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个人》的写作是加缪创作的一次未完成的精神返乡。作为加缪创作的最后的杰作,《第一个人》的精神返乡是加缪走出"局外人"的孤独和冷漠,走向"纯洁时代"的精神王国的一次艰难的精神旅行。《第一个人》重返故乡的"寻父"意向预示着加缪在精神上渴望从自己的诞生地寻求教益,从而摆脱那种无乡飘泊的精神危机的努力和尝试。 相似文献
2.
2013年是法国作家加缪诞辰一百周年。依据传记学、文化学相关理论,历史还原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缪的创作历程,探晰其人生经历和创作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而阐释其作品所蕴含的荒诞哲学,以期全景式展现作者的创作规律和思想变迁。 相似文献
3.
4.
上世纪40年代关于法国作家加缪的介绍在中国报刊出现,60年代后其作品部分译入,80年代后其作品的译入更为全面,加缪的译介也已有相当规模.伴随这一过程,关于加缪的研究也渐次开展并不断深入.此一过程迄今已近60年.文章对加缪之译介情况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对其研究状况也做出总结,这对于全面把握加缪这一课题和进一步深入研究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这里所说的标题是指戏剧的名称。 萨特给其戏剧命名,不是随随便便的,据他自己透露,他在为《脏手》命名时,曾考虑过以“激情的罪过为名,写《阿尔托纳的隐居者》时也打算以“赢者输”为名,总之,是经过再三地考虑才选定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名字。 相似文献
6.
论新月派戏剧创作--以《兵变》《一只马蜂》为例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月派剧作家以提倡“国剧”,以艺术地反映社会人生为己任,善于运用成熟的戏剧语言和戏剧技巧对戏剧主题进行完满的诠释,避免了社会问题剧直露地宣扬社会意识的弊病,从而为中国现代戏剧注入了艺术的新质,并由此获得了独立的戏剧品格和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7.
加缪是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他认为我们生存其中的世界是荒谬的,但是这种荒谬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加缪觉得荒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荒谬的结果。本文从加缪对荒谬的结果的分析,评述加缪荒谬生存哲学的道德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世纪之交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 2 0多年的戏剧创作 ,我们面对的无疑是非常丰富的艺术景观。这种丰富性的显著特征是 ,2 0多年来 ,当代戏剧面对多元的文化市场和观众的文化选择 ,不断地调整和确立自己的艺术走向 ,在遵循市场规律和艺术规律的基础上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独特的魅力。一如果对新时期 2 0多年戏剧现象作一个较为完整的描述 ,那末 ,2 0多年来的戏剧创作呈现出主旋律戏剧、通俗戏剧、实验戏剧和商业戏剧多元并存的整体格局。而主旋律戏剧和通俗戏剧的比例 ,在新时期戏剧整体中占绝对的优势。主旋律戏剧 戏剧… 相似文献
9.
作为传播戏剧的重要载体之一,抗战时期重庆的戏剧期刊见证了抗战戏剧创作、戏剧理论批评、抗战戏剧运动发展的全过程,在分布时段、编辑、作者、刊物的审美取向和内容上都具有鲜明的演进特点。可以说,抗战时期重庆戏剧期刊是同期全国戏剧发展演变最为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历史见证者,推动了戏剧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加缪的疏离哲学思想蕴藉着其生命存在体悟的独异性,浸染着一种人生"未曾投入,却已疏离"的本真存在感.加缪在揭示此点的同时,更是向人们指明了面对疏离与荒诞,人要敢于承担无意义的世界.加缪以谨严而洗练的笔调刻描着当下人类存在的真实境遇,从生命本身的存在意义视角,无比有力地彰显了疏离的人生哲学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1.
12.
