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虚实关系是国画写意技法的关键所在,能够反映出画家对绘画本体意识及综合能力。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以虚实处理方法来寻求艺术的表达形式,成为我们研习写意画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虚实关系在传统构图中的体现,就传统绘画重视虚实关系的原因,重新认识近代写意画中的虚实问题来阐述国画写意中的虚实关系。  相似文献   

2.
褚遂良晚期书风空灵雅逸的审美特点备受后人关注,并一致认为褚书是受了道家哲学思想的影响,这些观点多散见于笔记、题跋等形式中,但往往失于简略.道家"虚实相生"思想,对褚书的用笔特点以及"道"、"气"与"书法意象"在生成关系中"虚实相生"起到了重要作用.褚书晚期书风的形成是以"虚实相生"的思想为基底,实现了书家本人生命意识的艺术化图示.  相似文献   

3.
水墨画的虚实留白在黑白书刊版式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的设计师追求艺术表现的自由创新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把虚实与留白运用于书刊设计中,产生了含蓄而整体的效果,让读者阅之如临清泉,如沐春风.通过对水墨画讲究虚实相生、计白当黑在黑白书刊版式设计中运用的研究,阐明虚实与留白在版面中的作用和处理方法,旨在处理好版式设计中虚实与留白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以往的官场小说研究,就其命名而言,重"小说"(叙事),重"官"(权力、人性等),但是不重视"场"(关系网络)。因此,将《官场现形记》和《国画》这两部官场小说代表作中的主要官员的交际关系网络进行对比分析就显得尤为必要,从中亦可审视小说的审美、文化与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画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绘画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色彩与文化底蕴。在我国高校国画教学中,国画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画教学的高效开展。本文从国画教育的意义入手,分析高校国画教育的现状,对高校国画教学多元化模式的构成展开了分析与论述,希望能为国画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空镜头把无转化成有,把虚转化为实,又用实有来表达虚无,用有来反映、体悟和追求空白。中国电影深受中国传统"空白"观念的浸染与熏陶,通过空镜头的运用以及意象时空的处理等对其进行会通与转换,从而把其"虚实相生"、"空纳万物"的哲学蕴义体现得淋漓尽致,营造出中国民族影像独特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画外之景"。  相似文献   

7.
"隐秀"是《文心雕龙》文学理论的基本范畴之一,其哲学根源可以追溯到《周易》爻象的形象包孕性特点。道家哲学及魏晋玄学的"有无"和"言意"之辩也涵盖了艺术的隐秀特质。"隐秀"作为艺术形象的特点,是经过"神思"活动创造的必然结果。隐秀论的提出与刘勰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独特理解分不开,从文学的形象特征上说,"隐秀"是意境理论的核心,处理好隐、秀的关系,即能达到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文化差异特别是文化空缺现象对翻译带来很大的困难,如何处理中英文化中的空缺现象,怎样采用可操作的翻译手段,在各种语境中解决文化差异造成的语义缺省,完成语言文化内涵功能的转换,成为翻译者的首要任务。探讨导致文化空缺现象的原因,提出对文化空缺现象的处理应本着文化平等的态度,适应文化交流的客观要求,在"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模式下实施切实可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9.
大陆国画界发展与两岸比较肖真美作者在台湾《东亚季刊》第27卷第1期上发表文章认为,70年代后叶,海峡两岸的美术界通以"水墨画"一词代替传统的"国画",以便适应新时代、新潮流.文章回顾大陆水墨画发展历程后指出,采取开放政策后,由于受西方科技、文明与自由...  相似文献   

