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尝试,它是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败后,列宁根据当时国内的具体实际和广大农民群众的要求,被迫采取的“退却”的政策。因此,新经济政策与列宁的“退却”思想密切相关,是“退却”政策的结果。同时,新经济政策也标志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2.
重新解读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迂回过渡的政策,不仅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政策,而且也不是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新经济政策是退却,但这是有限度的、有秩序的、适时将转入反攻的退却。新经济政策并没有改变列宁的社会主义观,列宁与马恩的社会主义观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列宁1921年提出的新经济政策思想与1918年提出的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计划本质上是一致的,无所谓“路线改变”;1922年列宁宣布停止退却具有实质性的意义,其基本点就是在新经济政策的轨道上转入对资本主义的进攻;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并没有改变对小生产自发性质的认定,也没有放弃改造小生产的目标,只是调整了改造的方法。所以,对私人资本主义的让步与限制、排挤同行,对小生产扶持与引导、改造并举,是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相似文献   

4.
——“先后退几步,然后再快跑,更有力地向前跳。”(《列宁全集》第三十三卷第三九五页。以下凡不注明卷次的引文皆引自该卷。) ——“退却是为了在将来最终地转入进攻。”(第七三页) 这是列宁在一九二一年施行新经济政策时基本的策略思想。学习这一段历史,有分析地研究列宁制定的各项经济政策和他的策略思想可以使我们从中吸取有益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初七年是由列宁亲自领导的。新经济政策的理论和实践是列宁留给后世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列宁把苏俄改行新经济政策称之为“换车”、“退却”或“向后转”等等。列宁曾这样来解释那次“战略退却”的内容:“我们在退(我们不怕承认这一点: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产生错觉和自我欺骗。害怕真理将招致灭亡)——向何处?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租让制)上去,退到合作制的资本主义上去,退到私人资本主义上去。(注意:还要退到商业上去。)这个退却任务的实质是:同农民经济结合起来,满足其最迫切的经济需要,建立牢固的经济联盟,首先提高生产力,恢复大工业。”很显然,列宁制定新经济政策的着眼  相似文献   

6.
如何在一个落后的小农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列宁晚年围绕着这一崭新的历史性课题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在实践的催动下,列宁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创造性的突破。在这一过程中,列宁思想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实现了两次飞跃,这使得他晚年思想跃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由于受马克思恩格斯小农经济理论和农民合作思想的影响,在新经济政策实行以前,列宁对以家庭为生产组织形式的小农经济一直是否定的。但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村实行的余粮征集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以同质集体劳动为特征的农业公社、共耕社等组织并没有显示出高于个体农民的生产效率,于是,列宁果断地摒弃已不合适宜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新经济政策,在农业领域又退却到个体农户独立生产、允许私人贸易状态之中。但是,如果不对私人贸易加以控制,必然出现私营商人剥削农民、操纵市场、脱离国家控制和监督的消极结果,于是,列宁晚年明确主张采取农民商业合作,以取代私人贸易,实现小农经济和国家经济体制的衔接。这是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思想的勇敢扬弃和宝贵创新。  相似文献   

8.
列宁晚年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和两次飞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在一个落后的小农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列宁晚年围绕着这一崭新的历史性课题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在实践的催动下,列宁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创造性的突破。在这一过程中,列宁思想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实现了两次飞跃,这使得他晚年思想跃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从二月革命结束到十月起义胜利,是列宁思想演进的第一阶段,他主张在俄国采取走向社会主义的“步骤”,但反对立即将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反对立即直接实施社会主义。长期以来学术界误解了列宁这一阶段的思想。从十月起义胜利到1918年1月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是列宁思想演进的第二个阶段,他提出俄国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进而提出了消灭资本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1921年春以后,是列宁思想演进的第三个阶段,他提出,相对于俄国落后的生产力和经济条件而言,资本主义是“幸福”,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必须发展和利用资本主义。这意味着列宁找到了俄国发展生产力并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过分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体制的思想长期被人们忽视了,认真学习列宁的这一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体系的思想是在总结俄国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两年多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来的,它包括无产阶级专政体系的构成以及无产阶级专政体系中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苏联解体并不等于社会主义制度与列宁思想的寿终正寝,反倒预示着认识列宁思想新时代的到来。列宁的资本主义观是理解列宁思想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的一个关键。以1914年为界,列宁的资本主义观可划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范式,即前期自由资本主义论或社会民主主义批判视野中的资本主义发展理论和后期帝国主义论或无产阶级革命视野中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理论。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之说固然成为历史,但目前全球化资本主义仍然具有垄断的、帝国主义的特征。国家垄断与跨国垄断仍然是世界资本主义的基本结构与现实特征。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的许多重大问题都要从重思列宁资本主义观的历史与逻辑开始。  相似文献   

