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7 毫秒
1.
从2002年开始.杜聪走遍了中国内地60多个艾滋病高发的村庄。通过获得不同企业的赞助,他和他的机构在7年时间里资助了河南、安徽、广东、山东4个省中7个县近60个村的8000名孤儿。  相似文献   

2.
秦文 《中外书摘》2007,(8):42-44
2005年10月12日,重庆首例艾滋病患者贾林(化名)死亡,他也是目前我国存活时间最长的艾滋病人。1995年12月,贾林被确诊。当时,人们对艾滋病还了解很少,对此的感觉是恐惧。但是,重庆市政府对他提供了全部食宿和医疗费用,前后投入八十多万元。在贾林生命中的最后十年里,他有过爱情和友谊,有过感激和煎熬,更多的是后悔和对生命的坚持。  相似文献   

3.
《女性天地》2008,(1):32-33
《广州日报》报道,3年前,在东莞打工的阿乐与蓓蓓相识,后来阿乐才知道蓓蓓是一名艾滋病感染者,但他最终选择了爱情。  相似文献   

4.
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世界各地的人们佩带红丝带以象征对艾滋病防治问题的关注。而对于很多中国女性来说,关注艾滋病不仅仅是那一天的事情。2003年,中国实施了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即自愿免费血液初筛检测,对农民和城镇经济困难人群中的艾滋病患者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遗孤实行免费就学,对孕妇实施免费艾滋病咨询、筛查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和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庭纳入政府救助范围。此后,中国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取得了很大进步。本刊记者采访了四位战斗在艾滋病防治一线的中国女性,和她们分享工作中的经历与感受。  相似文献   

5.
54岁的夏国美是上海社科院艾滋病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20年来.她一直努力说服人们更平等地对待艾滋病患者。为此.她虽多次遭遇拒绝但仍坚持举办讲座;她同样为中国艾滋病知识的普及程度太低而苦恼;她努力推动制定相关法律,同时以自己的行为向艾滋病患者传递人人平等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飘零 《现代妇女》2009,(12):22-24
无独有偶!济南市的李良发现姐夫唐新涛出轨后,护姐心切的他雇艾滋病人惩罚姐夫。孰料,殃及了姐姐李丽。就在李良恐慌不已时,唐新涛泰然自若、李丽却主动放弃婚姻净身出户。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大学生对艾滋病的态度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348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考察了大学生对艾滋病的态度,分析了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预防教育所面临的困难,并对大学生艾滋病健康预防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定性研究临床医务人员针对艾滋病(ADIS)患者及相关感染者的歧视态度,分析产生歧视的原因及找出相关的歧视消除策略.方法:采用多种方法对临床临床医务人员进行访问调查,多途径,多方面定性总结临床医务人员对艾滋病(ADIS)患者及相关感染者的歧视态度成因,选取代表性地区,如北京,湖南和广州地区,采用个人上访、现场观察和加班病人等方法对临床共计500名医务人员进行访问调查.结果:临床医务工作人员普遍针对艾滋病患者及相关感染者存在歧视,歧视原因主要体现为主观、客观两个方面.结论:应有效组织临床医务人员针对艾滋病的反歧视工作开展,从而加快临床针对艾滋病的防控工作顺利开展,为以后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反歧视教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狱警王文广与艾滋病犯人“零距离”接触1800个日夜,拯救了数十名犯人的生命与灵魂。今年5月,他被全总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并受到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面对荣誉,他热泪盈眶地道:“妻子比我勇敢100倍,没有她,我无法走到今天!”  相似文献   

10.
有着百万家产的男主人恋上了小保姆,两人偷情时间长达半年,最后得知小保姆竟然是一名艾滋病患者。小保姆的丈夫也是一名艾滋病患者,他以妻子的孽情为要挟,对男主人实施了接二连三的敲诈。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干预中的政策法律问题和社会系统模式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国美 《社会学》2004,(1):48-54
艾滋病在我国流行已经进入第18个年头。据卫生部2003年9月底公布的艾滋病疫情最新数据:目前我国有84万HIV感染者,有22万AIDS患者已经死亡,HIV/AIDS总人数累计超过100万。我国政府对艾滋病流行趋势的严峻性已经高度关注,1998年出台了(ae国预防  相似文献   

