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保障公诉案件被害人诉讼权益立意,探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被害人诉讼权益保障不足,笔者综观关联文献并联系诉讼实践,从十个方面提出完善“公诉案件被害人”诉讼权益保障的建设性意见。即落实被害人人身安全保护,扩大并落实被害人知情权,被害人及时获得律师代理,完善公诉转自诉保障起诉权,赋予被害人上诉权,完善被害人抗诉规定,完善被害人再审申诉规定,落实被害人国家救助,构建被害人社会援助,完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2.
刑事犯罪被害人,是指由于犯罪行为而使其合法权益及其精神等方面遭受到损害的个人、单位以及因为犯罪而受到严重危害的国家和整个社会,文中综合论述了被害人的概念与主要特征.系统分析了被害人法定权利.论证了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诉讼权益保护制度的必要性,针对加强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保护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钟佩霖 《职业时空》2008,4(10):243-243
被害人是指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因犯罪行为使被害人背负身体上、物质上和精神上等多方面的额外负担,理所应当受到完全的权益保护。与日益完备的被告人自我防御权相比较,法律赋予被害人的自我救济权是否足以与被告人的防御权相均衡?这涉及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和权利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和谐法治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已经有了诸如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对象的全面化、政府为主保障儿童权利等方面的发展,但也仍然存在少年司法依附成人模式、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律没有形成独立的体系等不足.未来应当完善适合审理未成年人案件的实体法、程序法,健全少年司法的法律体系,补充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规定,明确未成年人权利主体地位,构筑全社会对未成年人权利的法律信仰,以确保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在刑事诉讼当中,被害人希望能够通过提起诉讼请求来保障自己的权益得到公平对待.现如今人们也越发的重视对被害人尊严和权利的追求.既然我们要通过诉讼的方式来保障自己的权益得到公平对待,那么对于精神利益的保护则同样应该引起司法制度的重视.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当中将精神损害赔偿排除在外,背离了这样一种司法制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被害人兼具未成年人与被害人双重特殊性,在诉讼中极为弱势。而立法司法往往忽视其诉求,容易造成二次伤害。未成年被害人法律援助制度能够有效保护其合法权益,实现儿童最大利益。但未成年被害人法律援助现存诸多问题。如观念上认识不足,立法不完善、援助范围较窄,实践中律师介入受限、专业化水平不足、经费匮乏、分配不合理等。因此,应从确定未成年被害人法律援助的基本原则着手,完善法律规范、明确援助范围、明确法律援助律师职责、提高法律援助专业化水平、保障资金供给、实现法律援助与社会救济有机结合,全面保障未成年被害人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恢复性司法最大限度地恢复被害人的身心和财产状况、犯罪行为对社会造成的损害和犯罪人的守法生活。刑事和解是恢复性司法的一项有益探索——用双方平等协商的方式解决轻微刑事案件,避免了激烈的冲突,使双方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这符合以人为本、和谐有序的刑事司法理念和现实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文中将从刑事和解在我国的实践、意义、障碍、制度探索等几个方面就此做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8.
通过梳理涉残疾人案件的司法裁判文书,可以发现残疾人通过司法诉讼寻求权益保护的整体概貌.面对残疾人包括健康权、生存权、公民权、政治权等权益诉求,涉及自然人、法人等多元侵权主体以及司法过程中支持性服务供给、经济成本耗费、裁判结果与预期等诸多问题,必须增强残疾人权利意识与维权能力,多角度、多渠道保护重点权利和规制侵权主体,构建立体的权利救济体系.  相似文献   

9.
救助金额偏低是当前检察环节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以支持赔偿诉讼作为检察机关刑事被害人救助的前置程序,支持被害人或其近亲属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强化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注重事后追偿,既可充分维护被害人或其近亲属民事权益,也能缓解救助经费不足的压力。  相似文献   

10.
秦迪 《现代交际》2010,(11):8-8
命案产生了被害人死亡的严重后果,其社会危害的特殊性及其所引发的社会矛盾的尖锐性决定了这类案件的直接被害人及作为间接被害人的近亲属(以下统称命案被害人)的救助问题不仅是一个司法问题,更是一个深刻而复杂的社会问题。于是,对命案被害人的救济便成为所有类型刑事案件被害人救济的重中之重和急中之急。  相似文献   

