一种曲解。事实上,《德意志意识形态》对未来社会观的新探索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共产主义理论并非“截然不同”或“根本对立”,而是一脉相承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不仅继承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主义观的基本思想,揭示出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前提、现实力量以及现实途径,还延续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未来社会观的表述方式,通过对异质的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思想的批判阐明共产主义理论。另外,《德意志意识形态》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均立足于唯物史观、人道主义的理论基础,阐发马克思主义的未来社会理论。准确地理解上述关系,有助于恢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主义观在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史上应有之历史地位,更加全面、透彻地领会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3.
《唯物史观与现时代》(海天出版社1996年版)是辛敬良先生的新著,这部以唯物史观为主题的著作涉及内容广泛、思考深邂,体例也活跃,堪称一部凝聚了辛先生多年心血的力作。辛先生的观点在多种场合的一贯表述是,必须改革传统的哲学教科书模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应是科学地阐明自然、社会、人(包括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三者的统一关系。只有立足于唯物史观的高度,才能深刻地揭示出这种统一的关系;也只有以唯物办见为核心(而决不是什么“推广”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各个组成部分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传统哲学模…  相似文献   

14.
论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两种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有两种转变。第一种转变是马克思恩格斯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这次转变开始于《莱茵报》时期的文章,完成于1845—1846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二种转变是指马克思主义形成以后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转变。本文考察和叙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及其在社会发展序列中的地位的思想的历史演变,关于对资本主义寿命看法的历史演变,关于俄国公社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思想的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是一部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大家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恩格斯用了很大精力去专攻数学和自然科学,对当时自然科学的一切重大成就和科技中的新成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概括,先后用十几年的时间写作《自然辩证法》这部著作。恩格斯在这本书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关于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的五大解读模式的关键区别,是源于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体现出的建立在异化劳动概念基础上的异化史观在唯物史观形成过程中的地位上的理解。《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的思想从不成熟到成熟之间的一部著作,在其中,人本主义异化逻辑与从客观经济现实出发的科学逻辑交织在一起,前者占主导地位,但后者开辟了通向唯物史观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范寿康是一位融会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哲学家。20世纪30年代,他在武汉大学哲学系任教期间所著《中国哲学史通论》,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部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写作的中国哲学通史。该书既坚持从唯物史观出发看待中国哲学历史,又重视发掘中国哲学史自身的特色精义,留下了有益于中国哲学研究的宝贵启示。  相似文献   

18.
作为马克思早期的重要哲学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自然概念的重新定义直接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其后的延伸和发展.马克思早期的生态思想在此著作中并没有体系化的明确阐发,但是通过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借鉴和批判,对形而上学的自然观的批判,以及对实践辩证法的论述,马克思将自然概念重新放置于社会关系和历史发展的范畴之中.因此,《手稿》中自然观的哲学论述,既说明了资本批判对于唯物史观构建的基础地位,同时也反映了马克思的生态观与共产主义理论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9.
对象性活动·实践·生产劳动──论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过程中的思维罗辑的转换杨生平,吴润《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分别简称为《手稿》、《提纲》和《形态》),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过程中的三部重要的著作。目...  相似文献   

20.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的奠基性著作。恩格斯生前对手稿的最后整理和分类,为我们探讨这部著作的基本思想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恩格斯生前对《自然辩证法》手稿的整理和分类,应该说是他的最后研究成果,也是他为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体系所确定的基本格局。长期以来,苏联一些人孤立地在解释,编排和论证《自然辩证法》写作过程中拟定的两份计划草案上兜圈子,完全忽视了恩格斯本人对手稿l的最后整理和分类。这样一来,就违背了恩格斯的遗愿,歪曲了恩格斯长期研究自然科学哲学的实际思想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