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曼斯菲尔德的《苍蝇》傅子柏新西兰“短篇小说大师”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Mansfield)的短篇小说《苍蝇》,“对事物和事件使用了准确有形的象征”①。乍一看来,“苍蝇”与“战争”毫无关联,但细加品味,却可以发现,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关...  相似文献   

2.
詹姆斯·乔伊斯与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作品在主题内涵和创作风格方面有着诸多相似性,《死者》与《陌生人》便是其中的典型之作。这两个短篇书写了主人公对爱情、婚姻、人生以及自我话语权威的多重幻灭,通过描绘其从幻想到幻灭的心路历程,揭示出其精神上的死亡和孤独感,暗示了现代人普遍存在的精神危机和异化状态,折射出20世纪初西方的社会历史语境。在其小说创作中,两位作家均借助多元的现代主义艺术手法,如顿悟或启示、自由式话语以及象征手法等,巧妙地呈现人物的内心隐秘世界,表现出作品普遍的幻灭主题,从而使小说的形式与内容达到完美统一,也使我们从中领会到了这两位现代文学核心人物深厚的创作功力。  相似文献   

3.
新西兰女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本世纪初著名的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大师。她的作品着重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但叙事结构又迥异于伍尔芙、乔伊斯的意识流小说。《金丝雀》通篇采用内心独白,但作家在意识流动中通过不断变换视角、精心营造意象、多层次进行对比呼应,使现实主义描写与人物内心世界刻画获得有机整合,因而小说在深刻表现主题的同时亦获得诗一般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将范妮、埃德蒙等人物分析和小说主旨联系起来,并借助当时英国的宗教背景和奥斯丁传记材料,探求《曼斯菲尔德庄园》的宗教意涵。《曼斯菲尔德庄园》算不上“福音主义小说”,只是较为温和地回应了英国19世纪初的福音主义运动。奥斯丁并非道德论者,而是小说家,且信仰问题在当时还没有成为一般小说主题,不宜详细讨论。奥斯丁笔下的年轻牧师,往往作为情人去扮演世俗角色;对于牧师的描绘,也多限于社会和家庭生活,并未有意识地深入探究牧师的宗教思想。  相似文献   

5.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以短篇小说在现代主义运动中独树一帜,但其名作《布里尔小姐》在国内学术界所受关注尚显不足。学界通常将目光放在现代主义小说的文类边界之内,探究该小说的相应内涵。与之有所不同,本文认为小说植根于既有传统和现实土壤,一方面继承古典诗歌传统,另一方面借鉴同时代现代主义诗歌的艺术手法,因而映现出明显的诗歌特性,即戏剧性、抒情性以及聚合性。诗性特征是曼氏小说艺术的一大特色,亦是她为现代主义小说革新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曼斯菲尔德庄园》里建构了曼斯菲尔德庄园、朴次茅斯和伦敦三个主要空间,小说在空间对比中展现出庄园的空间特性:美好舒适的生活空间、遵礼守制的道德空间、幸福的家园。小说以空间隐喻的方式层层赞美了庄园这一空间,也由此表达了简.奥斯丁最英国的思想: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对英国绅士文化的推崇、对传统家庭伦理观的维护。本文的空间批评视野为理解“庄园”这一简.奥斯丁小说中最显著的空间形象提供了一种有意义的解读。  相似文献   

7.
奥斯丁的作品一贯以描写细腻著称,但在其名著<曼斯菲尔德庄园>里却展示了她娴熟的缺场叙事技巧.本文对<曼斯菲尔德庄园>里托马斯爵士的权威缺场、安提瓜种植园的身份缺场和范妮小姐的"家"的缺场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缺场叙事的指涉效果.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反讽理论分析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在其经典短篇小说《幸福》中描写主要人物和主题事件两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情境反讽艺术、反讽不仅使《幸福》主要人物的刻画栩栩如生,而且深化了女主人公幸福感骤然幻灭的主题,体现了曼斯菲尔德精湛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9.
曼斯菲尔德的《园会》是现代主义短篇小说的杰作之一,作者用自然的笔触去表达一种平淡却韵味深长的气氛,通过儿童的视角表达了少女劳拉从园会完美无缺的幸福中觉醒,认识到人生原本就不完美,快乐和悲伤,生命和死亡贯穿着整个生活。象征手法的运用是小说的一大特色,小说中各种意象,场景都极富寓意,给读者无限的遐想,引导人们对现实生活更真切的理解。主要从主题、人物、及重要的场景的象征意义来分析劳拉内心的变化历程以及作者蕴藏在文字背后的人生感悟。  相似文献   

