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许心宏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1(2)
20世纪90年代以降,贾平凹小说文本中的商周与西京成了视角互视性、文化裂变性的时空结构体.城乡凝视与游离间的“离乡—进城—返乡”书写,使文学的二元空间结构演绎成文化时间的结构并置.在城市与乡土的双向审视与批判中,从《废都》的“废城”到《秦腔》的“废乡”,“双废”表现的是“家园无何处”的审美现代性困境,内中体现了叙事者文化心理根植与调适、文化身份焦虑与认同、城乡情感与家园归依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黄勇昌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6)
英美文学中的家园意识是唤醒人类对大家园与小家园的追求、热爱与保护,从而摆脱生存困境、化解生存危机,使人类的栖居更加和平、和谐、安宁、纯净的心灵追求和精神期盼.在家园意识昭示与驱使的能动环境中,正常的自然人无论身处异境与否都渴望有一个家即安身之所,以摆脱或减少寒冷、危险、丑恶、焦虑、孤独甚至死亡,并由此而进行艰苦不懈的重塑与抗争. 相似文献
4.
5.
享誉中外的什刹海坐落在京城的中心,紧傍在北京中轴线的西侧。在以银锭桥分界的前海北沿、后海前沿、柳荫街与前海西街之内的地区里,有18条蜿蜒曲折的胡同。那一条条幽深的胡同,像是一面面映着历史的镜子。 相似文献
6.
7.
香格里拉……晚风里一声低低的呼唤,悠悠地柔软着我的心,循着风的低语,唤我到了香格里拉那温柔的家。拖曳着如梦的裙裾,拾阶而上。在弧形的落差里,我便跌入了东巴文化的旋涡,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清朗。香格里拉,那美丽的家园,如唐诗的楼榭,似宋词的亭台,亲近自然的原木栈道,构成了向天地借来的一幅长长的山水画卷。那一缕缕愉悦的心情,便在空间的立体下自由地游走着,无语地浮雕着,流露出香格里拉古罗马的神韵。拾回了散落在城市生活外悠闲的点滴细节,悄然地组进了香格里拉的每一个符号里,一路完美过去。于是,思想便宁静地栖晒在香格里拉的每一…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论张爱玲的家园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秀梅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103-105
家园意识是张爱玲创作心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可以说是她创作的原动力。这种意识的形成是自发的,也是自觉的。对古老家园的痛苦记忆以及对理想家园的探寻是这种意识的具体表现。家园寻求意识伴随张爱玲创作的始终以至她的一生,成就了她极高的文学地位。 相似文献
12.
14.
15.
16.
李应雪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1,(5):26-28
罗伯特·弗洛斯特在其“家园”诗歌中描绘了新英格兰人栖居的困顿,探讨了重建“家园意识”的可能。新英格兰人的栖居困境和“家园意识”的沦丧使得重建“家园意识”成为一种生存需要和伦理选择。弗洛斯特从存在论美学的高度阐释了“家园意识”在改变新英格兰人存在困境与其实现栖居理想的辩证关系。展现了“家园意识”不可替代的现实作用和美学价值,丰富扩展了“家园意识”和栖居的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7.
马爱莲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4):152-154
家园共育这个命题其实由来已久,在国外已发展得较为成熟。学前教育的质量与孩子今后的发展联系十分紧密,家园共育是学前教育目前的大趋势。我国家园共育虽然如火如荼,但家园共育现状并不乐观,存在着措施实施不到位、方式方法混乱、家长教师观念分歧、家长教育观念落后等问题。为此,通过对幼儿园家长教师的问卷调查,在了解家园共育问题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家园共育的幼儿园管理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像老北京失去了四合院一样,我失去了曾经的母校——北京第九十五中学。2002年,北京出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儿,位于宣武区韩家胡同的北京九十五中学被取消建制,改成了一个体检中心。说不大,九 相似文献
19.
与北京的其他老胡同一样,总布胡同也有一段漫长的发展历史。它早在元代便已形成,明代时属明时坊,由于设有总捕衙署,所以得名“总捕胡同”。百姓以音相传,又称“总铺胡同”。到了清代,此处属镶白旗,至乾隆年间开始称“总布胡同”。清代末年,以南小街为界将这条胡同一分为二,定名为东、西总布胡同。20世纪40年代,位于东总布胡同东段那条南北走向的城隍庙街被改名为“北总布胡同”。因此,如今所说的“总布胡同”实际上是东、西、北三条总布胡同的总称。总布胡同颇有些不同凡响。仅在上个世纪的百年间,这里就发生过许许多多故事。比如,1900年德… 相似文献
20.
张艳梅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63-68
张炜在自己的创作中,以独特的生命体验和近乎疼痛的理性思考为基础,建构了厚重而高远的精神和思想大厦。回归自然作为张炜思想中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反复传达着作家返回生存以及生命本真状态的努力方向。在发展主义至上的时代,他追问的是关于生命的本原和精神性存在,以及人类可能抵达的精神高度。在失落中寻找,在寻找中追问,不仅向旷野大地寻找生命的现世家园,还向历史文化和自然哲学寻找生命的终极家园。张炜饱含忧患意识,以超越世俗的洞见,为我们营造了人与自然完美融合的生命乌托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