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许颖 《经营管理者》2014,(8):135-136
人才,在任何一个时期都是一项极为宝贵的资源。企业如何做到在招聘中慧眼识才,是优秀的管理者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所应该做到的一个重要前提。本文从企业招聘中慧眼识才的重要性、人才评判的标准以及如何做到慧眼识才,三个方面结为一篇,论述企业在招聘中如何做到"慧眼识才"。具体而言,第一部分从四个面论述:一、人才是一个企业做强做大的根本所在;二、慧眼识才是运用人才促成企业自我壮大的前提;三、慧眼识才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必然要求;四、慧眼识才是降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的重要途径。第二个部分从道德标准、知识储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四个要素来简要阐释企业对人才进行评判的标准。最后,论述企业如何在招聘中做到慧眼识才:一,须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二,看待人才要坚持全面的原则;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四,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人才。  相似文献   

2.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活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的教育方针.教师肩负着这一伟大历史使命,到底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怎样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着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来提出的人才的四大支柱是:“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我国也根据世界发展趋势,提出了要培养四型人才,即:“一是知识结构宽厚型人才;二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三是思想解放善抓机遇的开放型人才;四是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回顾总结建国60年来我国人才开发的演进历程,有四大转变尤为值得关注:一是人才管理经历了由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向人才资源管理、再向战略人才资源管理的转变;二是人才服务经历了从单纯的为专业技术人才服务向为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才服务,再向为全口径(三支队伍、两类人才)人才资源服务的转变;三是人才建设经历了从单一的规模建设向规模与质量建设并重,再向能力建设的转变;四是人才配置经历了从政府配置向政府和市场共同配置,再向市场化配置居基础性地位的转变。这些转变的发生,反映出了我国人才开发工作对时代变化和需要的积极回应,亦为我国人才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们面临的问题很多,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怎样使产业升级,在这方面起重要作用是人才。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专家们指出需要以下四种素质的人才:第一,有新观念;第二,能够不断从事技术创新;第三,善于经营和开拓市场;第四、有  相似文献   

5.
“一切企业经营归根到底就是三个词:人才,产品和利润。人才为先。如果没有一支优秀的管理队伍,你对其后两者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李·艾柯卡  相似文献   

6.
陈由细 《经营管理者》2013,(22):192-19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是当代企业实现科学发展的趋势。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高站位认识人才强企战略;二是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全方位提升人才开发水平;三是改革选人用人机制,多渠道拓宽人才强企之路。  相似文献   

7.
目前,宁波中小出口企业产品升级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中小出口企业融资难;二是产品创新能力不足;三是中小出口企业人才匮乏。为了促进宁波中小出口企业产品升级,宁波要努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着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品升级;大力增强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封建时代选拔官员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察举、荐举和科举。察举是由地方官员首先考察,发现人才后向朝廷举荐,即先察后举;荐举是由专门负责官吏人事工作的中正官将各地推荐的人才分为三六九等,然后向朝廷举荐,即荐而后举;科举是通过分科考试,将考试合格人才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档案人才体系的建立:一是目前档案人员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是档案队伍不稳定,变动频繁;思想认识不到位,缺乏档案意识;业务素质不够高,事业观念不强。二是加快建立多元化的档案人才体系。档案部门必须用发展的观点去思考与统领工作,开创新局面。三是构建独具特色的档案人才体系。档案部门要勇于担当,肩负起打造高素质、多元化档案人才队伍的重任。要齐抓共管,促进档案人才队伍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们并不反对地方政府吸引人才,但是,不能因急求人才,而恣意出台与国家制度不符的政策。经验告诉我们,吸引人才,依靠的法宝有三条:一是创业机制和用人环境,二是人才配置合理,三是高级人才的权利保障  相似文献   

11.
从科技馆的教育职能入手,分析了当前科技馆展教人才队伍存在的三个方面问题,分别是:岗位规划与实际设置有偏差,制度规范与实际执行有偏差,科普业务与人才支撑有偏差。对此,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制定规范管理制度体系,提升体系能力;建立人才队伍培养机制,提升专业素养;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奖励机制,提升职能定位。  相似文献   