12.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当艾滋病还被视为外国人所患的性病、需要“御于国门之外”的时候,夏国美教援就开始了为中国艾滋病防治奔走呼吁的艰难历程。这么多年下来,艾滋病渐渐被国人正视,脱离出道德谴责的范畴;上海开始了第一次由专家撰写艾滋病法律草案,并不断听取各方意见的”自下而上“的立法进程……然而,夏教授最强烈的感觉依然是,艰难!  相似文献   

13.
依托“江西省全球基金/中英艾滋病项目——南昌大学大学生艾滋病防治能力建设计划”项目的实施,对在校大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并且,分析健康教育前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等方面的改变及进行相应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300名在校大学生,对其进行跟踪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分别在健康教育前后进行内容一致的基线调查,最后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健康教育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健康教育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从而得出结论,在大学生中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及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概述了阿拉伯国家艾滋病问题的现状,分析了阿拉伯国家自身的文化、社会结构特点与艾滋病传播的关系,指出艾滋病已成为当今阿拉伯各国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同时也对阿拉伯国家防治艾滋病的前景做出了较乐观的估计。  相似文献   

15.
中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以来,截止到2003年12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62159人,艾滋病病人8742人,死亡2359人。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估测,截止到2003年底,全国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84万,其中艾滋病病人约8万。艾滋病病毒感染以及患病报告人数呈明显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亲历艾滋病     
我接触的第一个艾滋病人是在1991年,记得他是个尉师,因为同性恋得上的。从那时到现在一共有100多个了。我眼看着死去的有16个,每个人最后都很惨,有个1.80米的男病人,死的时候只有20多公斤重,手放在胸前,连抬起来摸摸脸的力气都没有。但真正让我难受的还不是这些,而是他们在压力下活着时候的境况,很多病人与其说是因艾滋病致死的,不如说是被精神压力压死的。和以前桕比,人们对艾滋病的了解多了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社会流动研究,以社会性别视角切人流动妇女研究,特别是在艾滋病进一步在流动人口中增多的趋势下.通过对甘肃省女性流动人口中艾滋病的一般状况与特殊性进行分析,将社会工作方法应用到艾滋病预防工作中,对于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和传统救助工作的专业化等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也有助于将社会性别的理念结合到艾滋病防治的实践中,有效应对艾滋病对女性流动人口的威胁,拓展女性研究的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18.
余凤高 《社会学家茶座》2008,(3):123-130,F0002
现今,人们都知道,一旦染上艾滋病,就等于被判了死刑,因而尽管志愿者和媒体一再呼吁关爱这些弱势群体,许多人仍然害怕与这类人接触,甚至十分歧视他们。但是在出现艾滋病之前,在所有的慢性传染病中,最可怕、最遭歧视的则莫过于麻风病和麻风病人。  相似文献   

19.
艾滋病与公共卫生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抗击艾滋病的斗争已经历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但艾滋病对人类健康和卫生的威胁依然严重存在。自1981年美国首次发现艾滋病后,仅仅6年时间,它已蔓延到123个国家和地区,病例也从5个发展到 6万个,以后继续增加。中国面临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自1985年6月中国协和医院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患者以来,中国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人数逐年增加,2004年底已达84万,全人群感染率为0.07%。在云南、新疆、河南等地区的艾滋病的流行显现出较高比例,有一类高危人群感染率超过  相似文献   

20.
世界“艾滋病和人权国际准则”认为,由于绝大多数的传播是在被感染者对自己的感染情况并不清楚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对他们的歧视和惩罚会迫使他们转入地下,扩大新的感染,也会转移社会对遏制艾滋病有效措施的关注和资源投入。根据世界各国艾滋病防治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