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知识就是力量”是一个模糊的未展开的论断,容易引起误解。知识包含了正确与错误两种知识。只有正确、科学的知识才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2.
3.
“问题与主义”之争触及到一些时代关注的焦点,反映出“五四”前后中国思想界异常丰 富而活跃的动态。与那次争论相关的一个后续发展,是“空谈”成风导致“实行”的凸显。一旦实干成为 主导的倾向,思想和知识都可能退居二线,甚至连“知识”本身的含义都可能转变。这样一种双重的转变 可能意味着读书人在整个社会中地位的下降,而那些欲追赶时代的读书人或不得不进行某种程度的自我约 束,甚至自我否定。 相似文献
4.
更有效的社会科学知识力量的模型是关注社会科学知识对解释每日生活现实的影响,就是说,在多大程度上,现代社会中个体和团体行为者———并非一定有意地———依据社会科学的观念进行自我理解。社会科学研究对于社会问题的实证分析也因此发展成为一种自我反思的形式。 相似文献
5.
陈世骧“抒情传统”论从西方浪漫主义的文学抒情观出发,对中国文学传统做出自我个体的内心自白与倾诉的言说与解读。西方浪漫主义的文学抒情观以其主体性哲学为基础,认为情感的表达与抒发并不缘于心物感应的自然触发,而是主体的自我表现,这与建立在中国传统气类感应哲学基础之上的“物感”说有本质不同。陈世骧“抒情传统”论对中国文学传统做出的言说与解读实际上是一种西方理论话语的预设及推演,造成对中国文学“感物兴发”的情感表达特点及传统的误解与误读,并有违中国文学史事实。这使其学说缺乏文学史实的有力支撑,而最终走向自身理论的瓦解。中国文学传统研究应该基于对中国传统话语体系及文学史事实的准确理解和深刻把握,而不是仅仅从某种先在预设的西方理论话语做出推演,这是陈世骧“抒情传统”论及其“汉学主义”理论范式的问题与误区所在。联系中国传统的“物感”说,反思与检视陈世骧“抒情传统”论的问题得失,有助于我们深化对中国文学传统的正确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6.
近三十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文学对城乡景观和社会文化的演绎始终存在着两条交互发展的路径,表现出城市化/反城市化、现代性/反现代性的互动对话和双重姿态,并由此催生出一种对现代生活秩序不断消解与重构的话语张力。纵观这一过程,文学在生存的当下性、文化想象性和社会发展要求等多重挤压下所开启的"城市化"批判,既是对"城市化"的历史性祛魅和认知重构,又体现出了社会实践与文学叙事间的必要互动和平衡。 相似文献
7.
甲午战争前,报纸社会影响力的局限,造成了报人的“边缘”化。伴随近代报业的发展,报纸日益得到社会的认同,报人逐渐向“中心”迈进。报人群体意识的觉醒、同业组织的创建及其维护报界权益的活动,可视为报人努力“中心”化的例证。早期报人社会地位的演变反映了近代报业发展的大致脉络,从中亦可感知报人的社会遭际。 相似文献
8.
“懂”是中国现代文学欣赏的基本方式。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对于文学的“反懂”或“非懂”问题的讨论由李金发诗歌引发,进一步延及到小说,因而废名小说的“晦涩”成为讨论的焦点。1937年,《独立评论》关于“看不懂”的一组通信,主要是从理论上讨论“懂”与“反懂”或“非懂”的问题。而朱光潜、朱自清、沈从文等人关于“看不懂”的讨论对“懂”及其深层的理性主义文学观念构成了冲击,但并未从根本上怀疑和否定理性主义。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现了文学活动中广泛存在的“反懂”和“非懂”现象,并对其类型、原因等进行了各种角度的探讨与研究,但缺乏更深层的文学理念的追问。 相似文献
9.
1926年冬天,鲁迅在学术研究和社会批评两种思路之间徘徊不决,然而时至今日,鲁迅的困境仍以不同的面目同困着我们。随着知识分子地位的边缘化和学院化体制的日臻完善,如何在象牙塔外的“诱惑”和内生的“异化”之间找到一种恰切的平衡,无疑是当代知识人需要面对的新命题。 相似文献
10.
"季节系列"小说是王蒙对建国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命运际遇、生命历程、历史意义的一次总结。他以亲历者的身份,经过多年的思索、沉淀,完成了当代知识分子命运的一次自我反思。"季节系列"小说对于历史的认知与体认不同于"伤痕"、"反思"文学的既定模式,王蒙不再将注意力放在历史现象的描摹与再现上,而是力求透过现象追问其背后的内在因缘,其深刻的意义在于因弥合了现象与本质之间的缝隙而成功实现了自我的超越与历史的超越。 相似文献
11.
"情殇"叙事是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中的一大现象,它以新女性"出走"与"回归"的逻辑结构,向社会发出"知识误我"的悲凉呐喊,并以"看破红尘"与"认命现实"的消极姿态,深刻地反映了知识女性对于性别"解放"的绝望心理。"情殇"叙事作为中国现代女性作家的爱情挽歌,集中表现了女性既不相信"爱情"更不相信"男人"的自省意识,以灵魂独语与灰色情调去反思启蒙是其最突出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2.
13.
