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清代名臣左宗棠,因率军抗俄,收复新疆伊犁等地,战功卓著,升任军机大臣。左宗棠虽官高位显,但品行严谨,对欲求他推荐弄个官做或得以晋升的亲友,一概拒绝,从不为人作荐书。他的老友之子黄兰阶,想走他的门路,以图升迁,不远千里从福建赶到北京拜见他,向他说明自己的意图。不料左宗棠很干脆地对他说:“你若肯弃官归田,我可给你40亩地,至于其他,就不要想了。”黄兰阶见左宗棠把话说死,只得尴尬告退。黄兰阶希望落空,心中落寞。他于街头闲逛时,忽见一卖扇者,扇面上有摹仿左宗棠的题字,其上款空着,遂心生一计,将其买下,让人摹仿左宗棠笔迹,在上款写…  相似文献   

2.
左宗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人物。左宗棠一生的事业,是同他的军事活动分不开的。本文拟从建军、治军和用兵几个方面探讨左宗棠的军事思想,总结其中有益的经验及遗产,以期有裨于今天的国防建设。  相似文献   

3.
反对外国侵略,这是中国近代史的主题之一。在左宗棠的戎马生涯中,他的后半生与抵抗外来侵略紧密相关。本文将对他办洋务的御侮思想、收复新疆和伊犁交涉中的爱国主张以及中法战争中的积极抵抗思想进行一些探讨,并对史学界一些有关左宗棠评价中有分歧的意见提出几点看法。一左宗棠在洋务运动中独树一帜,他举办洋务的主导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两次鸦片战争的炮火,惊醒了地主阶级中的一部分有识之士,左宗棠指出:“中国自强之策,除修明政事精练兵勇外,必应仿造轮船,以夺彼族所恃”。1864年,左宗棠在杭州  相似文献   

4.
六月二十二日,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织了一次答辩,参加答辩的是八二届研究生牛济,他的论文题目是:《左宗棠经营新疆初探》。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 一、左宗棠的爱国主义思想渊源。二、左宗棠一举收复新疆,挫败了沙俄和英国侵略者妄图吞噬我国新疆领土的野心。三、左宗棠为恢复和发展新疆社会经济所采取的措施。四、左宗棠与新疆改设行省。  相似文献   

5.
左宗棠早期思想探微阮新生清代“中兴名臣”左宗棠,在一生政治活动中,主要做了几件事,即镇压人民起义,倡办洋务,收复新疆失地,抵抗外国侵略,几十年来,一些学者虽对他的历史功过作过不少评论,但就左宗棠早期思想与活动,以及对他以后从政的影响论述尚少。本文试就...  相似文献   

6.
赖晨 《社区》2012,(2):42-43
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春天,左宗棠在长沙城南书院读书。湘潭县有个周姓大户,正在为大小姐征婚。大家看好左宗棠的实力.鼓动他去应征打擂。  相似文献   

7.
有文章称潮汕名人黄武贤是因曾追随曾国藩、左宗棠南征北战而在仕途发迹。这不是事实。其实黄武贤并不是曾、左的部下,他在守镇江时成为冯子材的部将,是经冯的大力提拔才逐渐晋升官职的。  相似文献   

8.
在清季,左宗棠是与曾国藩、李鸿章齐名的历史人物。他协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军、捻军和陕甘回民起义,平定新疆阿古柏叛乱,抗俄抗法,为清廷立下汗马功劳。他本人亦由一名默默无闻的乡村举人跃为声名显赫的封疆大吏,入阁封侯,成为满清历史“二百余年之旷典也”。左宗棠的飞黄腾达,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历史背景,这里不复赘述。本文试图从左宗棠的抱负、才识、性情以及思想等方面作一探讨。一、左宗棠的“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的胸襟与抱负,为其“出山入世”奠定了基础。左宗棠世居湘阴,家凤朴拙,历代耕读  相似文献   

9.
幅员辽阔、美丽富饶的新疆,是我们伟大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外国侵略者的入侵和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的割据,出现了使我国西北边疆沦为帝国主义殖民地的严重危机。在新疆各族人民的全力支持下,以左宗棠为统帅的西征大军,果敢地驱逐了阿古柏匪帮,收复了新疆失地,粉碎了英、俄瓜分我国新疆的狂妄野心。 人们因为左宗棠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和扑灭西北回民起义,常常把他看成是个应该完全否定的反面人物。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左宗棠是个杰出的爱国者,他在抵抗外国侵略者,巩固祖国西北边防方面,有过重要的贡献。我们必须对左宗棠作出一分为二的评价,既不可否认他镇压人民的罪行,也不能抹煞他规复新疆的功劳。  相似文献   

