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曾朝晖 《经理人》2005,(1):84-85
所谓“淡季”是相对于旺季而言的,是指目标消费群体由于受消费习惯影响随季节变化而产生的需求变化。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拥有两类投资者的模型:一类具有“内在性消费习惯”,该习惯依赖于其自身的消费,投资者在进行消费选择时均要考虑内在消费习惯的影响;另一类具有“外在性消费习惯”,该习惯依赖于总的消费水平但不影响消费决策.用这种模型来分析异质偏好对资产定价的影响.发现在通常情形下,内在消费习惯增加股权溢价水平,而外在性消费习惯对股权溢价...  相似文献   

3.
陈闻 《经理人》2014,(8):49-49
90后是最有可能改变创新现状的一群人,这个人群代表新的消费人群,也代表新的消费习惯。90后创业者更了解现在年轻人的想法和需求,只要他们把事情想得很清楚,知道怎么干,我们就投资。  相似文献   

4.
《领导决策信息》2009,(8):19-19
杭州市近日称将再发放6亿元消费券.并创造性地提出“非红利性消费券”,单位和个人可自愿“认购”。即将发放的消费券包括“政府消费券”“旅游消费券”“社会消费券”‘教育培训消费券”“转移性消费券”五类。  相似文献   

5.
李光斗 《经理人》2010,(3):110-111
1990年出生的人在这个夏天也已步入大学的校门。他们从此将成为商业社会极速增长的新兴势力。但是,“90后”独特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让商家有些茫然,传统的营销方式在“90后”面前面临失效的风险。企业必须深谙打动“90后”消费时代的营销之道。  相似文献   

6.
陈建国  任燕 《科学咨询》2007,(15):20-20
体育消费是大众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方面。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和现象,其消费受到人们固有传统文化和习惯的影响,并导致体育消费行为的取向性。本文就休育消费群体中比较稳定的体育消费文化心理现象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7.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封城”、“限制出行”等措施,严重抑制了城际间的消费流动.随着城市解封以及经济逐渐复苏,城际消费流动是否得到恢复,以及影响城市恢复速度差异化的关键因素仍有待探索.本文基于国内某大型生活服务平台城市消费数据,以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疫情对城际消费流动的影响,城市类型、消费流动方向所带来的异质性效应,以及其背后的解释机制.研究发现,疫情平稳后一段时间内,城市消费流动较疫情前仍下降显著.中心城市消费流出恢复较为迅速,但其消费流入相较于非中心城市下降更为明显.本文提出城市消费功能与产业数字化建设是影响城际消费流动恢复差异的关键机制.疫情促进非中心城市数字化建设、缩小了与中心城市之间的数字鸿沟,从而减少对中心城市的依赖,最终影响了两者消费流入流出的恢复.本研究有助于城市识别消费韧性恢复的关键因素,为后疫情时代各城市如何兼顾外需的吸引与内需的拉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李薇 《经理人》2008,(12):120-120,122
环保让时尚更绿,时尚让环保更红,二者的碰撞火花想必商机无限。那么生态家ECOH创造的“绿生活”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业态——纯天然生活品店,这场“环保与时尚的邂逅”,是否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9.
“消费”一词在诞生时就带有一种奢侈化色彩,指过度消耗。由于经济发展和消费活动在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层意思渐渐消失。然而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再次烙上了“高消费”、“享受型消费”的印记。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国消费者的消费突破了功能性消费的框架,进入炫耀性消费的时代。  相似文献   

10.
王木克 《领导文萃》2011,(23):119-124
本质上说,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人的基本需求,这些新贵们正成为引领朝鲜时尚的先行者,他们的消费内容、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在被模仿和被复制,影响着普通人,也影响着商家们。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进入新世纪迈向全面小康社会,小康已经成为解决温饱之后的更高层次的生活境界。随着蓬勃兴起的国内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旅游已经成为一种全民性的现象,成为人们所追求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而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市场需求也将会从“温饱”到“小康”发生质的变化。因此,本文围绕小康社会背景下,国内游客旅游消费需求在消费观念、消费偏好、消费方式、消费结构四个方面的变化趋势,提出对国内游客和谐服务的策略与措施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7月5日,麦肯锡公司发布了一项最新调查结果:中国城市青少年每年的零花钱高达600亿元,而家庭每年在青少年子女身上的花费近2300亿元,消费总额达2900亿元,约合360亿美元。调查将青少年分为“时尚型”、“好孩子”、“休闲型”和“穷孩子”四大类,并根据每个类型的特点量化消费能力。  相似文献   

13.
营销学者在探究绿色消费议题方面做了众多开创性工作,然而针对诱因不同的环境威胁是否及通过怎样的心理路径影响消费者绿色消费意愿的研究仍然匮乏。本文将环境威胁分为自然因素引发的环境威胁和人为因素引发的环境威胁两类,通过4组实验检验了两类环境威胁影响消费者绿色消费意愿的心理机制。研究结果证实了无论哪类环境威胁,都会对绿色产品购买行为产生积极影响,但不同类型的环境威胁会通过差异化认知过程和情绪反应影响绿色产品购买行为。当消费者面对自然因素引发的环境威胁时,其“外察”思维模式会起主导作用,此时敬畏感是促进绿色产品购买意愿的中介变量;当消费者面对人为因素引发的环境威胁时,其“内省”思维模式会起主导作用,此时内疚感是促进绿色产品购买意愿的中介变量。研究也证实了环境威胁对道德情绪的影响会受自然联结性和道德提升感的调节。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为了刺激农村居民消费,出台了—些具体措施,如“家电下乡”等。这些政策在短期内虽然可以达到刺激消费的效果,但是也会加重国家的财政负担,对此必须找出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难点,采取有效的刺激消费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语丝     
《经营管理者》2007,(5):10-10
“消费依然是我们的‘软肋’。很多情况下,人们不是不愿意消费,而是收入水平较低,没有进一步提供消费层次的能力;或者市场提供的消费种类和水准不足,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  相似文献   

16.
王小刀 《经营管理者》2013,(12):104-105
近来,“土豪”这个词忽然又流行起来。所谓“又”,这与土改和革命时朗的“打土豪,分田地”有关,那时土豪贴上为富不仁、盘剥贫苦农民的标签。然而,现在网络中引申为无脑消费的人民币玩家,  相似文献   

17.
保健品行业是目前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被誉为“希望产业”、“黄金产业”。中国人自古至今都有进补的习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保健食品的需求还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何抓住这部分消费群体,并利用有效的营销手段,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跨入21世纪,我国居民消费将逐渐实现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消费需求在各种宏观和微观影响因素地作用下将呈现出一系列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王蔚 《经营管理者》2013,(10):88-90
对于白酒企业而言,他们非常清楚30-40岁的人群将会是其未来的主力消费群,而这个群体正是伴随键盘成长起来的80后一代。白酒“触电”已是必然。  相似文献   

20.
中国奢侈品消费正在进入黄金时期。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中国已经出现了一批有消费能力的富人阶层,他们追求品位和个性化消费;二是在首先富裕起来的阶层中,奢侈品形成一种示范效应,也让白领、小老板开始追逐,变成“排浪式”的消费浪潮;三是现在许多独生子女踏入社会,他们的消费观念已经改变,而且家庭也有实力支撑他们的这一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