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王海锋 《江汉论坛》2014,(5):115-119
学术性和思想性是学术研究的一体两面,学术研究既需要学问的积累,也需要思想的创造。尤其是在"学术凸显、思想淡出"的时代,我们更需要能够以中国人自己的话语讲述中国乃至世界的"故事"的思想家。在这个意义上,对当代中国学术研究的未来道路的探索,实则就是思考学术研究中的学术性与思想性的贯通问题,具体言之,就是思考学问家与思想家、理论家与实践家、"知道分子"与知识分子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
试论学术评价的学术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学术成果的产生不是为了评价,而是要解决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表达学思理念,显示学术个性和智慧。对学术评价的过度关心必然导致学术的社会定位出现严重位移。在当代中国应维护和提倡学术意义上进行的学术评价,以避免学术的失范和研究的泛滥。学术评价要坚持学术性,需要重视学术评价的规范性建设,不宜将学术评价的倡导与主动权拱手交给行政领导和书刊出版部门,单纯的量化评价受到质疑。必须在学术的框架内寻求解决途径,要从学术含量和难度上体现出对学术性的尊重。  相似文献   

3.
李本红 《河北学刊》2012,32(4):194-197
学术期刊是学术和学科建设的重要阵地,应以学术性作为编辑审稿工作的唯一标准。然而,在现有学术评价体制的影响下,这一工作受到了诸多非学术因素的消极干扰,如以作者身份的高低而非稿件质量的高低来取舍稿件。这一非学术性倾向直接影响了审稿的公正性,也削弱了编辑审稿活动的意义,是学术评价异化的一种反映,不利于学术研究的正常进行和健康发展。编辑应该强化责任意识,自觉克服心理因素,排除思维定势,提高学术判断力,重视学术新人的发现和扶持,从而有效发挥学术期刊在学术和学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学术性不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最致命的症结,虽然我们不能认同学界单纯根据研究对象确定研究水准所做出的评判,但从自身的角度检讨,现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确实到了需要认真反省其研究方式的时候了。“研究方式”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所指,着眼于目前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现状,本文特别论述和强调的是学术态度、文本基础与比较视野。最后指认,与“学术性”对立的不是“现实性”、“政治性”,而是“非学术性”,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呼唤对具体问题、文本、思想等长期而持续的悉心研究和纵深探讨,期盼真正的学术巨著与思想家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遭遇最多的批评可以说是所谓"非学术化"。这个批评对我国的学术生活和学术面貌的嬗变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它不仅改变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观念和研究方式,而且也确实改变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和专著的写作方式和叙述方式。然而,这种过分关注所谓学术形式的学术化却十分令人困惑:必须以西方哲学的某些概念和观点阐释、理解甚至重铸,才能够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的意义,必须有要有完备的参考文献,当然一定要有外文的,而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现实批判为手段、以人的解放为旨归这一基本立场却保持了一种"世故的缄默",而这正是"学术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不应绕开和无法绕开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传记文学(尤其是文学家传记)的历史特性要求作家以学术意识投入写作。陈才生怀着强烈的学术意识投入《李敖评传》写作。他在细致地叙述了传主人生的同时,对传主的思想进行了准确地概括,对传主的精神做了定位,并且追溯了他的思想来源,展现了传主的人生矛盾,将传主的某些现象进行了理论阐述。与此同时,陈才生根据学术传记的要求以诗性语言和学术语言进行写作,以材料可靠与引文规范显示出传记文本的学术严谨。因而,《李敖评传》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论学报编辑的学术把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性是学报的基本特征之一,因而学报编辑鉴审稿件就要从学术研究的创新性、学术探讨的深入性、学术依据的可靠性、学术论证的逻辑性、学术成果的有用性这五方面入手。同时,还要正确理解、妥善处理学术性与政治性、科学性、民主性这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学术性是大学的本质属性,功利性是大学的固有属性,两者不可分割且内在统一于大学这个特殊的社会组织之中。大学的学术性本身就蕴涵着功利性,大学的功利是学术的功利而不是其它。大学的功利性是对学术性的维护和保障。大学的学术性与功利性及其内在统一关系启示我们:深化大学改革必须确立以学术为本、人才为本的大学办学理念,要努力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处理好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不断增强大学的办学活力。  相似文献   

9.
原创性学术研究方法的两维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学术评价永远都带有一定的社会功利性特征,原创性学术研究道路也必然与之相伴随。学术评价具有两面性、不确定性,必须相对性地加以消解,否则长期禁锢于学术评价指标或标准,原创性将受到极大的阻滞。当下学术环境中,尤其要研究如何和善于对学术评价进行自我消解。可以通过八个方面为一体的模式塑造学术雄心,原创性学术研究方法纵然由于各个学科专业的不同历史发展内涵和研究手段而呈现气象万千的景象,学术雄心却始终是支撑原创性学术研究的根本。  相似文献   

