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市总工会联合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举办了"重走长征路——王胜利摄影展"。展览于10月15日开幕,展期一周,展出王胜利"重走长征路"时创作的个人摄影作品一百多幅。1996年,温州晚报摄影记者王胜利和同事历时120天,沿着红军当年走过的那条路  相似文献   

2.
孙小兵 《北京纪事》2014,(6):108-109
2014年5月25日台湾微书书法家章厚伦先生来京参加“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百名将军及书画艺术名家全国书画展”,同时捐赠了微书作品《红军长征史》。  相似文献   

3.
峁家堡子在固原县新集公社,属于红河上游。1936年红军西征部队过来后,为团结抗日,建立了“救国委员会”,后又发展了一部分地下党员。从1939年开始,成立了接待我地下工作人员的交通站。现就我参加革命的经历回忆如下: 一、从接触红军到我入党前后 1935年古历8月间,红军刚过来时,人们对红军一点不了解,一听说红军来了,就全部跑了。随着红军的宣传和与红军的接触,就慢慢消除了原来的恐惧心理,对红军的认识也就逐步加深了。 红军对贫苦人民特别关怀,所以,红军过后,劳苦大众对红军更加怀念。红军的大部队过去之后,在红军走过的地方,流落了  相似文献   

4.
中央苏区时期作为近代中国相对特殊的历史时期,基于革命战争需要,多数男性投身革命,出现了大批红军家属.中国共产党对待红军家属问题,一方面将红军家属视为弱势、困境群体,优待红军家属,保障红军家属生活;另一方面将红军家属,尤其红军家属中的妇女视为重要的力量,动员红军家属融入苏区革命和社会建设.随之红军家属的生活境遇呈现出革命与性别意义的明显变化:红军家属尤其红军家属中的妇女不仅接替男性,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还积极支援革命,在扩红、慰劳红军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革命与妇女解放表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身为红军家属的妇女们彰显出可贵的自我意识和主体价值.  相似文献   

5.
朱春龙 《社区》2012,(11):58-59
1935年2月25日,重回领导岗位的毛泽东指挥红军二渡赤水。再克娄山关.歼灭贵州军阀王家烈两个师,重新占领遵义,从而取得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忆秦娥·娄山关》一词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写作的。该词大气磅礴,慷慨悲壮。被学界认为是作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毛泽东重新手书了大量自己的诗词作品,其中也包括这首《忆秦娥·娄山关》。  相似文献   

6.
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作家魏巍,于古稀之年,以他艺术的天才和高度的革命责任感,用整整三年时间,精心创作了一部反映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历史小说《地球的红飘带》(以下简称《飘带》)。作品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一部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取得了重大成就的感人至深的史诗性作品。《飘带》塑造了许多成功的人物形象,特别塑造了显示作品重要艺术成就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群象。他们个性鲜明,形象逼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  相似文献   

7.
洪涛 《山西老年》2012,(8):39-39
1935年10月,红军翻越六盘山时,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登上六盘山主峰,极目四望:天高云淡,长空高朗,红旗漫卷,大雁南飞……《清平乐·六盘山》正是毛泽东在攀登到六盘山山顶时,一抒胸中豪情,诞生的一首名传千古的绝妙好词。这幅作品,以怀旧色彩再现历史的天空。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产生,再经过艺术家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修改、加工、润色,使其由粗糙、简陋到细腻、精美。随着社会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也不断提高,文学艺术作品也应与时俱进。从赣南《长歌》到《十送红军》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文章将着重剖析赣南《长歌》的产生、音乐特点、演唱特点,与《十送红军》进行比较,揭示其传承关系,籍此来推动民歌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祥耘  程明 《南都学坛》2012,32(2):62-67
电视剧《长征》、《雄关漫道》等红色革命经典影视作品领袖形象平民化塑造,把英雄人物与老百姓距离拉近了,火红的革命历史使广大观众可亲可感,从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万里长征,就是代表无产阶级的红军与代表"三座大山"的国民党军队的殊死搏斗,激情演绎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插曲《四渡赤水》、《十送红军》等经典红歌振奋人心。所有这些大大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时代化。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为追寻红军足迹,我去了一趟贵州。走在遵义红军街的石板路上,我一遍又一遍地想,今天的我们,究竟应该向长征学习什么?  相似文献   

11.
红军长征在四川活动的影响曾小勇关键词红军长征,四川,活动,影响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K263.4翻开60年前红军长征这一伟大的历史篇章,我们不难发现,在红军长征经过的10余个省中,四川占有最为重要的地位。红军长征在四川经历的时间最长,从1935年1...  相似文献   

