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变革的浪潮影响着中国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当前中国大学生现实人格的主流是健康、务实、积极的。社会转型、市场经济的负效应,也使一部分大学生思想困惑和迷惘,出现了行为与观念的不一致、人格扭曲等现象,以至于出现一些自律性差、多疑偏执、冷漠等不健康的人格心理。  相似文献   

2.
作为跨世纪的一代大学生,面临知识经济时代的考验,如何在未来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过程中,具备较强的竞争活力,迎接挑战,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重要人生课题。当代大学生智力发达、思想活跃、充满朝气,然而,他们也存在着好高骛远、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自信心不足、抗挫折能力低、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差等问题。大学生的人格健康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为此,结合近几年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提出了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内涵和培养途径,旨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早日成才。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担负着社会主义发展的重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要力量,他们是否具有健康人格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文从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重要性的角度来分析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人格缺陷,探讨塑造健康人格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未来学家预测,21世纪将属于能承受社会变化和经济改革所带来冲击的人格健全者。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必要途径。作者针对高校中公有民办大学生这一群体,进行人格特征分析,探讨如何利用学校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因材施教,努力在实践中探索、培养这一群体的健全人格,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5.
从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现状着手,剖析了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缺陷及其成因,提出了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面对新的世纪,健全人格的培养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采用什么方法去培养,已成为高等学校关注的重要课题.在众多的培养方法中,文学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道德教育是高校贯彻落实德育为首的方针的体现,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教育内容.本文着重从伦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大学生的人格特点.据此,阐明了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人格理想,逐步完善大学生人格的意义、目标,以及加强人格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浅论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健康人格是大学生在现阶段能够顺利地健康成长与成才的保障.当代大学生人格不健康主要有家庭、社会、学校方面的原因.通过改变大学生自身观念与改善其身处学校等环境可以培养与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9.
论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论述了人格的涵义及健康人格的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的人格特点,提出了高等学校积极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的措施:即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和人生修养;创立二十一世纪中国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0.
浅谈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人格的一般内涵和大学生特殊群体外延入手,阐述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抓紧抓好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意义,进而提出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途径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明创新能力的内涵、创新人才的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探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以促进创新教育的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网络交往条件下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受到了巨大冲击,这既不利于大学生健康道德人格的形成,也不利于网络的可持续发展。在网络交往条件下培养大学生的健康道德人格,应注意确立"以德立人"的网络道德价值取向,培养"以诚为本"的网络交往道德观,唤醒大学生网络交往的道德文化自觉,充分发挥"慎独"在道德人格培养中的内控机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553名大学生作为被试,运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考查了大学生父母的养育方式及其人格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对其人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德修”和“智修”是大学生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大学生必须将“德修”和“智修”统一起来,认真学习,积极实践和自我改造,不断加强“德修”和“智修”,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5.
“双导师制”具有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培养方式的互补性和培养过程的全面性等特点,实施“双导师制”,能够深化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促进师范生教师师德养成,提升师范生职业素质,有利于师范生未来就业选择。当前,“双导师制”的施行还存在实施主体权责认识不够清晰、校内外导师教育合力未有效形成、考核评价体系急需完善等问题。为进一步推动“双导师制”实施,要将“双导师制”落实到师范生人才培养方案中,推进教师培养一体化;要加强过程管理,建立健全“双导师制”推进机制;要优化政策保障,不断完善“双导师制”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6.
论当代大学生现代道德人格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现代道德人格与健全道德人格、理想道德人格进行了简略区分的基础上认为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培养应以把传统道德人格中的优秀特质、时代要求的特质和社会主义要求的特质有机统一起来的现代道德人格为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经济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在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性教育研究的同时,有必要阐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中隐性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基于隐性教育视角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进行梳理,可为践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提供精神指导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是我国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但目前一些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观念、目标、模式、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一些误区,造成学生缺乏个性。有鉴于此,需要探讨地方高校学生良好个性培养的正确方向与可靠途径,使他们成为适应我国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到人格、知识领域、基本技能、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应变专才培养目标为通才培养目标 ,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竞争意识和开拓意识 ,以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 ,成为新世纪的创造者和开拓者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的生态道德养成的目标应符合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要求。生态道德养成教育有别于生态德育,生态道德素质重在养成。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应遵循科学性、综合性、实践性、发展性原则。应重点关注培养大学生生态道德认知,陶冶大学生态道德情感,锻炼大学生生态道德意志,以最终规范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