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想吃玉米粥     
小时候,我家人口多,粮食总是不够吃,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一家七口人住的是几间昏暗的茅草房,有一次我因为生病,躺在床上几天不能动弹。见我面色蜡黄,母亲用一只青瓷花碗,盛了半碗玉米粥送到我的床前。可我却对那只青瓷花碗看都不看,做梦一样不停呢喃:"米饭,我要吃大米饭!"那个饥饿年代,哪能天天总有大米饭呢?如果能吃上一顿米饭,就是奢侈了。记得有一次,为吃半碗油炒饭,我还挨过父亲的打。那晚,母亲从生产队放夜工刚到家,父亲将仅有的半碗油炒饭递到母亲面前。  相似文献   

2.
黄方国 《社区》2002,(14):19-20
因为哮喘,我住了几天院,然后回到家里休养。虽是机关里不大的官,来嘘寒问暖的却不少,关切之情溢于言表。母亲不知怎么知道了这个消息,托人捎来一封信和一个布包。信就几句话,大大的字歪歪斜斜:大儿,听说你病了,很着急。本想来一趟,但腊月年边的,家里不敢离人。带来的东西用来熬水喝,治咳。另外,要少抽烟、少熬夜、多穿衣服……你妈。我打开包,见里面是一大碗柏树果。清冷的光芒中,我眼前蓦然浮现出在农活中忙碌的母亲的形  相似文献   

3.
母亲听戏     
《社区》2007,(17)
母亲过了65岁后,我们就把她从乡下老家接到了我们身边来住。可是我们家住在6楼,母亲要出门就要爬楼梯,很不方便。我知道母亲爱听戏,除了  相似文献   

4.
母亲的胸怀     
母亲一生为我们操劳,现在七十多岁了。我好不容易将她请进城里来住了两天,她还说闷得慌。我劝她说,您帮着买买菜、拖拖地,到大院树林里乘乘凉,同那些婆婆们聊聊天,日子不就过去了?可我没想到,没多久母亲竟当起了破烂王。一天,我下班回到家,没有看见母亲,正疑惑间,忽然门铃响了,拉开门,  相似文献   

5.
申国强 《社区》2012,(10):50
前几天,住在老家县城里的老爸打来电话,说他把原来住的那套130平方米的房子给租出去了,用租金一半的钱又租了一套不足80平方米的房子住。我一听就急了,对老爸说:"别人都想办法住大房子,你和我妈却要过‘蜗居’生活,咱家可不差那几个钱啊。"老爸慢条斯理地对我说:"这可不是钱的问题,我和你妈俩人住那么大的房子干什么,再说你们兄弟几个都在外工作,一年也  相似文献   

6.
《北方人》2008,(6)
请你一定相信,遇见了孩子就是遇见了世上最好的爱。大学时的好友假期出游,顺路来看我,就在家中住了几天。正遇上老公出差,孩子感冒,我忙得不可开交,几天下来,她感慨道:"看见你这样忙忙碌碌、身不由己,我是绝不敢要孩子了。"  相似文献   

7.
母爱的味道     
一天,我陪朋友到一家腌制品加工厂签订一份合同。走进宽大的车间,各种调味品的混杂味道扑鼻而来,这让朋友想起了远方的母亲。她说:“每次回老家,母亲都会为我精心准备几瓶咸菜。母亲腌制的咸菜特别好吃,共放入9种调料。腌好的咸菜不咸不淡,不酸不辣,还带着丝丝微甜,只是需要很长的腌制时间,而且要在不同的时间添加不同的调料,隔几天还要在阳光下晒一次。母亲说,只有把握好各种调料的添加时间,并享受阳光,腌出来的咸菜才更好吃。  相似文献   

8.
抱抱妈妈     
母亲生我的那天,还去山上砍了柴。挑着一担柴回家时,母亲肚子突然痛了,她放下柴,走到树林里躺下来,20分钟我就生下来了。母亲咬断脐带,抱着我下山了。小时我身子弱,常常生病,母亲隔几天就得抱着我上医院。  相似文献   

9.
小时候,常常贪玩,母亲要我和她一块儿做饭,我从来不做,老是拿着一本《窗外》翻看,欺负她不识字,说是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没完成。这样,一直到了中学,住了校,也就错过了跟母亲学做饭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两双拖鞋     
五一长假,有了空闲,我把母亲接到了城里。说是过节,其实我是想让老人家过几天饭来张口的日子,不能让一大把年纪的老人还守着农田劳作。不想才住了两天,母亲就说要回去了。我问咋了,母亲说“:你们城里太吵了。”我有些不解,咱小区物业管理好,喇叭和叫卖声几乎没有,哪来的吵声。母亲指指楼上:“楼上的拖鞋声。”我恍然大悟,再看母亲,脸色不太好,眼部有些浮肿,那是睡眠欠佳造成的。我楼上的邻居是做水产生意的,早出晚归,爱穿木拖鞋,喜欢拖着走,而且半夜三更还要起夜,每当这时,“啪哒啪哒”的木拖鞋声格外响亮。我和爱人因为年轻、加上时间长了…  相似文献   

