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八十年代是由西方凯恩斯主义丧失官方经济学正统地位的年代,声讨和反对凯恩斯学派的浪潮日趋高涨,大有从根本上否定凯恩斯学派的气势.凯恩斯主义是以国家干预社会经济为其特征的.而在我国,随着改革的深入,在微观搞活的同时,人们越来越感到宏观控制的重要性.那么,凯恩斯主义还有无借鉴之处呢?这需要对凯恩斯主义作出较为正确的评价.正值凯恩斯的奠基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50周年之际,湖北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于五月中旬举行的1986年年会,在这方面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常明明 《学术论坛》2007,5(3):97-100
重农主义学派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学说,它的主要经济思想是视农业为根本,大力发展农业,自其形成以来,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文章认为,重农主义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主张对解决现代“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析理论与批评作为 2 0世纪最有影响的一个学派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传播中大致经历了两个时期 :二十年代是精神分析理论传播的初期阶段 ;三十年代是精神分析理论传播与影响的兴盛期。它在传播过程中极大地影响和促进了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经济学说的发展史上存在着三个影响巨大的经济学派别,分别是凯恩斯学派、芝加哥学派和奥地利学派。这三大学派的经济理论充满根本的差异和冲突,芝加哥学派和奥地利学派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反对者,而即便是同属自由主义传统的芝加哥学派和奥地利学派,它们在理论逻辑上也是迥异的。事实上,通过追根溯源可以发现,三者之间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它们之间的差异也决非是无法沟通的。原因在于,在上述三个经济学派别的发源地,它们有着共同的理论主旨——应对经济世界的真实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5.
所谓主流经济学,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各种经济学说中占支配地位,并代表着这一时期经济学发展方向的学说。在实践中,主流经济学对当时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影响很大,从这个意义上讲,又可以把它叫做官方经济学。主流经济学可以是指某一个人的学说,也可以是指某一个流派的学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经济学说占据主流经济学的地位。由于在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中,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这两种思潮的对立和斗争贯穿全部历史,每一种经济学说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国家干预主义或经济自由主义两个不同的学派,因而,所谓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发展,也就变成为不同时期究竟是国家干预主义占主流地位,还是经济自由主义占主流地位的问题。 综观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全部历史,每一种经济学说的产生和发展都是由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决定的,哪一种经济学说居主流地位,也取决于当时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史的研究中,目前国际、国内对马克思经济思想发展的分期,分期的标准以及各个时期经济思想的成熟程度,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本文拟对上述问题,发表一点极不成熟的看法,供学术界进一步探讨。(一) 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和其他经济学说一样,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即有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它自身发展的不同程度,显示了它在发展史上的阶段性。根据我们的理解,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发展,按其成熟程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这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产生时期;第二个时期,十九世纪五十、六十年代,这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创立时期,在这个时期中马克思完成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变革;第三个时期,十九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这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继续发展的时期。在第二个时期中,又可以  相似文献   

7.
西方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大致经过三个阶段:二十世纪初古典科学管理理论;二十年代以后的人际关系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当代管理理论。每个阶段出现了许多理论家及学派,X、Y、超Y理论是贯穿于三个阶段的较有代表性的理论。美国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从亚当·斯密到当代理性预期等经济学派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分析 ,认为在西方经济学的认识论中 ,一直有两条主线贯穿整个经济学说史 ,一条是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争论和调和 ,另一条是社会福利与伦理观的演变 ,而这种伦理观也就是新的人本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凸显过程。  相似文献   

9.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789—1846)作为德国庸俗经济学家最早的代表,由于他的经济学说和政策主张代表了当时德国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而屡遭容克贵族反动统治者的迫害,终生不得志,最后以自杀结束了生命.但他的理论在反对封建和促进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上却有着不可抹杀的历史功绩.今天重温李斯特的经济学说仍会感到它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一 李斯特经济学说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反对世界主义经济学,主张国民经济学.在李斯特看来,以斯密、李嘉图为代表的英法古典政治经济学这个流行学派是世界主义经济学,它的根本缺点是无视各国经济差别和民族特点.李斯特认为,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并不存在共同的普遍的经济规律而是各有其自己发展的特殊道路.所以,经济学不应当“以单纯的世界主义原则为依据,来衡量不同国家的情况”.进而李斯特认为,根本不存在各国通行的政治经济学,而只有特定的国民体系的政治经济学,即国民经济学或国家经济学,它是研究如何使某一个国家凭农工商业取得富强、文明和力量的科学.在李斯特的经济学说产生的年代,德国还是个封建农奴制度占统治地位的国家,而内部还分裂为许多封建小邦,邦与邦之间,甚至一个邦内各省区之间都有自己的关税壁垒和地方税率.关卡林立,严重地阻碍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  相似文献   

10.
微耳和(1821—1902)是德国著名的病理学家。他创立的细胞病理学,自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在近代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基础和临床各学科都有很大影响。如何评价微耳和学说,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苏联在二十世纪三十和四十年代,把生物学中李森科学派和摩尔根学派的争论,看成是两条绝对不相容的路线斗争,而且依靠政治手段,强制推行李森科学  相似文献   

11.
一门新兴的学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研究的是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相对立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可以称之为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史。因为这个学说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所以,又称之为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是一门新兴起的学科。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形成于上个世纪中期。本世纪初,已有人从史的角度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经济学著作。三十年代,苏联著名学者卢森贝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形成过程,不过,他还没有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而是把它作为上迄古希腊  相似文献   