12.
湘鄂赣红军游击队,是工农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十三支红军游击队中的一支。抗日战争爆发后,经过曲折的斗争,湘鄂赣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本文试图对这一历史事件,作些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一般认为,导致红军长征进行战略转移的原因,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但是,深入研究红军长征的整个过程会发现,导致红军长征这一史实发生的原因有四:一是中共党内连续发生的三次"左"倾错误,使党和红军的自身发展受到限制;二是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根据地和红军的存在发展构成威胁;三是寻找战略依托,寻求苏联援助;四是北上抗日救国.前两个原因是被动原因,后两个是主动原因.在长征的前期,即懋功会师之前,被动原因有重要的影响,红军不得不为了生存而离开根据地,转战于高山大川之间.后期,主动原因开始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明确了长征的方向,扭转了党和红军的命运.  相似文献   

14.
刘海锋 《老友》2012,(6):13-14
(一) 1933年3月下旬,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第四次"围剿"后,蒋介石重新调集了50万兵力,准备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为了抵御敌人大军压境,中共苏区中央局决定尽可能地扩大红军队伍。1933年5月中旬,红军总部在江西宜黄县召开全军青年工作会议,红军总政委周恩来建议创立“少共国际师”。  相似文献   

15.
张贤倩  包晓红 《中华魂》2012,(14):59-61
在红军队伍中有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生前被称之为红军中的"活菩萨",死后被共和国元帅誉为"无名英雄"。他非凡的业绩与短暂神奇的一生,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画卷,流芳千古、永载史册——他就是红军无线电通讯及技术侦察战线上的"无名英雄"——蔡威。  相似文献   

16.
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取得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胜利。这是震惊世界的伟大创举,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今天,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时候,我们缅怀红军的光辉业绩,重温长征精神,并以之激励自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而努力奋斗,是很有意义的。一、长征的胜利是红军坚定信念和奋勇拼搏精神的胜利红军,是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中国共产党的惟一建军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通过有效的政治工作,使红军广大官兵牢固树立为人民打仗的信念。在长征途中,红军官兵抱定这一信念,一心一意为全国工…  相似文献   

17.
长征开始后,随着红军深入藏区,对于藏传佛教的认识逐渐加深,红军藏传佛教政策得以形成并完善。长征期间,红军一方面坚持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另一方面坚决限制并取消喇嘛阶层的特权,采用区分与联合的方法逐步改造喇嘛阶层,由于这一进程始终坚持团结最广泛的人民群众,因而宗教政策的实施收效明显,红军得到了藏区民众及宗教进步人士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革命作家绥拉菲莫维奇(1863—1949)的主要作品《铁流》(1924),是苏联描写在革命斗争中锻炼人、改造人的最初几部重要作品之一,是早期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不朽杰作。本书描写苏联国内战争初期塔曼人民的革命斗争。十月革命前,土地肥沃的塔曼半岛被哥萨克豪绅所统治,从俄国各地跑来谋生的“外乡人”和贫穷的哥萨克备受压迫。十月革命爆发后,他们在苏维埃政权下翻了身。可是紧接而来的白匪叛乱使红军家属和其他支持苏维埃政权的劳动人民遭到残酷迫害和屠杀。为了死里逃生,他们用所能找到的最原始的武器武装自己,推举郭如鹤为首领,在缺枪短粮的情况下开始了从克里木斯基到北高加索与红军  相似文献   

19.
黎云 《今日南国》2006,(20):40-41
埃德加·斯诺很难理解,为什么会有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以各种形式去追随共产党,并为之流血牺牲。70年前,这位美国记者辗转到达陕甘宁边区寻找答案。4个月后,他写下长篇纪实报道作品《红星照耀中国》。他说:一是信仰的力量,二是红军领袖的个人魅力。70年后的今天,记者存采访一些老红军战士时,再次真切地感受到这种信仰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去年5月上旬,一位在江西兴国县民政局工作的朋友向我们透露一个信息:苏区时期参加革命的老红军健在的不多了,特别是苏区战争年代红军宣传队的“红军女歌手“仅剩一人。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驱使我们:必须尽快拜访这最后一位“红军女歌手“,记录下她的音容笑貌和自强不息的坎坷人生。否则,愧对长眠大地的兴国籍23179位革命烈士!6月12日,江南已进入梅雨季节,一大早,我们冒着绵绵细雨前往全国著名的“将军县“——江西兴国县长冈乡拜访这最后一位“红军女歌手“——谢水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