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一届三中全会发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号召,党的十三大又提出我国今天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笔者在这些思想指导下结合宗教研究领域的几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关于宗教的长期存在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在原始社会,人们的思维活动难以正确认  相似文献   

2.
中华文化渊源流长,中国少数民族因其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至今还不同程度的保存着丰富而神秘的原始宗教信仰,原始宗教是人类文明宗教的发端,当今风行世界的文明宗教,其源泉皆可追溯至原始时代人类的宗教信仰。探讨中国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观念,对于正确阐释宗教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自然崇拜原始宗教是原始社会的产物。中国少数民族都经历过原始社会阶段,各民族古朴神奇的原始宗教观念,是原始时代社会意识的表现,从根本上说,原始宗教观念是原始时代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异己力量在原始人头脑中的幻想反映。原始宗教…  相似文献   

3.
在原始宗教向人为宗教过渡的历史时期,全民信教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变化:一是随着氏族、部落的融合和诸神的融合,有了全民族共同崇拜的统一神,这是过渡时期新的全民信教现象区别于原始社会早期全民信教现象最根本的特征;二是宗教活动的集中性与分散性相结合,出现了大型隆重的宗教法会;三是人们的宗教观念仍带有多元化信仰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白族的原始宗教与精神文明建设詹承绪原始宗教,一般指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的一种宗教观念和宗教行为。但原始宗教并未随着原始社会的发展而完全消失,在阶级社会中仍然保留着它的不少遗迹。这在我国某些兄弟民族中尤为明显。白族共约160余万人,有民家、那马、勒墨三个支...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下游广大地区居住的土著居民包括那乃、乌利奇、尼大赫、涅基达尔、乌德盖、奥罗奇、埃文基等民族。他们的传统信仰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那么原始社会的宗教是怎么产生的呢?那时候,原始森林中和海上狩猎、捕鱼、养鹿和采集都保障不了人们稳定的生活。在原始社会中,  相似文献   

6.
解放以前,鄂伦春族在大小兴安岭里从事渔猎经济,同外界接触很少,虽然已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地域公社发展阶段,但是由于知识未开,因此原始社会早期延续下来的原始宗教,即萨满教还较完整的存在着,其中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等。 一、自然崇拜 恩格斯指出:“最初的宗教表现是反映自然现象,季节等等庆祝活动。一个部落或民族生活于其中的特定自然条件和自然产物,都被搬进了它的宗教里。”这就是自然崇拜。鄂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人类学家摩尔根在1877年著《古代社会》一书,根据大量的材料,第一次确立了原始社会组织的婚姻形态的发展序列。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摩尔根的学说作了高度评价。他们在摩尔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写的著作成为人们研究原始社会的经典。可是,对于原始社会的最初状况,当时曾引起了达尔文的怀疑。由于条件的局限,有关论述中确也存在着某些当时不能解决的问题。事隔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随着原始社会研究资料不断丰富,研究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尚存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因此,原始社会早期的社会组织及婚姻形态有可能作些补充研究。本文拟就原始社会的早期是否实行杂乱的性交及血婚制家族是否为第一个社会婚姻形式,发表一些浅见,就教于学术界。  相似文献   

8.
狄德罗曾说过:“上帝是没有的;上帝创造世界是一种妄想”。并断言:“一切宗教都三倍地被证明是假的”。狄德罗坚信科学的发展和启蒙运动的日趋深入,理性终将战胜迷信,科学定能消灭宗教。然而今天200多年过去了,科学进步了,社会昌明了,但是宗教却依然保留在人们的生活之中,人们不得不问究竟是什么使宗教得以经久不衰?要想回答这一问题首先必须说明在现代社会中宗教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正> 宗教与艺术关系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与恩格斯一生中所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今天的文学艺术创作与文艺理论以及文学史、艺术史的研究来说,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研究宗教与艺术的关系问题,仍然具有十分强烈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关于如何对待宗教艺术遗产的问题,意义就更为重大。  相似文献   

10.
傩舞简论     
我国远古的一种以禳除疫鬼为内容的原始宗教祭祀活动,后世沿袭,称之为傩.傩之初始已经具有了综合性的品格,其中包含着原始歌舞等原始艺术成分.至今,在我国一些省区民间的傩活动里,还传承着源远流长的傩舞,象贵州、江西、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傩舞就十分丰富多彩.它是远古傩舞的遗存和延伸,有很珍贵的研究价值. 1 傩舞起于原始社会末期,是原始舞蹈的一个方向的发展.原始舞蹈是在原始社会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随着原始初民劳动、思维、言语的渐进和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原始舞蹈固然有一定节奏和一系列的身体动作姿态,并联系着人们的思想意识,但它在内容、结构  相似文献   