江南文化对吴伟业戏剧创作的思维与表达方式深有影响.本文拟从江南水性文化与吴氏戏剧的忧柔品格、江南女性文化的盛行与吴氏戏剧对女性的推崇、江南诗性文化与吴氏戏剧的文人色彩三方面,来具体探讨吴氏戏剧创作特点.本文认为,江南文化的深刻影响成就了吴氏戏剧的高艺术水准,造就了其独特的戏剧品格.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的戏剧改编以戏曲改编为主,话剧、舞剧改编为辅。由于戏曲在中国古代具有得天独厚的传播优势,这为《红楼梦》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条件。而红楼戏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又形成了独特的舞台表演特点,并逐渐表现出写实化倾向。不过,戏剧改编传播毕竟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使《红楼梦》的艺术魅力和文化意蕴无法在舞台上完全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沈虹光喜爱和欣赏契诃夫的戏剧作品,她的戏剧创作深受契诃夫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在创作题材上,着重于小人物的平凡生活并深刻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使日常叙事与心灵开掘相交织,昭示出心理现实主义祈向;在表现方式上,着意于对人生遭际和心灵冲突的喜剧性观照,使悲剧因素与喜剧因素相交融,以激发丰富复杂的审美感受;在艺术追求上,着眼于从平淡生活中发掘潜在的诗意,使诗情与哲理相融合,昭示出诗化现实主义意向。沈虹光剧作中这种内在化开掘、喜剧化观照和诗意化表达,具有较强的心理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有效提升了我国当代话剧创作的水平,有力促进了戏剧现实主义的拓展与深化。 相似文献
15.
易卜生对王尔德的戏剧创作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王尔德的喜剧《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与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在《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一剧中,王尔德通过塑造温德米尔夫人、厄林太太等人物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娜拉形象的反思,并对易卜生提出的有关婚姻家庭、妇女独立等社会问题,给出了颇具现实意义的答案,从而消解了娜拉离家出走所承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金圣叹评点的《第六才子书西厢记》为例,通过和西方结构主义叙事理论进行比较,概括了金圣叹的戏剧叙事理论的民族特色:金圣叹的戏剧叙事理论受到儒佛之学、史传文学和八股文的影响。金圣叹从作家创作时谋篇布局的技巧和作品内部结构的“势能”两方面剖析了戏剧发展的动力。金圣叹将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相结合,独具个性的分析了戏剧的各种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风洞山》传奇是我国近代著名文学家、戏曲理论家吴梅先生的戏曲代表作。它集中体现了吴梅的戏剧美学主张,其"线索清澈,脉络分明"的戏剧结构,亦雅亦俗的语言风格,以及"真、趣、美"的审美追求,正是吴梅戏剧观的核心内容,对当时和后世词曲学和戏剧学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金圣叹评点的<第六才子书西厢记>为例,通过和西方结构主义叙事理论进行比较,概括了金圣叹的戏剧叙事理论的民族特色:金圣叹的戏剧叙事理论受到儒佛之学、史传文学和八股文的影响.金圣叹从作家创作时谋篇布局的技巧和作品内部结构的"势能"两方面剖析了戏剧发展的动力.金圣叹将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相结合.独具个性的分析了戏剧的各种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关于“戏剧观”的大讨论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巨大的戏剧探索热潮 ,遂产生了一大批探索戏剧。在戏剧与政治、戏剧与社会生活、戏剧与观众这些外部关系方面 ,探索戏剧观念都秉具彼时鲜明的时代特征 ;而在戏剧的本质、功能、演剧观念诸多戏剧本体、内部规律方面 ,探索戏剧则对传统戏剧多有颠覆、反拨和突破 ,处处显示出观念的更新与嬗变。正惟如此 ,方令探索戏剧面貌为之一新。 相似文献
20.
倪宗武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6):19-24
曹禺是一位公认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戏剧大师,他的《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堪称我国现代戏剧的精品,将它们“列入世界文学之林而毫无逊色”。文章认为,曹禺建国之后,还是原来的曹禺。他始终倾心于艺术的追求,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矛盾冲突的建构与戏剧语言的提炼,为新中国剧坛增添了光彩。但是,曹禺又不是原来的曹禺。通览他的作品可以发现,他建国前后创作心态不一样、创作方法不一样,以致于创作效果也不一样。在总结曹禺建国后《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创作的功过得失时,要积极思考两个问题———一是知识分子定位问题,一是创作自由问题。这两个问题都直接关系着中国戏剧的成败与命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