10.
也谈学术规范、学术民主与学术自由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俞吾金 《学术界》2002,(3):152-155
重视学术规范的建设乃是当代中国学人确立自觉的反省意识的一个重要体现。但认为只要真正地发扬学术民主 ,就能克服学术研究中出现的种种弊端 ,这种普遍流行的观点是错误的 ,学术民主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局限性并没有得到深入的反思和检讨 ;同时也忽略了学术民主与学术自由这两个概念之间的重大差别以及它们与学术规范之间的关系。只有真正把握学术规范、学术民主和学术自由这三个概念的确切含义 ,并用以指导我们的学术活动 ,我国的学术活动才会沿着健康的轨道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秦小珊 《云梦学刊》2013,34(2):25-31
打开《中国新时期学术热点研究》,就像打开了一个学术争鸣的潘多拉魔盒。让你懂得"快乐读书与知书,要知读书,知评书,知藏书";展开对整治学术腐败和学术规范的思考,明白从制度层面反思学术评价机制以及对优化学术环境和培养学术情趣意义;了解"提出以问题为中心"对研究的非常重要性,感知"个案论析"中名学者的治学精神和学研成果;情理相融,史论结合,是该书的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2.
瞿秋白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由于自身的特殊经历和身世,使得他较早地开始关注农民问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他善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农民问题的正确观点和主张,形成了内涵比较丰富的农民观。对瞿秋白农民观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不仅有利于加深对瞿秋白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历史地位的认识,而且也有利于加深对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历程艰辛程度的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3.
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既要为科学社会主义运动提供哲学依据,又要为日常生活层面的观念拜物教批判提供学理支持,这就要求我们从历史本质论与历史运行论的双重角度,来拓展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历史唯物主义承认历史过程是由现实的个人所推动的,但并不认为历史过程的解读必须从个体的观念入手。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是用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动,解释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层本质,而不是用实践的主体性来否认历史过程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4.
翻译能力正在成为制约高级技术人才学术交流和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翻译能力,进而提高其学术翻译水平备受社会关注。以河北工程大学专职教师为例,结合 PACTE2003修正模式,分析了高级技术人才翻译能力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专业文献平行阅读为主的语言学习策略,基础翻译知识自主学习策略,翻译策略指导下的翻译实践策略和互联网辅助下的翻译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5.
由于债务重组在当前经济生活中具有显著的意义 ,债务重组的实践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所以 ,试图从会计的角度来研究债务重组的内容、方式以及所采取的会计处理方法 ,同时 ,展望一下当前我国债务重组应如何与世界相接轨  相似文献   

16.
赵建军 《河北学刊》2012,32(2):49-55
钱穆对人文主义有系统的学术观建构,并以其生命实践印证着自己对人文主义的独特理解。在钱穆的人文主义思想构成中,"存"与"续"的意识由传统文化层面的信仰、伦理和知性自觉,辩证地贯穿于日常的生命实践活动之中。这使得钱穆的人文主义显示出迥异于西方人文主义的品格:它不是以发掘个人感性、理性的价值驱力及公共性文明机制为其思想原创的基点,而是力求使个体与社会在纳入一种文化的统绪中,实现文明的价值增殖和外延扩张。钱穆的人文主义是超越学术个性的历史主义与超越历史境遇的生命哲学的统一,是博大淳厚的民族精神与个体生命实践的统一。这种人文主义在内涵上具有较鲜明的儒学人文主义特质,但在内在机理上,它超越了传统儒学的经世致用观念,而呈现为面对另外空间视域而求取文化"存续"的人文主义。  相似文献   

17.
消解“单一的现代性”:重构中国的另类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一直伴随着我们并和我们无法分离,它不仅使得中国更加接近现代化,而且还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思维以及学术研究的方法,激励了我们的物质和文化知识的生产。既然我们现在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那么现代性也就呈现出了新的面目,成了一种扩大了的现代性,或者说一种后现代时代的现代性,因为它经历了某种形式的裂变,从单一的现代性演化成了不同形式的复数的现代性。因此,我们也许能够在全球化的时代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立场出发,重新建构一种另类的现代性。显然,这两个话题是通过翻译从西方引进到中国的,而且不断地在我们的理论争鸣中被中国的文学和文化研究学者引证并讨论。中国的另类现代性的形成,一方面消解了大一统的单一现代性的神话,为不同形式的复数的现代性在全世界各地的形成铺平了道路,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对全球现代性的宏大叙事作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逐步完善,会计监督理论体系的不完善,以及与会计监督实践相脱节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乱支滥用、资产流失和核算失实等问题也都相继暴露出来。这就促使我们要把握住会计监督的本质和立足点,对会计监督实践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9.
道教是中国之本土宗教,最为殊胜之处当是其内丹修炼,这是最具中国气魄的独特的生命探索现象。在全部内丹学中,玄关一窍是内丹修炼之枢纽。例举丹道史上著名丹家对玄关一窍的体验,并以当代学术视野予以新的诠释,可以得出一些系统的结论。独特的内丹玄关体验对西方哲学、宗教的启示,对于西方语境下的本体论探索具有积极意义。包括道教内丹学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对未来人类安身立命有着无可限量之裨益。  相似文献   

20.
眉县新出青铜器与西周王室世系、年代学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林昌 《文史哲》2003,(5):5-13
2 0 0 3年 1月陕西眉县杨家村出土了 2 7件氏铜器 ,其铭文具有极其珍贵的史料价值。按铜器铭文内容与器形 ,可分为 3组 8篇 ,并应与 1985年在杨家村发现的另一组青铜器做综合考察。这些资料叙述了单氏家族 8代世系与西周王朝 12代世系的对应关系及相关史事 ,其中的 12位周王与《史记·周本纪》所述西周王室 12位列王的次序与称名完全一致 ,将 1976年出土的史墙盘所未列的西周王室后半世系全部补上 ,从出土文献的角度第一次全面印证了《史记·周本纪》等书面文献的可靠性。同时 ,还为西周年代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考古依据 ,证明了夏商周断代工程所列“西周年表”的基本框架可以成立。另外 ,还有助于我们对西周历史文化有关问题的辨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