10.
“留白”是中国画中的一种绘画技法,指的是国画中对空白部分的留取。中国画利用“留白”来营造出虚实相生的意境,同样,现代平面设计也可以利用“留白”的手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色彩留白”及“构图留白”两种设计方式,使设计作品获得更好的版面视觉效果。同时,“留白”中的传统艺术精神,还能够丰富设计的文化内涵,增加平面设计作品的意境。通过将“留白”运用于平面设计中,对于创作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当代中国大学文化正面临着多重的挑战和考验。如何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正确认识和处理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困惑与问题,创造性地构建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学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鉴于此,我校邀请几位专家以"当代中国大学文化建设"为主题进行了座谈,就当代中国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实然"与"应然"、"定位"与"使命"、存在的问题与建设的路径、大学文化的性质以及以策划来统领大学文化建设的整体工作和构建富有特色的大学激励文化等,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深度解读。  相似文献   

12.
动词、形容词后加上"掉"记作"V掉",随着"V掉"这一句式使用频率增长,"掉"的意义有了虚实之分。文章对"掉"的研究从语义入手、结合句法结构、语用表达,分析其语义虚化,进而论证"掉"的虚化意义为"消失义"、"完成义"和"实现义"。  相似文献   

13.
接受理论关注读者和文本在整个文学接受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强调读者是文本接受的能动主体。根据接受理论的观点,以许渊冲"三美"的标准,透过"三化"的翻译策略来剖析译诗中成功运用的补偿方法,旨在探讨如何处理唐诗词英译中的文化差异,尽可能减少诗词翻译中的"文化亏损"。  相似文献   

14.
认知语言学方法论包含三个表征:"经验观"、"突出观"和"注意观"。以此为视角,探讨作为文化符号的意象翻译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在意象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考虑译语读者的认知体验,在译语中构建有利于读者理解的意象;还应重视原语意象信息的突出程度,在译语中做出相应的处理;也应该侧重意象的特质意义的表现,引导译语读者对特质信息的注意。文化意象翻译应该是动态的、合理的以及协调的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15.
人文精神是人们处理政治、经济、文化和各种生活问题中所体现出来的以强调人的发展和对人的尊重、关心和爱护为内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陕西地域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人文精神内涵极为丰富。着力弘扬"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炎黄文化精神;"崇德尚义,贵法重功"的周秦文化精神;"开放包容,大气磅礴"的汉唐文化精神;"勤学深思,继往开来"的关学文化精神;"艰苦奋斗,务实创业"的延安革命文化精神,对重塑陕西人的精神风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化、全球化的影响下,少数民族文化不得不置身于"传统、现代、后现代"的文化共时格局中。这样的"共时"格局一方面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融合、创新的机会和途径,但另一方面也会对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产生碎化的影响。因此,本文指出在"共时"格局中,少数民族文化在坚持"民族的"、"本真的"文化根基上,积极吸收"现代"、"后现代"文化的优秀成分,在动态变迁中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国画艺术深邃的哲学思想元素、人性趣味的笔墨意象元素、虚实相生的构图布局元素、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指出真正的中国平面设计应试图去发现一种既植根于我们的民族性又对整个设计语言具有意义的东西,从而赋予平面设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相似文献   

18.
旅游文本翻译中的"功能信息突出"原则,其核心是强调对低价值信息的删略处理。该原则对电视片解说词的翻译比较适用,但旅游文本的翻译是否一概采用,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旅游文本具有信息传递和文化传播的双重功能。对于此类文本中表现一国、一地灿烂文明的必要信息,如人文环境、风土人情、精湛的传统工艺等内容,不宜以"减少游客不必要的交际努力,增大关联性"为理由,作所谓的"价值虚化"的处理。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语境进行研究。文本生成有赖于文化语境,文化语境是指任何一个语言使用所属的某个特定的言语社团,以及每个言语社团所具有的独特的历史、文化、风俗、习俗、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等。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本所赖以生成的"文化语境"是不可忽视的。文中探讨了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即异化与归化,以及文化语境对翻译实践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虚实现象是英汉两种语言共有的。从哲学、思维以及英汉语言差异的角度出发,笔者在汉英翻译词语虚实、数字虚实以及语气虚实三方面作了探讨,并指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