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达罗卫夫人>是伍尔夫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之作.在这部小说中,人物的意识流动、汇合不仅成为作品的表现主体,而且还改变了作品的结构.该作品偏重于心理时间的结构方式十分精巧,作者还成功地采用了内心独自、蒙太奇和自由联想等意识流技巧表现人物心理.  相似文献   

2.
德国作家威廉·格纳齐诺早期的作品多采用零聚焦叙事视角,而1989年后的小说则多采用固定式内聚焦叙事视角。这种转变使叙述者在文本中的聚焦位置﹑聚焦范围和叙事方式随之发生了变化。作品也由早期的按时间顺序展开﹑直线式的叙述结构转向了以人物心理为线索﹑不连贯性和随意性的叙述结构。格纳齐诺前后期作品叙事视角的变化以及随之所带来的作品结构的变化与作家的创作意图﹑文本所突出的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初 ,王蒙在小说创作中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意识流”手法进行了尝试 ,他把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聚集在人物心灵世界的塑造上 ,着意于心理描写 ,剖析人物的精神世界 ;结构作品时 ,采用心理结构艺术和方式 ,即以心理过程为小说的发展线索 ;其作品主题表现出多义、丰富与朦胧。  相似文献   

4.
民族民间音乐是世界民族音乐的瑰宝,民族器乐作品在音乐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欣赏民族器乐作品有深远的意义,是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欣赏中,强调听辩能力的训练,突出对音乐主题的掌握,欣赏的作品要具有趣味性、启发性、艺术性.通过深入了解民族器乐发展史,研究、分析民族器乐作品的结构形式和发展手法及在实践中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来提高民族器乐作品的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5.
德彪西《水中倒影》在结构美学上的聚合力和不规整感,使作品被誉为"美的结合"。该作品以丰富独特的和声、调性手法,表现了水与光千变万化的效果。通过对作品的整体布局、材料关系及调性结构方面进行比例结构的分析,论证作品以精确的比例关系产生强大的结构凝聚和独特的艺术美感。  相似文献   

6.
从句子结构的简化、理解过程的简化和叙事作品的简化三方面探讨了简化教学策略在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在教学中,对于句子结构的简化重在简化结构不明、语序不清和与中国文化差异较大的长句;对于理解过程的简化重在准确掌握作品中的主要意象,以理解意象作为理解作品的突破口;对于叙事作品的简化重在简化作品中一些细枝末节的情节和内容,以便顺利地理解作品叙事的主旨。  相似文献   

7.
解构主义着眼于对原有传统结构施行批判,用一系列解构策略颠覆、否定理性至上的结构中心主义,其思想核心就是"非中心"、"非确定性"。在解构主义作品中,就表现为语意模糊化、文本的拼贴性、主题的"非中心"化等明显"解构"特征。本文以The Making of Ashenden(Excerption)为例,针对其语言、修辞、结构等行文特征,采用相应的翻译技巧,力图再现解构主义作品的"一种接近生活本身的、真实的美"。  相似文献   

8.
《乐园》是一部人物众多、内涵深刻的作品。托妮·莫里森采用多维的非线性布局、跳跃的空间结构、间接内心独白和多视角叙述等叙述技巧完成了《乐园》复杂的主题意蕴和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对《水浒传》的叙事结构作了深入分析。文章认为,《水浒传》无论是人物的成长历程、故事的发展轨迹,还是作者灌输在作品中的思想,采用的都是圆形循环式叙述结构,这种结构是深层次民族文化心理在本小说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传奇作品篇幅宏巨,较难把握。现在通常采用思想、形象、艺术等西方话剧的研究方法,难免隔膜。戏剧的生命在于表演,剧本的生命在于戏剧冲突,冲突的进展有赖于戏剧结构的架构设置,结构研究是认识和理解戏剧这一主体的综合性艺术的基础。我们的工作首先从《琵琶记》这部戏剧史上的重要作品开始。本文从戏剧情节的设置安排、具体结构手法的艺术运用、总体结构的架构布局三个方面,评论得失,分析成败,试图对其结构艺术作一较为全面、深入的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