11.
从星空看地球石中元地球,我的母亲!你背负着我在这乐园中逍遥。你还在那海洋里面,奏些音乐来,安慰我的灵魂。地球,我的母亲!我过去,现在,未来,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我要怎样才能报答你的深恩?──摘自郭沫若《地球,我的母亲》飞上天空,鸟瞰大地是人...  相似文献   

12.
贤妻保英     
1994年秋天,我和妻子保英把母亲从陵川接到长治,在单身楼住了一年后,搬进了宽敞明亮、装修一新的三室一厅新楼房。保英常和我说,谁也有老的时候,母亲已到这一步,我一定要伺奉好,特别是要让老人吃好。每天除一日三餐外,早上保英给母亲冲一碗奶粉,半上午煮  相似文献   

13.
彭忠富 《山西老年》2009,(12):25-26
父亲去世后,母亲一个人住在乡下,固执地守着老屋老邻居,伺弄着门前的庄稼地。我们三番五次地劝母亲搬到城里住,彼此好有个照应,可她总是推脱说:"过几年再说吧,乡下空气好,我得守着家里的老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报告中有许多意味深远的关键词,让我这个普通学人不觉眼前一亮的却是"美丽中国"、"永续发展",而时时唤起内心悠然感动的那个词,竟是平易又厚重的字眼——"人民"。前不久去南方看望母亲,母亲78岁了,有早期失忆症,身体总体还是健康的。在养老院里陪她住了8天,想起母亲睡觉时手里紧握着一只手电筒,想起母亲叮嘱把门窗关严实了,想起母亲说回去好好工作,我不跟你去北京了,不要拖累你,想起临  相似文献   

15.
我的母亲     
镜华 《北京纪事》2018,(2):67-70
母亲给了我两次生命 母亲离开人世已近30载,每当我忆起母亲,悲恸之感丝毫没有随着岁月的流失而减弱.母亲给了我两次生命,生我养我一次,而给我第二次生命是在我十岁那年,我患了严重的肾脏炎.为我的病,体单力薄的母亲抱着我,隔几天就到北大医院去.半年过去了,我的病情却日渐加剧.母亲一刻不离地守在我的身旁,不知熬过了多少日日夜夜,母亲卖掉了自己的皮大衣和一切值钱的东西,她常躲在厕所里哭……而年幼的我却常不知深浅地和母亲任性,记得有一次我要一把刀,母亲就用菜刀亲自给我削了一把木刀.母亲做刀时额头上的汗珠,和露出的笑容我至今还历历在目.殊不知这笑容后面隐藏着多么巨大的悲切.  相似文献   

16.
白狐     
徐国平 《社区》2012,(2):46-47
小时候,我家住村西头,靠河。屋后有一闲园。园里除了杂草野蒿,还有几个柴垛。母亲怕里面藏着蛇或毒虫,从不让我进入。  相似文献   

17.
在我的印象中,父母的感情很好。可近几年,人越老越孩子气,常常因一件小事红脸。几年前,我在部队被选改为士官不久,母亲就吵着让父亲到部队看看我,顺便到南方城市转转,说看到他在家里晃悠就烦;而父亲却叫母亲到部队探亲,到我这里住上十天半个月也好,说听到她唠叨就生气。  相似文献   

18.
米青 《社区》2012,(5):49-49
我身边经常有人这样跟我说:“等以后有时间我要去云南住上几天,晒晒太阳……等下次有空,我要带孩子去郊区钓鱼……等明年我去考个潜水执照玩玩……等退休后我要去农村弄一块地,盖个房子……”于是,“等什么……我就什么”这样的“将来时”我听得太多了,听得耳朵起茧,听得心烦意乱。  相似文献   

19.
一天,母亲打电话问我办护照的事情.当时我正在地铁里,嘈杂的人声和微弱的信号让我几乎听不清她的声音.母亲大概喊了几声,没回应,便挂断了.后来我打过去告诉她,就是去出入境机关填张表,带上身份证和户口本,不明白可以问工作人员.母亲像孩子一样“嗯嗯”几声.“怎么突然想起来办护照?”我问.  相似文献   

20.
赵元海 《社区》2014,(1):16-17
“没想到,没想到,我住得这么偏,社区还能联系上我!”租住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梅岭街道西湖镇西峰社区的居民施长平连声说。原来,施长平的妻子和母亲长年患病,使本已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一家人2012年拆迁后从西峰社区搬出,几天前,西湖镇西峰社区为施长平牵线搭桥,对他家开展结对帮扶。。“居住他乡,但我们能感到家的温暖。”施长平动情地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