10.
1838年,也就是清朝道光年间,26岁的左宗棠,还是个没名气也没地位的小人物。当时,富甲天下的扬州,对于从湖南湘阴县这个小地方来的左宗棠来说,充满好奇。于是,他在扬州停舟游览,当然也就不能免俗地随便在街上吃了碗鸡汤面。但就是这碗面,把他给镇住了!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左宗棠当时认为,天下再不可能有比这更好吃的面条了。  相似文献   

11.
拼板游戏     
清朝名臣左宗棠喜欢下棋,而且棋艺高超,少有敌手。 在奉命率兵赴新疆平叛前的一天,他微服出巡,在街上看到一个70多岁的老人摆棋阵,并且在招牌上写着:“天下第一棋手”,左宗棠觉得老人太过狂妄,立刻前去挑战,没有想到老人不堪一击,连连败北。左宗棠洋洋得意,命他把那块招牌拆了,不要再丢人现眼。  相似文献   

12.
王纪卿 《可乐》2011,(9):76-77
道光十一年(1831年)春天,左宗棠在长沙城南书院读书。湘潭县有个周姓大户,正在为大小姐征婚。大家看好左宗棠的实力,鼓动他去应征打擂。  相似文献   

13.
左宗棠在甘肃经营的洋务事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宗棠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向西方学习,积极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1866年,他任闽浙总督时,曾创建当时我国最大的船舶修造厂——福州船政局。同年十月,他调任陕甘总督后,又以极大的热情,将西方科学技术的火种从东南沿海带到偏远的甘肃。研究左宗棠在甘肃经营的洋务事业,对于我们进一步分析左宗棠办洋务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对于改变洋务运动史研究中总体论述较多、分省叙述较少的状况,当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4.
左宗棠(1812—1885年)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地主阶级军事、政治活动家,其生平事迹颇受史学工作者注意。1983年,报刊上发表了王震同志关于右宗棠的谈话后,论述左宗棠思想言行的论著更大量问世,比较深入地探讨了左宗棠的军事、政治、洋务和外交活动,并从各个侧面剖析了他的思想,但对指导左宗棠言行的学术思想、哲学思想却很少涉及。为此,试写此文,以求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5.
姜钦峰 《社区》2014,(23):43-43
左宗棠年轻时进京参加会试,与湖南老乡欧阳兆熊结伴乘船同行。年轻人出门太久,难免思念家中娇妻,于是两人经常给家里写信。一日,船过洞庭湖,左宗棠上岸游玩,欧阳兆熊留在船上闲得无聊,被好奇心驱使,偷看了左宗棠写给妻子的情书。这一看竟把他惊得目瞪口呆。  相似文献   

16.
光绪六年(1880年),左宗棠为了收复伊犁,从肃州(今酒泉)出发,越过千里戈壁,把大本营设在哈密,以便就近指挥与沙俄侵略者的战斗。史籍中,曾有左宗棠“舁榇(抬棺)以行”之说。此后,“左宗棠舆榇出关”、“左宗棠抬着棺材与侵略者拚命”,就成为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多年来,史学界一直把它当作信史引用。特别是近几年在研究左宗棠的热潮中,随着人们对他收复新疆壮举的充分肯定,“舆榇出关”、“舁榇以行”更  相似文献   

17.
收复、开发新疆是晚清名臣左宗棠对中华民族做出的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也是他一生最得意之笔。值得关注的是,这与他个人的品性修养特别是他笃守信用的美德分不开的。该文试图从这一事件入手来探讨传统士大夫的信用问题,继而揭示左宗棠这一人物的人格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8.
正晚清之际,文人士大夫崇尚清谈,好论时事、兵事、外事,以显示自己的高明,炒作之风盛极一时。但这些手法在一个人眼里,却只是小儿科,他就是左宗棠——如果要评"大清第一炒作高手"的话,非左宗棠莫属。早在学生时期,左宗棠就"好大言,每成一艺,辄先自诧"。他每写完一篇文章,都要先自我欣赏一番:怎么写得这么好,难道真的是我写的吗?联系到后来  相似文献   

19.
抵御沙俄收复新疆的左宗棠张得祖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湖南湘阴人,出身于一个贫寒的乡村知识分子家庭。祖上三代都以教书为业。左宗棠从小勤奋好学,因成绩优异“举得膏火(奖励的生活补助)以住食”①。20岁中举人。ZI岁入赘湘潭富户周家。在其妻...  相似文献   

20.
学会让步     
《北方人》2007,(7)
清朝名臣左宗棠喜欢下棋,而且棋艺高超,少有敌手。有一次他微服出巡,在街上看到一位老者摆棋阵,并且在招牌上写着:"天下第一棋手"。左宗棠觉得老人太过狂妄,立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