11.
侯蕾 《现代妇女》2014,(8):101-101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我们在立法、执法、司法等各个领域和环节,都认真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保护一切当事人的程序权利和实体权益,使受到侵害的权利依法得到保护和救济,使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受到制裁和惩罚。本文从政治权力与司法权的关系、法治的概念及司法制度、政治腐败和司法改革、建立健全司法腐败预防机制建设、网络反腐这五个切入点分析了当前我国司法系统反腐败所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白逸民  于倩 《现代妇女》2013,(11):65-65
在线交易消费者权益保护和传统消费者权益保护相比较有其新的内涵,也出现了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经营者的真实身份难以确定、消费者举证难度大、小额诉讼问题难解决。为了加强保护在线交易中消费者的权益,立法上要规定经营者信息披露义务。司法救济上要建立健全对经营者的身份的认证,处理在线交易中消费者举证困难问题,完善小额诉讼制度的解决机制。在监督管理上加强政府的监管,建立社会监督并建立经营者自律规范,同时完善在线交易中经营者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3.
李明月 《现代妇女》2013,(11):77-77
被害人承诺,在现今社会中已经得到普遍认可,但是目前我国刑法中并没有明文规定排除犯罪性事由。刑法以保护个人利益为首要任务,当被害人的法益受到侵害之前或侵害之时,被害人自愿放弃的利益不在刑法保护的范围之内。那么到底在什么情形下被害人放弃自己的法益有效.有效的被害人承诺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要件和一定情形。在刑法体系研究领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保险法中的疑义利益解释原则是针对保险条款格式化及其附和性的弊端,以实现实质正义为价值目标,用以平衡保险合同双方的权益而提供的一种司法救济机制;2009年我国保险法第30条对此原则进行了进一步修订,探究该原则的法理基础,对公平合理地保护保险当事人的权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网络暴力犯罪的应对困境、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越  马兵 《职业时空》2009,5(2):118-119
网络暴力犯罪是在虚拟世界中通过恶性言论方式对被害人的心理、人格、名誉造成侵害的犯罪行为。网络暴力犯罪具有隐蔽性、群体性、转化性三个特点。根据网络暴力犯罪的具体情况,收集证据充足与否,被害人维权可以采取刑事自诉与公诉两种方式。司法机关应当提高对于网络暴力犯罪的重视,认定犯罪的同时还应该注重程序性规定以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最终实现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司法活动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民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寿命不断提高,我国步入了老龄化时代,老龄化问题也随之而来。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广大的老年人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本文围绕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的主题,基于现状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对我国目前有关老年人权益的法律保护方面进行认真研究。探究其中的不足之处,从立法、执法、司法等角度立论思考,并提出有效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利益问题,农民利益问题的突破口是农民土地问题。本文从中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问题症结出发,通过对美国农民土地权益"三层次"保护机制等方面的系统梳理和分析,为我国创新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提供启发意义。中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双重囿限中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实践囿限。城镇化进程中,农地流转、农地征收过程中存在诸多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的现象,如非自愿农地流转、农地过度集中风险、违规征地、  相似文献   

18.
本文指出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英、美国家的成功经验,探索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有效路径和完善举措。旨在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促进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杨婴宇 《职业》2011,(32):72-73
随着公民法制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增强,学生暑期工劳动权益保护问题越来越凸显。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暑期工的权益保护面临重重困难。学生暑期工的劳动权益屡遭侵犯,这不仅不利于技工学校的教学、管理与发展,更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基于此,通过对佛山市高明区技工学校文秘和模具专业部分学生小范围内的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本文着重从自我意识、法律、心理等层面对技校学生暑期工劳动权益保护问题进行了分析,了解他们的劳动权益保护现状。  相似文献   

20.
南京虐童案的发生,让人们再次把目光聚焦在儿童权益保护上。以强迫压力为特点的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方法、不健全的儿童权益保护组织、不完善的儿童权益法律保护体系等多种综合因素,导致了儿童被虐待情况的持续加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