12.
韩礼德创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源于伦敦学派,并汲取了诸如布拉格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等著名语言学派的一些重要观点。该学派的核心思想包括系统思想、层次思想、功能思想、语境思想和语义进化思想等等。这些语言思想均有其深厚的哲学基础,我们可以在自然辩证法的一些观点中清晰地看到它们的身影。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三六年,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出版了他的著名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本著作,标志着一个新的资产阶级理论体系的建立。在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史上,被称为“凯恩斯的革命”。此后,凯恩斯的经济学说,又在他的后继者们那里得到了新的补充和发展。这样,就形成了所谓凯恩斯主义。它曾盛行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但自六十年代末开始,资本主义社会出现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动摇了凯恩斯主义的根基。于是,在美国便出现了以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货币学派和以美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马丁·费尔德斯坦(Matin Feldstein)为代表的供给学派。它们都提出了一些与凯恩斯主义不同的政策主张。分析上述各派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有助于我们了解凯恩斯主义自产生、发展到走向衰落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美国学派:推进美国经济崛起的国民经济学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护主义和内向型工业化道路是美国经济崛起的秘诀,美国学派为之提供了由生产率立国、保护性关税、国内市场、利益和谐与国民银行构成的一整套国民经济学说和政策方针。这是一种有关落后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大国如何实行经济赶超的经济学说,对德国和日本的崛起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美国保护主义抬头和全球化有可能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重新发掘美国学派关于美国经济崛起的经济学逻辑,对于我国启动内需、重新审视外向型发展战略的得失和研究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与现代化互动:20世纪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主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学的百年,是社会学在中国发生、发展并蔚为大观的百年,是与中国现代化相生相伴、坎坷前行的百年。它的发生,既是对西方挑战及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种学术上的回应和互动,也是中国社会文明转型和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需求及必然结果。百年社会学对于中国现代化的互动及自身学科化、本土化和科学化的探索采取了三种形式:导入、建构和停滞后的复兴,而其中每一种形式又是与一定的历史时期相对应。因此,百年社会学大致可区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导入期,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二十年代;2.建构期,从20世纪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初;3.停滞与复兴期,从五十年代初到20世纪末。中国社会学的导入主要得力于三种形式,即大量译介出版西方社会学著作,派中国留学生到国外学习社会学,在新型高校开设社会学课程。百年社会学在建构期崛起了三个主要学术流派,即马克思主义学派、乡村建设学派和社会人类学派,在停滞后的复兴期则取得了三方面的突破,即学科体系上的突破、目标理念上的突破和理论研究上的突破。中国百年社会学的发展主潮已经充分证明,没有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会有名副其实的现代化;而没有繁荣的社会学理论及研究,也不会迎来健全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现在有些同志说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有局限性,《资本论》的某些原理已过时,需要发展,有些表述过于偏激而令人难以接受或容忍,但要把马克思经济学说推向前进的这种精神是可取的。任何事物都要发展,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当然也要发展,这点我们以为是不应该有争议的。要争议的恐怕是以下两点:一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局限性究竟表现在哪些方  相似文献   

17.
翁有为 《文史哲》2005,(3):115-122
傅斯年与钱穆,都堪称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有着自己鲜明的学术个性和学术思想的史学大师。傅斯年是科学派的领军人物,治学主实证求真;钱穆实际上则是新儒家学派的中坚,治学主经世。实证求真学派、新儒家经世学派与马克思主义史学派,是中国20世纪20年代末到40年代末三足鼎立的三大史学流派。因之,从傅、钱二者的交往和关系看二者的学术思想及20世纪20年代末到40年代末的学术史是颇有代表意味的,给予吾人的启示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18.
<正> 现代西方文学批评学派中有一派称为心理分析学派。这一学派起源于奥地利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一种叫做心理分析的治疗方法。弗洛伊德心理分析法在全世界开始流行是缓慢的。英国一位物理学家厄内斯特·琼斯博士(Dr.ErnestJones)在加拿大多伦多住过许多年,于1910年写了一篇文章《以俄迪甫斯情结解释哈姆雷特之谜》(The Oedipus Complex as An Explanation of Hamlet’s Mystery)。在美国,1912年弗雷德里克·克拉克·普莱斯考特(Frederic Clark Prescott)以心理分析学术语解释了“诗和梦”。这是应用心理学分析文学的开始。二十年代这一学派发展到了高潮。目前在美国心理分析的术语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了。心理分析的目的是要使人们明白自己有一些所谓“无意识的冲突”,然后采取防御的  相似文献   

19.
经济科学从15世纪发展演化到今天的动因是什么?对这一问题,以往的经济学说史文献可以大致归结为两种基本论点:外因论和内因论。前者认为经济学说的演化是社会经济政治状况变化的结果,后者强调内在的逻辑推演对经济学说的演化起决定作用。它们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够全面。较为可取的是同时承认内因和外因在演化中的作用,这就需要从供求的相互作用中去寻找经济学说的演化动因。  相似文献   

20.
卢卡奇于本世纪二十年代提出了“主体与客体的辩证法”学说后,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加以扩充与发展,形成了关于主体与客体的一整套理论。值得人们注目的并非是由于它具有“离经叛道”的性质,而是由于它对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的辫证论述,在基本点上坚持了马克思有关论述的本意,有助于破除传统解释中的旧唯物主义倾向;提出了某些独特的观点,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