10.
《幸福》是曼斯菲尔德的代表作之一。在这篇小说中,作者观察敏锐,注重心理表现,不以叙述者出场,完全溶入小说中三个主要人物的内心,用他们的语词和方式进行思考,恰到好处地用“梨树”去象征主人公勃莎那扑朔迷离的性变态,她的“幸福”带给她的只是不可名状的隐痛。作者十分深刻的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道德危机。  相似文献   

11.
《洋娃娃的房子》是英国现代短篇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众多新西兰儿童故事之一,它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藏着深层主题涵义。女作家通过从词汇、语法和衔接等层面对小说语言特征的选择,巧妙地揭示了其旨在传达的阶级对立和冲突等象征性主题意义。对小说的文体学分析,将令读者体会到其精湛的现代小说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2.
《曼斯菲尔德庄园》和《简·爱》都采用了家庭娱乐活动作为预示情节和主人公们迂回曲折表达愿望的方式。范妮和简·爱都是小说中的女英雄,她们选择正确的道路,走向成熟,这种力量源于她们保持真我。  相似文献   

13.
14.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作品大都注重描写人物情感纠葛 ,似乎从不涉足社会思想政治意识。其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情节简洁 ,主要展示了女主人公范妮·普莱斯的情感成长历程———由一个庄园上被人忽视的小女孩到后来与自己一直喜欢的庄园二少爷埃德蒙·贝特伦结婚 ,最终成为庄园上的精神主人。然而 ,以后殖民文化理论的视角对其进行剖析 ,就会发现 ,在这些美丽的爱情故事背后隐藏着简·奥斯汀强烈的文化帝国主义思想。生长于英帝国殖民扩张时期的简·奥斯汀 ,具有显著的资本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文化观和价值观 ,其作品中流露出对英国帝国主义扩张政策的支持和赞扬。  相似文献   

15.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序曲》就像一首抒情诗歌,具有独特的魅力。同她的所有小说一样,故事情节十分有限,小说描写的是伯尔纳.斯坦利带领全家搬家这一区区小事。小说的重要性不在于故事的结果如何或者解决了什么问题,而在于对不同的复杂人物的塑造,通过他们在不同的"时"与"空"环境所体现出的心理感受、愿望和思想,小说家为读者创作出了一首永不停奏的生命序曲。  相似文献   

16.
聊城大学大学外语教育学院赵文兰副教授撰著的《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研究》一书于2013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主持的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曼斯菲尔德小说研究”(项目编号:12CWXJ22)的最终成果。  相似文献   

17.
在创作后期,奥斯丁意识到了海洋对英国发展的重要性,在小说中加入了大量海洋元素,《曼斯菲尔德庄园》是其中之一,奥斯丁在这部小说中巧妙地表达了对19世纪英国社会政治的洞察和批判。综合奥斯丁的个人家庭背景和经历与小说中关于英国殖民扩张事业的描述,可以解读18-19世纪英国皇家海军、重要港口城市朴茨茅斯和海洋在大英帝国殖民扩张事业中分别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奥斯丁本人对工业革命和英国殖民扩张事业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曼斯菲尔德大手笔启用多种叙事视点,第一人称内心独白,第二人称叙述,第三人称直接引语等,犹如一台广角的摄像机,多角度取景之后,绝妙聚焦于一个核心:布里尔小姐凄惨孤苦的老年生活.文中多角度视点灵活转换,却不显凌乱,反而给读者丰富的空间和角度去融入故事,进而更深刻地解读和感受故事.  相似文献   

19.
曼斯菲尔德以她女性的视角刻画了众多为生存而奋斗、挣扎的年轻女性人物形象以及在舒适的中产家庭及其婚姻关系中挑战和反叛男权社会的女性,她特别擅长通过描写小事来展现女性真实的内心世界,表现女性的幻灭感、孤独感这样的女性主义主题.  相似文献   

20.
把哲学上的尖锐矛盾,化为情节上的激烈冲突,是萨特剧作的基本特点。因此,他的剧本既能引人入胜,又有哲理深度,向来为人们所叹赏。萨特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戏剧方面。《苍蝇》是他的第一个剧作,也是他把自己的哲学理论和戏剧艺术完美结合在一起的一个典范。我想,如果能对它进行一番认真地剖析,对于研究萨特及其创作无疑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