12.
租让制的思想,是列宁后期关于苏维埃俄国经济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产生于1920年底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发展于1921年春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历程中,即它有一个产生与演进的过程.纵观这个过程,上述两个阶段的思想,既有区别,又能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因而,要切实地、全面地掌握列宁关于租让制的思想,必须有联系地掌握他上述两个阶段的思想,或者说要充分了解这一思想产生与演进的情况.可是,当前学术界、理论界对列宁这一思想的认识与掌握,仅仅限于他后一阶段即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有关思想观点,忽视了他前一阶段的思想.鉴于此,笔者撰此拙文,作一全面掌握列宁租让制思想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是列宁的一个重要思想。本文在对这一思想进行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提出 ,十月革命前、1918年春、192 1年春及 192 1年 10月以后 ,列宁论述的国家资本主义 ,不仅在形式和内容上有很大变化 ,在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式上也是不同的。这一变化过程 ,揭示了列宁对商品经济认识的深化过程 ,同时也是列宁社会主义观“根本改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不久,列宁提出了“监督权力相对独立”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对俄共(布)加强党内监督,搞好民主政治建设起了重要指导作用,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然而,前几年在对列宁这一思想的理解上却出现了值得注意的两种倾向:一种认为,监督权力相对独立是向党争权力,是闹独立性,另一种则认为,监督权力相对独立就是学西方资产阶级那样搞“真正的政洽实体监督”.为澄清理论是非,从而增强和提高我们对列宁关于监督权力相对独立思想的准确理解和把握.本文拟就对列宁这一思想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1909年前后,列宁在他完成<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之后的第二次哲学研究中,除去对西方哲学与科学发展情况的关注,他重点还在研究哲学唯物主义.这一次,除去费尔巴哈等人,他还选择了两位俄国的思想家,一是德波林;二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前者,列宁是通过他的一篇哲学论文的解读;而后者,列宁则是阅读了两本关于车尔尼雪夫斯基研究的论著.在这一次系统的唯物主义哲学研究中,列宁也是为我们留下了内容丰富的阅读批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下面几点论述列宁关于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浪到新经济政策的基本思想,即:一、退却的策略意义;二、让农民富裕起来;三、学会文明经商;四、向资本家“纳贡”。其中,结合我国当前情况,也谈到从中得到的某些启示。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7.
布哈林提出,社会向高级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进化的过程,必须重视列宁关于以“改良主义”办法进行经济建设的理论。他强调,列宁关于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科学技术和学习管理经验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他肯定地评述了列宁关于文化建设是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思想、列宁关于“两个划时代的主要任务”的思想、列宁关于吸收资本主义文化遗产的思想和列宁进行文化革命必须克服困难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二十年代初欧洲革命形势落潮时,加强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的任务提到欧洲一些国家共产党的面前。列宁提出,党要成为真正的共产主义政党,必须同机会主义者彻底决裂;很小的党也能领导群众跟自己走,能够领导革命并取得胜利;为了未来的进攻,各国党在当时必须作革命退却。列宁的理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学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前提,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思想是他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的回答。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理解是多维度的。他将马克思主义视为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创始人的思想整体,主张在人类历史与文明的框架内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由三个组成部分构成的整体,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20.
对革命性质的判断,直接影响着革命策略的制定及革命力量的定位。关于列宁对俄国三次革命(1905-1907年革命、1917年二月革命、1917年十月革命)性质的判断,传统观点认为前两次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较新的研究则倾向于认为,十月革命胜利之前列宁对三次革命性质的判断都是民主革命。争议的焦点集中在十月革命的定性上。列宁对革命性质的判断,始终围绕如何使俄国革命尽快走向社会主义这个中心。立足经济发展状况,列宁认为俄国三次革命都是资产阶级革命;基于无产阶级同盟者的成分分析,列宁断定俄国三次革命都属于民主革命;以政权更替为标准,列宁肯定了1917年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