12.
91.天下有三大患:一曰人才,二曰财用;三曰兵力 领导者所面对的就是这三件事.现今的人们把许多原本简单的事也搞得极复杂,不是没进步,而是他们找不到显示自己的创造力与才华的空间.集众人之力去完成大事,这是一项天赋特质,那神圣的号召力来源于此.能解决三项中的一项,或自拥一项,这样的人就可以称之为人才.有闲情来专门察访人才时,你的事业就步入了新阶段:你将不再依赖你个人的力量,而取众人智慧为你所用.  相似文献   

13.
宁夏高新技术企业的人才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新技术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因此,这类企业的人才不同于一般的传统企业,对学历、专业知识、开拓意识、创新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根据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角色,高新技术企业的人才一般分为四个层面:一是负责战略决策的管理人才:二是从事高新技术研发的科技人才:三是具有较强操作能力并能把高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高职人才:四是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四个层次的人才都同样重要,而"技术型"是四种人才共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正>欲成大事者,必先聚人才。三国时期,是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也是人才辈出的年代。然而,三国后期的故事远没有前期精彩,原因就是后期的人才与前期的相比不在一个档次。说到底,千里马难找,人才靠寻更靠育。在三国后期,三大集团在育人上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弊病,造成了人才断档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留住人才     
<正> 留住关键人才是一门不容易掌握的学问,因为应用时必须因人而异,没有统一的模式。从国内外成功企业的实践看,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让关键人才感到有奔头 让关键人才感到有更大的发展可能,他才会为了明天的更大发展而留在你的公司。 1、选才: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在研究影响一个人工作是否快乐的诸多实验中,所得结果主要集中于三个参数变量:能力、价值观和终身兴趣。在这三大要素中,人的终身兴趣成为最重要的因素。爱好是最好的老  相似文献   

16.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未来产业发展方向,而自主创新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突破制度性障碍,切实加快体制、机制的创新;二是,突出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打造高端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三是,着眼于新兴产业发展和技术应用的方向,围绕全产业链条支持产业自主创新;四是,促进科技和金融更紧密结合,充分发挥金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中的促进作用;五是,着力培养和引进富有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储备人才;等等。  相似文献   

17.
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关键是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才订单式培养赋予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和实践的新内涵、新要求和新方式:以促进会计专业建设为目标,建设"三师型"师资队伍;以培养新型实用会计人才为依托,确立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考核标准;以实现充分就业为导向,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按照"订单式"培养会计专业人员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 百事集团选择人才有三个标准:“最聪明,最诚实,最具有推动力的实干精神”。一个管理人员要在百事集团中生存下去并非易事,公司对于管理人员的要求是“要么往上发展,要么往外走人”。非常聪明的人才,能量百分之百地释放,公司会给其提供高速发展的事业阶梯和优厚的报酬待遇,让他们很早地承担重要的责任,在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信息》2011,(43):12-12
10月19日,甘肃省发布引进紧缺人才“1+7”文件;10月21日,召开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动员部署会;10月2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向海内外发布吸引人才信息。甘肃这次引才工作规模大、范围广、优惠政策力度强,前所未有。吸引紧缺人才超过7.6万人。优先引进四类人才。按照“1+7”文件中的《关于加快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的意见》.甘肃省将面向海内外集中引进一批各类紧缺人才。据介绍.201l~2015年全省紧缺人才需求数为76485人。近期,全省急需人才总体需求数为12154人。引进人才主要分三个层面: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或团队,数量不限,越多越好;重点关键岗位急需人才,筛选出500个重点岗位;各用人单位急需紧缺人才,需求12000名。引进对象优先四类人才:一是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有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二是具有领军作用的学科带头人和项目负责人:三是能够在该省重点产业领域和关键共性技术方面实现突破的实用型人才:四是具有金融管理和资本运作经验的高层次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20.
<正> 北京市第三次向社会公开选择招聘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标志着北京市打开了引进外地人才的大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