11.
在原始社会形态的研究中,原始宗教一向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通过对原始宗教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原始社会意识形态的特征,原始思维的一些演变规律,另一方面,从社会建筑的高层俯视,可将这个社会的其他部分,看得比较清楚或全面,我们研究宗教问题,若具备有关原始宗教的知识,就能对宗教的形成、根源、本质及其发展消亡的规律,取得历史的概念和科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正>宗教作为人类最初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一种方式,人们对支配着自己日常生活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头脑中作了幻想的反映,在原始社会中这种反映表现在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等诸多对纯自然力的异己力量方面.人类步入阶级社会以后,特别是在阶级对抗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由于统治阶级利用宗教进行神权统治,广大人民群众又不得不幻想通过宗教来设法改变自己的处境,于是,宗教带上了人为的因素,具有了一定的欺骗成份.历代的宗教家们在传播宗教的过程中,竭力汲取世俗的思想道德文化内容,为宗教的发展起了推波助澜作用.在我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又很漫长的国家里,宗教对文化的吸纳尤显突出,儒家的祭礼、佛家在中国境内的诸多宗派、道家尊老子《道德经》为经典等都具明证,所以,宗教又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而宗教文化反转来又影响着人们  相似文献   

13.
<诗经>中的许多诗篇描述了农事以及与农事有关的政治活动、宗教活动和日常生活.农事指耕耘、播种、管理、收获和贮藏等事宜.祭祀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类对超自然力的"神灵"的崇拜,是为了建立、维持或恢复人与"神"的良好关系而将物品进献给神灵的宗教仪式.农事是立国之本,祭祀为治国要政,农事和祭祀活动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4.
<正> 宗教作为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和与这种反映相联系的社会实体。尽管它的本质属性显示出它是上层建筑领域中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颠倒了的世界观;但它还有社会实体的一面,即宗教多有典籍、信徒和活动场所,宗教界内部有比较严密的组织,除宗教生活活动外,又与整个人类社会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又显出宗教具有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和复杂性这样一些社会特征。所以,宗教又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来都与社会问题密切相关的。我国的宗教问题中的许多内容,多与历史积淀有关也是这个道理。那末,何谓宗教问题?笔  相似文献   

15.
宗教文化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资源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宗教文化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资源意义郭虹(一)所谓“资源”,不仅仅是就自然资源或物质资源而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凡可能形成需求的事物都具有“资源“性质。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中,宗教文化亦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宗教文化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的意义正逐渐为人们所认...  相似文献   

16.
国际商贸是跨越国界的商品交易活动,国外市场的社会文化因素,不能不对国际商贸活动产生重要影响。所谓社会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的意识、价值观、风俗、语言、教育、社会结构、宗教、道德观念等的总和。它实质上是一个十分广泛而又复杂的概念,涉及人们生活的全部。人们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成长,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甚至决定他们在生活中各方面的行为,贸易活动当然也不例外。因此.深入了解和分析国外有关市场的社会文化特点.对于把握该市场的消费需求特点,正确制定产品出口的战略和策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由于国外各具体市场…  相似文献   

17.
宗教在人类的历史上,曾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漫长旅程。自从世畀上出现了社会主义。宗教又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继续存在。至此,宗教经历了三种不同性质的社会,宗教自身因而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原始社会中产生的原始宗教,是一种自发的、开始时并无人为欺骗成份在其中的宗教。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则是剥削阶级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私有制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存在着宗教得以巩固和发展的巨大社会根基,而剥削阶级也需要利用宗教以维护其阶级利益,因此,原始宗教发展成人为宗教,它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和日臻完善,现今世畀上流行的三大宗教便是在奴隶社会里产生,在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与以往的一切剥削制度根本不同,它消灭了地主资产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这就使宗教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社会根源,而且,社会主义社会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主张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建设自己的幸福生活,是反对有神论的,因此,它不需要宗教来为其唱赞歌。这样,宗教就从两方面失去了重要的依靠。  相似文献   

18.
南方巫盅习俗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隋唐以后,巫蛊主要在我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中流传,并深刻影响着当地人们的生活及宗教活动,同时也产生了大量与巫蛊有关的习俗.至明清以后,由于巫蛊的持续猖獗和医药的进步,民间中与放蛊、解蛊有关的习俗,才在医乃至药的观念下,渐渐获得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公共性是法律合法性得以证成的必要条件,这一诉求既体现在学理上,也反映在不同历史类型的法律合法性的求证当中。在原始社会,法律合法性与公共性处于一种相互伴生的关系;古代法律的合法性则借助于人们共有的道德或宗教披上了神圣的公共性外衣;对于现代法律而言,其合法性的公共之维不仅在理念上被大肆弘扬,而且在现实中公共性的范围和内容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不过它在实质上具有口号式宣称的意蕴。法律合法性的公共性维度,关涉的是人的平等问题,唯有获得一种事实上的公共性,法律的合法性才能得以有力的证明。  相似文献   

20.
1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教育与宗教的关系大体上经历了教育与宗教合二为一、宗教主宰支配教育、教育与宗教相分离这样一个个历史过程。在原始社会,人类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不能科学地解释和认识自然,形成一种崇拜超自然的力量,相信有神论的意识形态,这就产生了原始的宗教。与此同时,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社会创造的物质财富有限,教育还无法从社会生产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有专职人员、专门组织机构的社会事业。原始社会就把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委托给最有经验、最有知识的人们。这些人多为巫师。巫师是知识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