传统知识是传统部族在漫长历史过程中精神生产和知识创新中孕育、传承而成的结晶。传统知识保护的合理性分析建立在无法与道德分离的自然法哲学基础上。从集体人权来看,通过加强对传统知识的保护,有助于推动传统部族经济、健康、生活等全面发展,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其发展权等人权的实现。同时,罗尔斯“正义论”告诉我们,只有在保存、发展的同时加强对传统部族传统知识进行有力保护,推进传统知识推广、利用的利益分享机制(现行国际知识产权制度下的差别原则),才能真正做到从形式正义到实质正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命学"(命理、命相之学)是中国古已有之的学问,读书人对命运问题的思考和举措融入为学与为人的统一中。这种情形到清末民初知识转型时期发生了巨变。随着近代中国知识形态的日趋西化,不论在知识分类层面,还是在读书人社会身份和态度的转变层面,传统"命学"都处于颇为不利的境地。"命学"中的"学"或"道"被分离在近代西式学科的不同分支中,主要是在哲学层面讲求,但因与西学主流不符,在哲学中也难以占据主导地位,日趋边缘化;"命学"中的"术"或"器"则在强大的科学主义潮流面前败下阵来,从文化"大传统"的一部分沦落为"小传统"之一,走向衰微之路。 相似文献
15.
在隆重纪念马克思和恩格斯诞辰二百周年后,我们既要迎接迈向新的历史阶段的马克思恩格斯生平、思想与文本的研究,更要回应西方“马克思学”运用差异分析方法生产出的新成果,因为这一方法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具有隐晦的消极作用,需要我们高度警惕。这就要求我们准确把握西方“马克思学”的差异分析方法,在充分认识这一思想史研究方法意义的基础上,反思差异分析方法运用的前提、历史限度、角色限度和人性限度。具体来说,第一,运用差异分析方法的前提是反对“有罪推定”;第二,运用差异分析方法要把握“时代脉搏”;第三,运用差异分析方法要理解“理论分工”;第四,运用差异分析方法要尊重“传奇友谊”。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转型进入新阶段和社会问题多发的当前时期,有必要深入了解在重点大学受过高等教育的80后知识精英的社会政治态度现状。当前,80后知识精英高度认可党领导国家所取得的历史成就,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但是,由于涉及民生、社会公平正义、道德风俗等社会问题对其个人发展带来的影响,80后知识精英对个人现状产生不满意心理并对社会怀有一些消极评价态度,而且毕业生比在校生的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问题与主义”之争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著名论战,是资产阶级改良派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之闻关于中国向何处去的争论,其实质是中国是否需要革命,是走资产阶级改良之路还是走无产阶级革命之路的讨论。论战在理论上阐明了“问题”与“主义”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上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井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应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论文旨在针对内圣与外王这组概念,对比于新儒学与后新儒学,做一总的回顾与思考。当代新儒家不同于以往儒家的内圣直通外王之道,改而强调由内圣开出新外王,特别经过一良知的自我坎陷以开出知性主体,并以此而开出现代化的民主、科学。我则以为应该有一大进展,这是经由新外王的学习,进而启其内圣,有一新内圣之发展可能。这些论题将涉及于方法论之本质主义与方法论之约定主义的差异;另外,也涉及于历史的发生次序、理论的逻辑次序、实践的学习次序三者的差异。本文首先溯及于1990年代以来所引发的思考,对比地呈现出后新儒学与新儒学的总体异同。再者,指出第三波的儒学革命主张的是民主宪政,公义为主、多元而一统,此不同于往昔第一波之宗法封建,人伦为亲的大一统,也不同于第二波之帝皇专制,忠君为上的大统一。在此新局下,当有一崭新之思考也。吾人以为,儒学该从道德的形而上学转为道德的人间学,由心性修养转而强调社会正义,在重视君子之前,更得重视公民这概念。这已经不是如何从内圣开出新外王的思考,而是如何在新外王的学习过程里调理出内圣,并由此新内圣再调理于新外王之中。内圣与外王是交与为体用的,这种两端而一致的船山式思考,正是后新儒学思考的特点之一。梳理传统,面对血缘性纵贯轴三纲之限制,解开此中所涵之道的错置,经由公民与君子之对比与厘清,朝向公民社会之建立。从内圣─外王到由外王─内圣的结构性转换,是伴随着儒学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而开启的,这是儒学不得不要有的转化与创造。 相似文献
19.
“五四”运动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由被动转为主动的关键性事件,是中国现代化运动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五四”运动期间的李大钊得益于十月革命的影响,促进了中国社会现代化向新的方向发展,为中国社会现代化提出了革命—现代化的新途径和现代民族国家的目标。这些,为“五四”运动在中国社会现代化中地位的形成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衰败论叙事通常表现为对早期环境状况和人与自然关系的过度美化,以及对后世人类开发自然所引发环境问题的批判,从而造成一种“今不如昔”的错觉。此类固化叙事模式为突出历史上人与自然互动中和谐的生态智慧,而刻意忽视两者之间的矛盾,扭曲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也损害了环境史研究的可信度和创新性。衰败论的出现与现实的环境问题、研究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社会现实需求相关,因此具有一定价值。但从学科长远发展来看,对衰败论仍应保持警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